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我国国企MBO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江泽利(36)
通过对我国现有MBO制度的疏理,也更加让我意识到我国产权改革的路还很长,相关工作还很多。这需要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学者、政策研究者、制度制定者和国家立法机构共同对我国现行制度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进一步完善并细化相关执行规定,以确保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顺利健康有序完成。



参考文献:
[1]科思,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张晓燕.MBO的理性思考[J].经济世界,2003(3).
[3]陈涛新.我国上市公司MBO制度障碍及革新[DB/OL].http://www.cfn.com.cn/Statics_pub/0402/123612.asp.
[4]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5]张维迎.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
[6]丁一.上市公司暗中推进MBO[N].中国经营报,2002-4-1(7).
[7]徐剑.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理论与实践探索[DB/OL]. http://www.ynceo.cn/Article/gqgg/mbo/200408/949.html.
[8]王巍.MBO管理者收购:从经理到股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9]王桂英.我国实施MBO的法律障碍[J].中国律师杂志,2004,(3).
[10]马钧.MBO融资实务[J].企业活力,2005,(1).
[11]张多中.管理层收购(MBO):理论与实践应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3).
[12]何光辉,杨威说.管理层收购的四大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4).
[13]沈艺峰.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现代演变:美国三十五个州反收购立法的理论意义[J]. 中国经济问题,2000,(3).
[14]仲大军.MBO的合法性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理论缺陷[J].开发导报,2005,(1).
[15]朗咸平.中国式MBO—布满鲜花的陷阱[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16]张雷声,顾钰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7年6月第1版.
[17]卫兴华,孙咏梅.2005年理论经济学的若干热点问题[J].动态经济学,2006,(4).

致 谢

在中央财经大学求学期间,有幸得到齐兰、王瑞华、金哲松、杨运杰、周卫中、王晓红、贺强、苗润生等多位教授,以及中财客坐教授郜卓先生的言传身授,获益匪浅。在论文撰写阶段,又有幸在郭建鸾副教授、杨运杰教授的亲自指导下而完成,受益良多。郭杨二位老师在学术上高屋建瓴、为人上严格要求,无一不给我以莫大裨益。整个论文从选题、构思、开题到定稿始终受到郭杨二位教授的耳提面命,他们严谨勤勉的治学态度、务实求是的作风、不懈探索的精神是我终生学习之高标,杨教授在学术上的敏锐的洞察力、感悟力和研究能力使我终生难忘。在他的点拨下,我才攻克了论文中的一个个难题,越过了一个个障碍。此处再多词藻,也难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谨向郭杨二位老师致以深深谢意。


总共37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