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硬币的另一面:严酷背后的温情--期待可能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吴思博(8)
总之,期待可能性理论体现了法所追求的公平、合理的思想及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符合刑法所需要的谦抑精神,并且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对我国刑法基础理论的完善构建有一定的作用,也有利于解决我国现有刑法理论无法明确的诸多问题,因此,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既要合理的引进,以保持法律的灵活性,同时,又要在立法内容上保持慎重,以防期待可能性被滥用,维护法律的统一。也就是说,应从刑法的谦抑性和维护法制的严肃性相统一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政策和法律,从而使我国刑法理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
* 吴思博(1982—),男,安徽合肥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士,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法学士。
注释:
⑴洪福增:《期待可能性之理论与实践》,载《刑法总则论文集》,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 983 年版, 第474 页。
⑵张明楷主编:《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245页。
⑶日本联运船“第五柏岛丸”载了定员五倍之多的乘客,航行中覆没于濑户内海,造成多人死伤,但是法院考虑到上班时乘客的蜂拥而至,监督管理的警官专心致志于严守出航时刻而放松了对乘客人数的限制,尽管船长即被告人再三提醒,而船主却命令让众多的乘客上船的事实,对被告人判处了较轻的罚金刑。
⑷[日]植田重正著,洪复青译:《期待可能性》,载《刑事法杂志》1959年第14卷第3期,第59页。
⑸[日]村野稔著,全理其等译:《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315页。
⑹[日]大古实著:《刑法总论讲义》,成文堂1994年第四版,第361页。
⑺姜伟:《期待可能性理论评说》,载《法律科学》1994年第1期,第23页。
⑻武玉红:《评说期待可能性》,载陈明华等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9—420页。
⑼许久生译:《德国刑法典》,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5条第1项。
⑽[日]内滕谦:《刑法总义总论》(下),有斐阁1991年版,第1103页。
⑾[日]木村龟二:《刑法学词典》,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291页。
⑿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第303页。
⒀李立众:《立足我国刑法学研究期待可能性》,载陈明华等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0页。
⒁郑丽萍:《我国刑法理论对期待可能性理论之吸收和借鉴》,载陈明华等主编《犯罪构成与犯罪成立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05页。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