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上空的红旗是怎样陨落的--苏联解体10周年的回顾/张之峰(18)
在国际方面,戈尔巴乔夫以“核时代”为前提,提出“全人类价值优先”这一国际“新思维”的核心命题,以“人类道德伦理准则”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并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作了根本性修正,提出了两大社会体系“一体化”的构想。他以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提出了一个“核时代”的问题,进而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核时代”观。在他看来,核武器的威力决定和改变着一切,既决定着人类生存与灭亡的命运,又改变着人类相互关系和思维方式;核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类生存与灭亡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出路,就是要否定“旧思维”,确立“新思维”,首先要从理论上否定战争是政治的继续的原理,承认把“全人类原则作为时代的绝对命令置于优先地位”,“排除现代两大社会体系的对抗性,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对立”,摆脱国际舞台上的阶级对抗,否认战争与革命的因果关系,推行国际关系的伦理化、人性化、人道主义化,实现两大社会体系“一体化”的构想。这一“核时代”观也是形成“新思维”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此,戈说得很明白:“新的政治思维的基本原则,作为出发点的原则很简单:核战争不可能是达到任何政治的、经济的、意识形态的目的手段。”并由此推导出:“历史上第一次把全人类道德伦理准则作为国际政治的基础,把国际关系人性化、人道主义化。”
“新思维”渗透和扩展到苏联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就成为戈尔巴乔夫推行国内改革的思想理论支柱。1987年,他曾说,“新思维及其人道主义的、全人类的标准和价值正在渗透到各个阶层。”如果说,戈在当政的最初三年间,还是以改进和完善社会主义为目的,是针对经济停滞局面和存在的“阻碍机制”进行改革的话,那么,后来要革除的则是他认为的“业已形成的扭曲了的社会、社会主义价值观,并且由此引起的反常现象、严重悲剧和损失的专制官僚体制。”戈尔巴乔夫说,“这就是改革的出发点。”在国内问题上,“新思维”正是从这一点出发,把改革看作是从“专制集中的社会模式”向“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的转折。并且,也正是为了适应“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这一终极目标的需要,戈尔巴乔夫提出了一整套改革的理论观点:
(1) 主张思维多元化。提出“民主化、分开性和多元化”三大“革命性倡议”,否定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个问题,前面已讲到,这里再作些补充。戈尔巴乔夫认为民主化和分开性是改革不可逆转的基本保证,是符合社会主义概念的实质本身的。戈在《改革与新思维》中宣称:“民主越多,社会主义就越多”。随后又提出“民主化是达到改革目的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手段,是符合列宁的社会主义概念的实质本身的。它可以使我们社会实现十月革命所要实现的理想。”他认为,“今天的问题是:要么是民主公,要么是社会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没有第三条道路可。”因此,要提倡“完整的和无条件的民主”。又认为,“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广泛的公开性”。“没有公开性,就没有也不可能有民主;而没有民主,就没有也不可能有现代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搞改革”。主张“毫无保留、毫无限制的公开性”。民主化,公开性,必然带来意见多元性,包括指导思想多元化。戈明确表示:“我赞成搞多元化”,“坚决反对任何形式对舆论工具进行垄断”。戈主持制定的苏共28大《纲领性声明》说:“我们坚决抛弃对其他观点与思想意识形态限制、教条主义和不容忍态度”,苏共“坚决放弃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垄断主义”。
总共3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