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中国高级法官培训参考用书)
编号:10592
书名:民事证据原理与实务研究(中国高级法官培训参考用书)
作者:毕玉谦
出版社:人民法院
出版时间:2003-1-1
入库时间:2003-3-5
定价:48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序 言
对证据法理论的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克服已有认识上的谬误而又不断创新的永恒的过程。正如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劝学》一书中所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学术理论当应以活生生的现实审判实践为其生命的源泉。歌德在其名著《浮士德》中曰:“生活之树是常青的。”可以说,司法实务是证据法理论取之不尽的动力之源。就本人而言,对证据法的理论的感悟与认知,受惠于近年来在最高人民法院从事的审判实践以及在北京仲裁委员会从事的仲裁实务。本书撰写的动因是建立在近年来对证据立法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为契机,在进一步审视和总结本人前几部证据法原理论著的前提下的一部创新之作。应当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在我国证据法的发展史上起到了里程碑作用,不管这一司法解释由于受到体制、现行立法以及法学.研究的局限而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在社会上遭到了种种非议。但是,应当充分认识到,我国在立法上长期以来受到大陆法系模式的束缚,很少有大陆法系国家专此制定证据法典,而我国是在并未颁行证据法典的情况下,以准立法的形式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有关“证据法”的司法解释,就此而论,她所具有的历史性贡献是十分显著的,必将有力地推动证据法理论以及实务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并且为法官的职业化创设必要的法制环境。
本书探讨的大部分实务问题来源于自2001年12月21日最高
人民法院公布《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来,本人在近1年时间内在国内二十余个省份讲学所汇集的部分带有典型意义的疑难案件与问题,参加听讲的有法官、检察官、律师、涉外仲裁员、政府公务员、企业法律顾问以及在校博士研究生等,约数万人。每次讲座都会遇到大量提问,由于时间所限,至少在当时不能够一一回答所有这些提问。事后经过对这些提问和有关疑难案例的分析,将其中更具有典型意义和研究价值的一部分疑难问题进行研习,便作为本书撰写的一项重要功能,以这种特有的方式回答这些提问,也算是对于讲学活动的一种必要补充。
本书的撰写还受惠于近年来本人所从事的证据立法研究项目,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庭室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行政诉讼证据、商事诉讼规则等司法解释的起草与论证活动。从司法审判的角度来研究有关立法、准立法问题,将有助于使证据法理论的研究与探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及更能体现其实证价值。在此过程中,值得一提的实务界人士与朋友有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黄松有庭长、宋春雨法官,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郑学林副庭长,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宋晓明副庭长、刘贵祥副庭长、金剑峰法官、王东敏法官,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孔祥俊副庭长等等。与他们就有关实务问题所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商讨,有助于扩展对诉讼程序与证据法问题在实证价值上的认识视角。不断地加强与国外法学家的交流有助于拓宽研究的视野,及时了解国外有关立法及司法的最新动态及未来发展趋向。本书的撰写得益于近年来本人与有关国家法学专家的交流与研讨。值得一提的有美国东北大学史蒂文·苏本(StephenSubrin)教授、美国东北大学兼美国哈佛大学东亚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吴绮剑 (Margaret Y.K.Woo)教授,英国剑桥大学尼尔·安德鲁斯 (Nail Andrews)教授、德国雷根博格大学彼特·奥沃德(Peter Gottwald)教授、日本东京经济大学谷口安平(Taniguchi)教授、日本中央大学小岛武司(Kojima)教授等等。
本书撰写的有关部分,还得益于国家法官学院司法审判研究中心近年来多次举办的审判实务专题研讨会,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各级法院的高级法官。在此,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一级大法官兼国家法官学院院长曹建明教授以及现任和已卸任的国家法官学院有关领导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
作为培训高级法官的重要参考书籍,本论著的问世必将有助于推进我国法官职业化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开展,并筑成其走向职业化之阶梯。本书的撰写以及为此撰写而开展的有关调研活动受到了福特基金会的资助,在此,特向该基金会及项目官员刘晓堤女士表达诚挚的谢意。
毋庸讳言的是,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加之时间仓促,本书中的一些观点,其中包括对理论问题、实务问题和立法问题的见解存在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期盼读者不吝指正。如果有的话,经过本人的进一步研习,相信会在之后的论著中予以及时纠正。
毕玉谦
2002年11月
目录
第一章证明责任
第二章司法认知
第三章证据方法
第四章举证时限
第五章审前程序与证据交换
第六章证据保全制度
第七章法院的职权与证据规则
第八章证据辩论主义与质证
第九章相关证据规则
第十章对证据的审查判断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