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莫斯科上空的红旗是怎样陨落的--苏联解体10周年的回顾/张之峰(29)
(四)以“人权”为旗号,向苏联施加政治压力,扶植苏联国内的反对势力和西方的代理人
“人权”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付苏联的一张“王牌”。早在50年代,美国就利用“人权”攻击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制度,诬蔑“共产主义世界践踏人权”,煽动东欧人民起来“争人权”、求解放“,摆脱苏联的控制,推翻共产主义的统治。但在70年代中以前,由于美国频频发动侵朝、侵越战争以及国内一桩桩违反人权的“丑闻”的困扰,美国难以高谈“人权”调子。随着越战的结束、苏共历史上肃反扩大化和中国文革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公之于世,美国政府抓住把柄,俨然以“人权卫士”自居,开始大张旗鼓地用“人权”招牌推行强权政治,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
1975年,美国国务院正式成立了“人权事务司”。1977年,美国总统卡特正式打出了“人权外交”的旗号,声称要对苏联、东欧国家提出人权方面的挑战,用“道义”来弥补军事力量的不足。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以后,西方已把人权政治领域扩大到经济、贸易、文化等领域,大大强化了“人权外交”这一手。美国用“人权”这把利剑,对苏联的国内外政策和措施施加压力,按照西方的意图影响苏联事态的发展,以迫使苏联遵守“国际行为标准”,服从西方的政治意图。美国等西方国家还借苏联的一些黑暗面,向人们大肆宣扬资产阶级人权观,攻击无产阶级专政“践踏人权”煽动人们为“争取人权”起来推翻“极权统治”,并鼓吹美国是尊重人权的“典范”,要苏联向美国学习。西方的这种“人权攻势”,使西方敌对势力在对苏联推行和平演变中占了有利地位,正如布热津斯基自己说的:“倡导尊重人权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可加速共产主义衰亡的里程。人权是时代最具吸引力的政治概念。西方大声疾呼尊重人权,已使所有共产党国家处于守势。”
美国大搞人权外交的一个更重要目的,是扶持苏联国内的反对派,即所谓的“持不同政见者”。卡特一上台就接见了前任总统福特避而不见的苏联持不同政见者索尔仁尼琴,并公开致信给苏联另一名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给他鼓气,表示美国“将继续履行在国外促进人权的坚定诺言”。多年来,美国一直要求苏联释放“政治犯”,恢复持不同政见者的“自由”和“名誉”,允许其参加政治活动,把它作为美谈判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改善美关系、援助苏联的一个条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在美国的压力下,苏联逐渐释放了在押的“持不同政见者”,或允许流放在外的“持不同政见者”回到莫斯科,并恢复了他们的政治权利。如著名的持不同政见者萨哈罗夫回到莫斯科后,不仅被选为人民代表,而且成为最高苏维埃成员。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人在获得“自由”后,很快形成了一股反对势力,在苏联国内的反共活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萨哈罗夫就由于在“争取苏联人权”方面的“出色表现”而获得由西方操纵的诺贝尔和平奖。


总共35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