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上空的红旗是怎样陨落的--苏联解体10周年的回顾/张之峰(14)
(五)军队建设上搞非党化、非政治化
军队“非党化”和“非政治化”是戈尔巴乔夫推行全盘西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要害是否定共产党对军队的领导,取消马列主义对军队的指导和灌输,改变无产阶级军队的性质,瓦解无产阶级专政的钢铁长城,从而为资本主义的全面复辟打开通道。
苏联军队搞“非党化”和“非政治化”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7年至1990年2月,出现反军乱军活动,且日益猖獗。1987年曾发生西德青年鲁斯特驾机闯进红场事件。以此为契机,戈尔巴乔夫对军队的传统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派当时的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叶利钦去防空军,对失职人员大张挞伐,罢免了多名军队高级将领的职务。这一行动向人们发出了一个信号:军队不是不能批评的。从此,以《星火》杂志、《莫斯科新闻》、《二十世纪与和平》、《共青团真理报》等刊物为首的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舆论工具向军队发起了进攻。他们把军队说成是“保守势力的老巢”,是“一切教条主义和反民主的根源”,是“家里的军国主义者”。“苏联同其他国家关系紧张的罪魁”,“苏军应对国际紧张局势负责”。与此同时,这些报刊还特别热衷于揭露和批评军内的腐败现象、军官特权、军纪涣散、军风不正、刑事犯罪严重等耸人听闻的事件,散布军队有可能发生政变的消息,把苏军描绘成“充满暴力和侮辱的人间地狱”,在电视屏幕上还出现一些地方焚烧军人证件和应征入伍通知书的反军活动场面。他们还把苏联经济衰退的责任推给军队,说是“军队这中怪兽吸干了国家的血汗”。舆论工具的肆意诋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军队的看法,破坏了军队的威信,涣散了军心。跟着而来的是,社会上侵犯及其家属荣誉和尊严的事例越来越多。仅立陶宛1990年一年间就通过了20多个旨在反对苏联军人及其家属的法律和命令,政治上歧视他们,限制和剥夺他们的选举权,不允许他们进行政治活动;生活上刁难他们,不给家属上户口,得不到配给和生活必需品,不分配住房,甚至在冬季即将来临之际,以停电、停水、停暖气相威胁。拉脱维亚的国籍法草案规定,对在苏军中服过役的人及在苏共担任过职务的人均不给予拉脱维亚国籍。到1990年底,拉脱维亚政府已拒绝让5000名军人和1.2万军人家属报户口,剥夺了他们申请住房、就业、就医和购物的权利。更为严重的是殴打伤害军人事件层出不穷。1990年全国发生袭击军人事件记录在案的高达3500多起。在袭击军人事件中,1989年共有59名军官被杀害,1990年前三季就有52名军官被杀。此外,在民族冲突地区,往往军队与群众发生直接磨擦,甚至出现人员伤亡,使群众对军队产生怨恨和抵触情绪。
总共3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