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开着手机等案上门吧——如何以经典辩例征服世界/王思鲁(14)

  因此,我一直认为,在年青律师在起步阶段,不要过于计较经济方面的利益,在这个时候,所要计较的是能否学到东西。同时,我个人的感受是,在起步阶段还要多结识一些朋友,因为你要生存必须要有案件,而当接过案件之后,要充分利用这些案件。首先,你必须竭尽全力办好这些案件,在此之后,便将你办理的这些案件通过一定途径宣传出去。 

  在我起步的时候,网络这种媒介还未曾流行起来,但是,当时我与广州日报以及南方都市报等报社都保持密切的联系,借助传媒的力量将自身的成果宣传出去,尔后在社会上形成较好的口碑,进而树立自己的品牌。 

  做律师,特别是对于年龄小于三十岁的科班出身的年青律师而言,树立品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年青律师,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没有必要完全仿照我们这一代人在起步阶段的做法。现在在象环球所这样的大所担任律师助理一般都会有报酬,但这不是关键,关键还是在于跟对师傅。我当律师助理的时候,由于当时的广大所已经是一家规范性的大所,所以,跟我们所现在的情况不同,我们所的助手是“非固定”的,即当律师接到案件时,才寻找一位助手与其合办,这种情况下,学习的机会相对来说不多。当时我们担任律师助理时,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己。 

  不过,话虽如此,我个人认为,作为一名年青的律师助理,如果你刚从法学院毕业不久,那么,跟一位好的师傅,将会是你成功的第一步。 

  对于年青的律师助理,如何选择自己的师傅呢?标准有两个——第一是你跟这位师傅不致于使你无法生存下去,这个时候只要能够维持基本生存便可以,而不是考虑能否发财;第二便是看跟这位师傅能否学到更多的东西,能否帮助你走向成功。律师这个行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成功便成仁。想当律师绝对不能抱有这种心态——就像在企业里面工作,我就是打一份工,领一份钱。如果你将你担任律师助理这个阶段时的薪酬与你在企业工作的同学相比,那是无法比较的。 

  年青律师在起步阶段与带你的律师建立起一种师徒关系并依附于他,他能帮你一步一步走向独立,而有朝一日,你取得的成就完全有可能超过你之前的师傅。从而,青出于蓝胜于蓝。 

  因此,我认为,一开始跟对师傅很重要。今天跟我一起过来的有一位华工的保送研究生,他跟另外一位姓柯的华工保送研究生都在我这里实习。这两个人,以他们现在的基础,凭我的经验,他们选择做律师,以后肯定可以发展得很好。何谓之好呢?我可以这么说:除非我出车祸或者患癌症死掉了,那么我一定可以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国家级的大律师,也肯定会是一流的,因为,他们具有这个基础。明年我跟他们会有一本书会推出,就是《管理学视野中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这将会是颠覆传统法律顾问体制的一本书,当然,里面也会涉及一些理念与包装的成份,但是,年青人如果具备潜力的话,只要有机会,那么,完全可以成为律师界的“李宇春”。 


总共20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