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法庭上的常胜将军/王思鲁(20)
回到刚才我与我同学的对话,当时我讲完真话以后,我的同学便说:“作律师作得好的不只你一个人。”的确,这句话没错,但是,每个人都不同,难道我能与姚明相比吗?我仅仅是与我自己相比。别人做得好是别人的事情,但是,我王思鲁如果当时进的是政府,进的是企业,那么我现在不会这么风光。人,只能不断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因此,大家在选择自己的方向时,“喜欢”、“适合”都很重要。我去年在华工的演讲也讲过这个问题,问问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但是,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要动态地考虑问题,不仅是现在喜欢,以后也是喜欢才行。就如谈恋爱,千万不要因为了解而分手。不要常说相识是缘分,缘尽便相分。
喜欢是主观的,适合是客观的。是否适合,不能仅仅依靠自己判断,应该多点跟老师或者有成功经验的师兄、师姐交流,然后再进行综合的评估。“喜欢”、“适合”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是要对号入座,却难度不小。
问题二:
我有这么一个问题想请教王律师。王律师您刚才说道,如何与当事人打交道,是律师职业的一个关键,而怎样跟当事人打交道,我想听听你的经验。就是什么时候说真话,什么时候说假话,是全说真话,还是全说假话?
答:
大家都是老朋友,请教就不敢当了。你问这个问题,说明你是有良知的。其实,过一段时间我还会有一个讲座,就是关于如何拓展案源的,但是,你现在就问了这个问题。
我曾经看过一位著名律师所写的书,他在书中提到:有些律师犯了这么一个错误,就是和当事人成为朋友;有些律师犯了另外一个毛病,就是什么案子都敢接。你所问的问题,我现在很难彻底讲清楚,但是,后面的讲座,我会彻底展开这个问题,在这里,我只能讲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还是回归到心理方面的问题。跟当事人沟通时,要把握他的心理状态,你首先要弄清楚,他喜欢什么东西。有很多律师虽然能力不强,但是他能找到他与当事人的共同点,能迅速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你还应弄清楚,当事人能承受多少的律师费,他相信你什么,他对你存在什么担忧。
其次,你应该努力做到给当事人这么一种感觉——你是专业的,你是负责任的,但是,你跟他之间又是有距离的。我曾经有过这么一个教训。以前,有一个老乡找我帮他打官司,我知道,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是很好。而2000年到2003年之间,当事人请我吃一顿饭,花销肯定超过XX元,但是,当时我只让我这个老兄带我去大排挡。我的这位老乡请我吃完饭回去之后,便跟人家说:“王律师没有水平。”其实,跟当事人相处时,作为律师,你应该综合考虑你的身份,他的承受能力以及案件的标的。
总共2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