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农民工维权途径的实效调查/杜宇航(5)
  总的来说,选择劳动监察部门是农民工发生权益损害时首先考虑的途径,相对来说,维权成本最小。但同时,农民工反映劳动局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好,有官架子,对监察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处理态度还有更多的期待。

2、劳动仲裁
(1)仲裁所用时间

仲裁程序所花费的时间在半个月到两个月之间,与案件的性质和复杂程度关联,分布比较均匀,半个月内、一个月内和两个月内完成的几乎各占三分之一。

(2)仲裁结果的满意率

调查维权农民工单方面对仲裁结果的满意状况,有超过60%的农民工对结果表示很满意或比较满意,然有三分之一多队结果不满意。但这不意味着就有这么高的执行率,调查宣示有将近一半的用人单位不满意不服仲裁结果,或者用人单位即便服从结果,但也有超过一半的不予执行仲裁结果,农民工维权只能继续走诉讼途径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3)用人单位是否又向法院提起诉讼


从上述数字来看,将近一半的案件中当事人在仲裁裁决之后,又向法院提起了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制度原本设计的目的是分流法院案件、方便当事人迅速解决劳动纠纷。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由于仲裁裁决不具有终局效力,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若一方在仲裁裁决后向法院起诉的,仲裁裁决不发生效力,劳动者不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法院的案件量也并没有降低。

(4)仲裁过程中劳动者受到用人单位故意拖延的情况


在农民工和用人单位达成仲裁协议后,并不意味着可以在尽快的时间内完成仲裁程序,相当一部分(三分之一强)的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遭到用人单位的恶意拖延,给他们维权带来了众多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其他一些侵权,比如有关社会保险的纠纷,由于劳动监察一般不受理劳动者关于社会保险的投诉,所以往往选择劳动仲裁来解决争议。还有的情形法律规定必须先工作仲裁程序。如工伤认定时确定劳动关系和拖欠劳动报酬的案件必须经过仲裁。还有拖欠劳动报酬的事要先经过仲裁。农民工的工资不是按月发,这个情况往往使仲裁委仅仅支持最近两个月的工资,这样的话劳动者就亏大了。这不同于一审二审的关系;二审是对一审的监督,而诉讼则是一切重来。
 
3、诉讼
(1)人民法院受理案件效率

从受理案件来看,法院起诉难的原因根本还是在于农民工自身法律意识不足,主要原因为用人单位没有尽签订劳动合同等义务。根据民诉法的规定,法院受理案件需要一定的手续和相应的证据,然而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缺乏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法律证据;甚至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起诉时,投诉主体不明,不能准确说明用工单位相关情况。这样给法院受理案件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难。


总共24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