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商业银行中的贷款风险及其防范/李纯贵(7)
A. 款业务操作程序控制,每一年贷款一般经过调查、审批、签约、记录、发放、检查、监测、回收等八个环节,不良经过催收、审批、核对等环节。
B. 款文件记录控制,要求对反映贷款资金来源和运用渠道、发放和收回过程的会计记录及其他业务记录全面,及时、真实、公允、准确、充足。
C. 信贷相关人员素质及风险权责控制,对从事业务操作人员,将任、勤、债、能考核和计划投入贷款业务内部控制范畴。
D. 贷款业务计划目标控制,为实现贷款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对整个内控系统提出一个目标体系,具体经办贷款业务的每个环节也要有一个具体目标,这是贷款业务内控系统的运作方向。
E. 内部稽核控制,通过内部稽核机构或人员对贷款业务及其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它是银行对贷款业务内部控制一种再控制。
七、加强风险贷款管理
风险贷款是超过借款合同规定期限,逾期3年以上,借款人因偿债能力不
未能归还本金的贷款,其管理任务和目标是什对逾期3年以贷款的具体情况,制
订和落实情况转让措施,加强管理监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保障信贷资产的安
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一)清收转化总量目标必须控制5年以内,并且逐年有所下降,直到吸收完毕。
清收转化步骤
1.调查摸底,落实债权
2.主张权利,全面催收
3.一户一策,重点突破
(三) 清收转化方式
1. 分割贷款,移转债权
2. 变更担保,增加抵押
3. 以资抵债,转化风险
4. 债权变股权
5. 公告催还
6. 依法起诉
八.务和稽核检查
加强贷款业务稽核审计,对促进银行业按照国家的客观政策,产业政策,信贷政策发放贷款,保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支持国家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贷款其本原则审查,金融企业在多的睥工作实践中总结了贷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贷款的计划管理原则,物质保证原则,按期偿还原则,区别对待区别,择优扶持原则和先评估后承诺贷款原则。
2. 贷款的内控制制度审查,内控制度主要包括信贷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贷款审批制度,贷款“三查”制度等。
3. 贷款程序审查,贷款程序是按金融企业审批、发放、回收贷款工作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
4. 贷款经济效益审查,贷款经济效益包括借款企业经济效益和银行自身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对银行自身效益审查,主要通过审查贷款指标利润率。贷款指标利用率越高,贷款利用程序越充分,信贷资金用置越少,贷款工作质量和贷款效益越好。审查到期贷款回收越多,逾期贷款、风险货款越高,表明银行贷款按期回收越多,逾期贷款、风险货款越少,银行贷款工作质量和贷款效益越好,审查贷款收息率、货款收息率越高,银行自身积累越多,但是货款的收息率并非越高越好,货款利息收入率越高,恰恰表明银行贷款效益较差。
总共8页
[1] [2] [3] [4] [5] [6] 7
[8]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