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擦边球新打法/王瑜
擦边球新打法

打擦边球是一条快速成长的捷径,该方式本身法律并不禁止,主要看具体如何打法。某公司是生产涂料的中等规模的公司,靠打擦边球起的家,到了一定规模后需要改变自己的形象,必须改弦更张引入新的商业模式。该公司习惯通过打擦边球快速成长,对于新模式也想走捷径。于是本人为该公司进行了这样的设计,还是从知识产权入手,设计出另一条打擦边球的快速成长路线:

本模式的中心思想是以创新促进品牌。品牌和创新看似不相干,但是创新能赋予品牌独特的内涵,这独特的内涵能迅速抓住消费者,并使消费者保持一定的忠诚度,能使品牌迅速成名,并使品牌价值保持持久的增长。传统的打擦边球做法就是仿冒著名商标,本人设计的模式和传统模式借助他人商标不同,这个模式则注重专利;传统模式主要是仿冒,而本人的模式是创新,传统模式是要受打击的,而本人的模式会受到鼓励。提到创新该公司老总马上说,涂料行业已经没有任何的技术含量,没有创新的余地。该老总和其他企业一样对于创新的认识是错误的,很多企业将创新视为畏途,其实创新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一点小小的革新和改进都可能构成创新。创新思维本身也是需要创新,不要将创新局限在产品生产环节上,从生产、加工到最后消费者的使用上,创新行为无所不在。我们的企业只重视把产品做得如何好,而往往忽略消费者购买以后的使用环节。每一个产品都要到最后的消费者也即是最终用户手中,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不仅仅是品牌,还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将产品做得更好是很难的,技术上的突破需要极大的投入,但是如果我们将眼光放到被各企业忽略的消费者购买后的使用环节,情况就大不一样,也许一点小小的改进就足以改变消费者选择,而这一点小小的改进是很容易的,付出的成本也是非常小的。

这个模式操作要领是从消费者购买后的最终使用环节入手,从方便使用的角度出发对每个细节进行创新。那么首先要确定最终用户,该公司领导介绍其生产的涂料一般是家庭使用做墙面的涂层,最终的消费者看起来应当是普通的家庭,其实家庭购买在很大程度上受油漆工的影响,所以实际决定购买的人是油漆工,应该将他们确定为最终消费者。确定了最终消费者,第二步就要从最终用户的需求细节来寻找创新点了。据了解刷涂料的效果和油漆工的技能水平有关,技能好刷的效果也就好,对于油漆工而言涂料本身的质量显然没有效果重要。油漆工不是每个人的技能都好,如果有种油漆能让每个油漆工都能刷出好效果来,那么这种涂料一定会受到这些最终用户的欢迎,如此我们找到了第一个创新点,就是如何让技能不好的油漆工也能刷出好效果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就能紧紧抓住油漆工这个最终消费者。顺着这个思路上衍生开来,我们还找到了很多的创新点。


总共2页     1   [2]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