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缔约过失责任的规范目的/李红军(3)

我们认为,本案实际上混淆了侵权法与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规范功能,扩大缔约过失责任的范围,其判决理由游离了缔约过失责任的规范目的,破坏了民法制度的内在和谐,会出现在缔约过失责任中适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极端情况。

论者或许认为,此类案件适用缔约过失责任,可以排除雇主在侵权法中以已尽选任监督之责而进行抗辩的可能性[12]。但此种理论上有理的理由,实际上没有多大价值,按照王泽鉴先生研究,在其“查阅所及的资料中,尚未发现有雇用人举证免责成功的案例”[13],因此前述免责要件“不过是立法者的良好愿望而已”[14],不足以作为扩大缔约过失责任适用范围的理由。

2、由于缔约过失责任希以保护信赖为规范目的,因此缔约过失责任应当以履行利益作为赔偿的最大边界,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合同履行利益以外的利益产生信赖。这一界定可以较好地平衡交易双方的利益。对信赖方而言,他可以安心地基于信赖从事行为,对于允诺方来讲,他可以知道自己最大的赔偿责任,从而可以在算计利害后,作为类似效率违约的行为。


--------------------------------------------------------------------------------

[1]马新彦.信赖与信赖利益考[J].法律科学.2000(3)

[2][美]L.L.富勒著,韩世远译.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A].债法论文选萃[C].北京:法制出版社,2004.267.

[3]马新彦教授认为信赖首先是一种善良的心理状态,其次是受该善良的心理状态趋使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致造成损失,包括财产损失和机会损失。参见马新彦.信赖与信赖利益考[M].法律科学.2000(3)

[4]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5)[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67.2005.181.

[5] [美]L.L.富勒著,韩世远译.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A].债法论文选萃[C].北京:法制出版社,2004.264.

[6] 陈小君.合同法[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62.

[7] [美]L.L.富勒著,韩世远译.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A].债法论文选萃[C].北京:法制出版社,2004.263-264.

[8]马新彦.信赖与信赖利益考[M].法律科学.2000(3)

[9] [美]L.L.富勒著,韩世远译.合同损害赔偿中的信赖利益[A].债法论文选萃[C].北京:法制出版社,2004.263-264.


总共4页     [1]   [2]   3   [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