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司法制度性侵权及其防范/沈木珠(9)
们或许会如同睡狮之猛醒,奋起而攻之,也许会永远沉默,不管自己是否曾经陷人于不义,也不管是否对得起
天地良心。这一切皆因长时间缺乏民主底蕴所致。本来,官为本还是民为本的问题,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今天
是不言而喻的,但至今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仍偏偏弄不明白。建国五十年了,我们是否真正做到了对官员的任
免及其行为实行监督,又有多少政策、规章、待遇、福利不是先富后民,厚官薄民?因此,不解决“官本位”的观
念和问题,以民主为基础的新型人文环境和制度依托实难产生。
不论经济体制改革还是司法体制改革,其根本点都必须接触到“官本位”的问题,而挖掉这统治国民数千
车祸害人间的根,解决“交治污而民气郁”(包世臣语)的问题,今天做来并非特别困难。其一,落实宪法,让人
们对自己的官员拥有直接民权,铲除官本位得以滋生的土壤。其二,清查现行法律规章,删弃一切“官本位”
观念的不平等办法规定,缩短富民之间的差别,让社会主义的法律突破封建思想残余的藩篱。其三,在全国
范围内反对司法侵权的官僚主义、地方主义和小团体主义,摧毁官僚阶层跨部门跨组织构筑的社会关系网
络。其四,明法令,肃人心,严格执法,严惩不法,特别是加强对司法的检察监督,加强对检察监督机关的检察
监督,让媒体说话,让人民说话。
构筑新型文化和制度依托,将使司法体制的改革、完善和有效成为可能。其实,当前体制改革只要掌握
司法独立、司法法治、检察监督、选贤任能四个方面,解决相应问题已经足够。司法独立关键解决审判、组织
人事、财物等独立于地方党政、人大、财政,直属中央司法机关。司法法治强调法官待法和审判的中立,起码
在改革的近期目标不提倡法官发挥个人的主观精神,营造能动机制,更不受任何法外机构和领导的干预。检
察监督着重解决举报检控和舆论监督的有效结合,重在引人民主的机制,既有体制问题,又有法律问题。选
贤任能包括全面和统一地实行考试制度,大幅度提高司法人员的工薪及福利待遇,提倡法律相神,淡化威权
色彩等。如此,司法强权之制度性侵权,安有滋生之地,蔓延之源?
法无价私,律无倒置,惩好恶,除民疾,它无图谋之企,相信司法之清正廉明,指日可待。
原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兰州),2001.4.5-10
总共9页
[1] [2] [3] [4] [5] [6] [7] [8] 9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