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论青少年犯罪被害及预防/袁栋(7)
3、家庭预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庭环境影响着一个人成长和发展,任何一个孩子的犯罪,家庭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遏止青少的犯罪,必须要从家庭抓起,搞好家庭教育是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基础。首先重视榜样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责任人,如果说父母是一条直线,那么孩子将是一条有波动的直线,因为父母是第一启蒙教师,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家长要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学好人,做好人,做好事,为子女树立一个好榜样;其次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每个家长都要尽到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而夫妻关系是家庭存在的基础,当家庭的完整性被破坏时就会给子女造成一定的伤害及缺陷,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家庭,才能为其社会化形成奠定好早期基础。第三要提高爱的质量。父母的那份爱意将会给孩子送上一片蓝天,为家庭生活带去一缕清香。因此,既不要简单粗暴,也不要过分溺爱,甚至可以有意识地使孩子在生活中学习中经受一些挫折,培养孩子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理解严管方是真爱,过分溺爱只能是害孩子。
4、社会预防: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的工作,确保改过自新,不至再犯,政法部门与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联合,把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青少年心理问题、青春期问题等同时引导、教育、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上课、开讲座。要特别加大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的力度,清理整顿学校周边的各种场所及各种影视、网吧,让青少年远离暴力、淫秽,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舒心、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其次现实需要全社会的人都要有一颗“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大爱心,全社会共同支持“希望工程”,把那些失学、辍学、生活无着落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长期关心、爱护。第三要举办青少年父母的法制学习班,对不完善家庭的子女和临近犯罪边缘的青少年进一步关心和照料,以彻底从思想上使失足青少年得以改造,真正能成为自食其力遵纪守法的劳动者。
另外,加强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违法犯罪感染的能力,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辩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