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有用的书,找最适合的工作──寄语中国法律未来之星/王思鲁(8)
3、中国教学科研从业现状及走势
进入科研教学机构,本科毕业生是不大可能的,就算是研究生比例也较低。在教学科研机构的好处是稳定,生活有规律,待遇好,顺着学校这条路考博士,评职称,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个人认为,学法学的学生如果有机会还是应该进入社会。因为我国和美国不同,美国采用案例教学法,老师对社会了解也多,对社会把握得很透,但在我们国家,老师大都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而且现在很多人选择当老师,不是因为对研究有情结,而是为了逃避社会压力才进入学校。他们普遍对社会生活不够了解,科研和实际脱节。因此如果想成为一个完整的法律人,在教学科研机构工作可能不是太好的选择。另外,受社会大环境影响,老师的口碑也降低了,如果只是为名誉,想当老师这就不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从稳定来考虑,当老师还是不错的选择。
4、法律边缘人的从业现状及走势
法律边缘人是指企业和媒体等机构中从事法律相关工作的人。
(1)就媒体而言,广州的平面媒体行业在中国是最发达的,他们都会招收法律专业的学生来做法律版的记者。但是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媒体对文笔要求很高,所以学生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做到法律和文字的完美结合;第二是要能动能静,这很容易明白,静是要你能静下心来迅速地把文稿完成;动是需要出手快,能捕获到最新最有价值的新闻。媒体工作者的优点是待遇比较高,有一定的自由空间和精神空间,但在广州的媒体中,除羊城晚报以外其他媒体的人员流动比较大,员工要考虑做了几年以后做什么,能不能成为编辑;如果成不了编辑,又不想出去,以后的发展如何,再做几年以后会不会比较疲惫。这些方面都要考虑到。
(2)就企业方面而言,我认为企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首先在人生理想和生存产生冲突时,生存应该排在首位。相比较而言,企业的收入比律所好,工作也有规律。通过在企业工作,可以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然后利用空闲时间通过司考,但是要一直跟律师、法官保持密切的联系,等具备一定条件时,可以再转入律师行业。
在企业的另一个方向是做管理,在进入企业后逐步向管理人才转变。
但如果是由企业转入律师行业时要注意两点,一般律所的待遇只有企业的待遇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在企业中往往是自己说了算,而到律所后通常要从律师助理做起,因此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但如果在企业没有上升空间,学不到东西的话,就应该跳出企业。总的来说,我认为在企业工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特别是外企。但在外企也有一个问题,比如说宝洁公司的法律事务部,不招收应届毕业生。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到,我国的应试教育越来越离谱,为了应试成绩,在小学的时候就要将人分等级了,如果顺应这种应试教育出来的小孩以后不一定会成为适应社会的人才,但是如果不遵守这种制度被归入后进生,那么在这种环境下也是无法成长的。因此,如果能进入外企工作,有更多的机会被派到国外,小孩也就可以接受国外的教育。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总共18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