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财产权的双重性——个人权利和社会责任并存/姚俊(6)
[18](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7.
[19] 张千帆.宪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99.
[20](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7.
[21]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上卷.516.
[22]董炯.国家、公民与行政法——一个国家—社会的角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58.
[23]王太高.行政补偿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79-81.
[24]王太高.行政补偿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5-87.
[25](美)路易斯•亨金等编,郑戈等译:《宪政与权利》,生活 新知 读书三联书店 1996 年版,第 156页 转引自王太高著 行政补偿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一版P92
[26]张千帆.宪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199 .
[27]杨建顺.日本行政法通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590.
[28](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79.80.
[29][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7.197.
[30]王太高.行政补偿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89.
[31]翁岳生.行政法(上册)[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32](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86.87 .
[33] 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上卷.222
[34]江平主编.比较法在中国[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上卷.448
[35] 王平正.利益衡量:行政补偿的制度功能[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1月第13卷 第1 期
总共6页
[1] [2] [3] [4] [5] 6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