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分析/李红军(5)



--------------------------------------------------------------------------------

[1] 各方观点参见崔建远.无权处分辨—合同法第51条规定的解释与适用[J].法学研究,2003(1).

[2] 在梁慧星教授和王利民教授主持起草的民法典草案建议稿中,均采取了与《合同法》第51条相同或相似的规定,参见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6.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40,242.

[3] 鉴于符合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无权处分合同仅为无权处分合同中的特例,本文在讨论时忽略了对其的论述;同时若无权处分人能取得标的物的所有权,也无讨论的必要,本文因此也略去不表。此外,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在分析无权处分合同时均以买卖合同作为对象。

[4] 参见梁慧旱.如何理解合同法第51条[N].人民法院报.2000- 01- 08.

[5] 邢玉霞.我国法律体系下无权处分效力制度冲突的选择[J].法学杂志, 2007(1)

[6] 邢玉霞.我国法律体系下无权处分效力制度冲突的选择[J].法学杂志, 2007(1)

[7] 根据通说及《物权法》第107条的规定,构成善意取得需以表的物交付或者转移登记作为要件,参见梁慧星.中国物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494.并参阅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60.


[9] 梁慧星.如何理解合同法第51条[N].人民法院报.2000- 01- 08.

[10] 德国民法典第185条规:(1)非权利人对标的物所为的处分,经权利人事先允许者,也为有效。(2)前项处分如经权利人事后追认,或因处分人取得标的物时,或权利人成为处分人的继承人而对其遗产负无限责任时,为有效。

[11]台湾地区民法第118条规定:(1)无权利人就权利标的物所为之处分,经有权利人之承认始生效力。(2)无权利人就权利标的物为处分后,取得其权利者,其处分自始有效。

[12] 王轶.物权变动论[M].北京:人民法学出版社,2001:39.

[13] 王泽鉴.民法物权2.用益物权·占有[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245.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