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莫斯科上空的红旗是怎样陨落的--苏联解体10周年的回顾/张之峰(26)
一是利用新闻媒介主要是广播电台搞攻心战。早在50年代,杜勒斯就主张通过“美国之音”等机构“挑起铁幕后面各国人民的抵抗情绪,并使他们相信美国会给以道义上的支持”。实际上就是要利用广播颠覆东欧,以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他还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军事当局和国务院的有关官员组成的高级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对苏联、东欧的广播,使它具有充分的权威力量,来进行一场解放人类灵魂和思想的世界性战斗。到了80年代,尼克松又呼吁美国成倍地增加对苏广播,利用新技术,设法发射一颗能将电视节目传遍苏联的卫星。几十年来,美国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建立了一个全球性的电台广播网。其中“美国之音”、专门对苏联、东欧广播的“自由之声”和“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对苏联、东欧进行了竭力的舆论攻势和颠覆性煽动。“美国之音”副台长公开宣称,“美国之音”的宗旨就是要破坏苏联及其卫星国的稳定,促使它们的人民和政府之间产生磨擦;尽量在共产党集团各国领导人之间打入楔子,使他们相互不满和互相猜疑;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鼓励铁幕后面宗教感情的复萌。多年来,这些电台利用苏共历史上的错误,大肆攻击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攻击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无产阶级专政,渲染和夸大苏联国内的问题和困难,兜售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民主思想,宣传抽象的人道主义,在苏联产生了极坏的影响。60年代末以后,苏联“反思”历史、批判斯大林,揭露“大清洗”和研究超阶级的人性、人道主义逐渐热起来。近年来,苏联更是大搞“分开性”、“民主化”,消除历史空白点,对苏共历史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列宁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和无产阶级专政。这正好与西方的反苏宣传相呼应。“双重奏”的结果,使苏联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迅速泛滥,为苏联的演变奠定了思想基础。西方反共电台还直接参与和干预苏联国内的动乱。1989年8月,苏联波罗的海三个加盟共和国发生动乱,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从这三个共和国打开缺口,促使苏联解体,动用上述三个电台和英国的BBC,联邦德国的德意志电波电台等,联合发起进攻,用俄语和波罗的海三国的语言,在节目中大量散布民族仇恨,甚至煽动搞武装斗争,扮演着“教唆犯”的角色。
二是利用人员往来播撒“自由的种子”,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西方知道,加强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接触,利用人员往来作意识形态的载体,“在铁幕上打洞”,“播撒自由的种子”,可以大大加快推动苏联和平演变的进程。艾森豪威尔在1959年就主张在美苏之间进行“大规模人民对人民的交流”,“努力鼓励普通公民越过重洋去访问他们各自领域中的同行”,以使他们受到美国的影响,动摇自己的信念。他还主张邀请一万名苏联大学生到美国留学,费用全部由美国政府负担。他之所以如此大方,是要让苏联青年在美国接受西方思想和生活的熏陶,作为“自由的种子”带回苏联国内去开花、结果。“有朝一日,一批新人将在苏联掌权,我要努力争取的正是这一代。”这就是其“大规模交流计划”的动机。80年代以后,尼克松又鼓动美国政府:“对于苏联制度来说,最大的危险之一就是他们的思想、人民、社会同我们相接触。这种接触引起种种不受欢迎的对比,播下不满的种子,这些种子有朝一日将结出和平演变之果。可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而是孤立东方,减少它同我们的联系,我们就丢掉了我们对付克里姆林宫领导人的一件最有效的武器。”近些年来,随着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搞改革开放,美国等西方国家与苏联、东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增加,东西方之间的人员往来也大量增多。这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是有利的,也是必需的。但是,事实却是千真万确的,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在利用这种交往进行有意识的思想文化渗透和策反活动。在“正常”交往的背后,确有着不易被察觉的异乎寻常的和平演变活动。美国把这方面的工作重点放在留学生和访问学者身上,认为让外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接受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自由、民主原则的熏陶,对宣传美国的价值观念和影响其本国未来领导层有着重要意义,所有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访问者访美后,均对其本国的政治制度产生怀疑。他们尤其重视对苏联青年知识分子的熏陶,认为苏联的下一代已经有了新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很容易在这些人身上找到土壤。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对苏联青年一代进行策反工作,培养扶植苏联亲西方的下一代,以“腐蚀苏联制度的基础”。


总共3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