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全文
个人出资“挂靠”集体的企业,究竟姓“公”姓私?——从“橘红大王”两审败诉说起/邱媛(2)
“挂靠”集体企业在工商注册管理中为集体所有制,而其实际的资金来源、管理模式、赢余分配、风险承担等通常与挂靠、被挂靠部门、企业(单位)、团体无关。在企业设立之初,设立者因“挂靠”而获得了原本无法取得的利益,另一方面,被挂靠方可以取得一定“挂靠费”,这一变通作法看似“双赢”,实则隐含了极大的危险,为日后企业产权纠纷埋下了隐患。本案就是一例。
那么在司法实践中应如何确认企业的性质呢?在我国,无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其设立都需到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注册,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执照中的一栏记载了经营实体的性质。通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是判断经营实体性质的最直接依据,但它并非最终证据。当执照记载不能真实反映企业所有制性质或对企业所有制性质产生争议时,就不可以单纯看执照记载了。
认定企业的性质,最关键的是注册资金(本)的来源和投资方式,其次是利润分配形式、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和劳动用工制度、税收政策等。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定企业经济性质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1995]第264号)中指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要依法核实企业的经济性质或组织形式。。。。。。。依据我国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不同经济性质或组织形式的企业在注册资金(本)来源和投资方式、财务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和劳动用工制度、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不同规定,登记主管机关对申请人提交的登记材料进行审查,核定企业的经济性质或组织形式。”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核定企业经济性质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1996]第262号)中有“重新核定企业的经济性质应重新审查企业开业登记时提交的文件材料所反映的财产所有权、资金来源、分配形式。”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认定企业经济性质有关问题的答复(工商企字[1995]第264号)中载有“集体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成立较早的集体所有制企业,由于历史的、政策方面等的原因,其产权关系不明确。。。。。。作为企业的登记机关,可以根据当事人或司法机关的申请,依照其掌握的材料,重新核定企业的经济性质。。。。。。重新核定企业的经济性质,应当尊重历史,以事实为依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处理个体合伙经营及私营企业所有集体企业《营业执照》问题的通知(工商企字[1987]第319号)中,要求“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领有集体企业《营业执照》,实为个体经营、合伙经营、私营企业的,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和我局《关于印发〈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加以纠正。司法机关在审判刑事案件或者经济纠纷案件涉及企业性质问题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向司法机关介绍情况,建议是什么所有制性质就按什么所有制性质对待。”


总共3页     [1]   2   [3]  
上一页     下一页    

声明:本论文由《法律图书馆》网站收藏,
仅供学术研究参考使用,
版权为原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
法律图书馆>>法律论文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