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宪政视野下的司法公正
编号:10634
书名:宪政视野下的司法公正
作者:董茂云等
出版社:吉林人民
出版时间:2003-1-1
入库时间:2003-3-8
定价:16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作者简介董茂云 男,1963年12月生。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复旦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
学术作品有:《比较法律文化:法典法与判例法》(独著),
《创造性的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解读》(合著),《当代西方经济法律制度》(副主编);以及
学术论文30余篇。潘伟杰 男,1971年12月生。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主要学术作品有:《现代政治的宪法基础》(独著),《上海
法制建设战略研究》(合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研究》
(合著),《宪法学》(教材,副主编);以及学术论文20余篇。谢佑平 男,1964年9月生。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博
士生导师,华东政法学院兼职教授。主要学术作品有:
《刑事诉讼模式与精神》,《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
基石》,《社会秩序与律师职业》等专著8部;主编和参编
教材15部;在《中国法学》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100篇。侯健 男,1968年12月生。法学博士,复旦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曾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学术作品有:
《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独著),《法理学导论》(教
材,副主编);《法与宪法》(译著),《自由与权力》(译著);
以及学术论文20余篇。
前言
司法,对于中国人来说,常常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在封建
时代里,中国虽然有司法,却无独立司法权。除中央权力机构中
尚设有专门的司法机关外,地方权力机构中通常不设专门的司法
机关。衙门是听讼断狱的地方,但旧的衙门首先是一个行政机
关。司法权是隶属于行政权的,有些时候,如军阀统治时期,司
法权和行政权甚至都依附于军权。
虽然如此,人们仍然期待司法有公正,这当然不能依靠自
己,也不能期望程序(只怕是根本就没有什么程序观念),而要
靠青天大老爷。西方人有他们的司法女神,她蒙着眼,一手持利
剑,一手持天平,人们对她充满着崇敬的心情。中国人有自己的
包青天,可惜他是人而不是神。中国人只是期待多出几位包青
天,而不指望有一正义之神或司法之神的眷顾。蒙眼的程序意义
和天平的公平价值在中国人看来,似乎是多余的。中国人心目中
的包青天正如戏台上的形象——紧绷黑脸、圆睁怒目、高举闪闪
发光的尚方宝剑。人们对他与其说是崇敬,不如说是敬畏。
衙门里的老爷自然是以主持公道自居的,大堂上“明镜高
悬”的横匾,似乎也标榜着司法公正的理念。但是,衙役手中的
杀威棒和衙门口张开大口的石狮,却更多使人们相信那句古老的
谚语:“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对于新中国的人们来说,司法一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是
模糊的。官方在很多时候更愿意用政法一词,自然也就有了政法
机关这个概念。政法一词,既有政治和法律合一的含义,又有行
政和司法合一的意思,更有政法为国家统治之“刀把子”的特殊
意义。中国的政法机关,通常指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
安全等国家机关。人们常说“公、检、法是一家”,虽然从现行
宪法所规定的政体来看并无依据,但从政法不分的观念来看,却
有道理。
新中国的人们常常将政法与司法混同,政法机关与司法机关
混同。政法是“刀把子”的理论,使人们更关注“刀把子”是否
锋利、是否有力,而不是“刀把子”的使用是否合法、是否合
理、是否公正,因为后者是不容置疑的。但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使
他们依然期待社会公正。既然政法是政权机构的“刀把子”,人
们就将一切矛盾和冲突求助于党和政府的公正处理,而忽略了司
法的特殊功能和司法公正。
具有现代内涵的宪法、宪政这些概念,跟着德先生和赛先生
自上个世纪初姗姗来到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仅与文人墨
客和少数职业革命家为伍。虽然也有过宪法,但除了将国家易
帜、民众剪辫,却与宪政无关。许多中国人不知宪政为何物,与
其相信自己,不如更相信大救星。中山先生倡导的军政、训政、
宪政三步曲的中国革命发展道路,实在是出于对缺乏法治传统的
中国社会的无奈。
新中国颁布了宪法,但最初的几部宪法更多地是作为新政权
的政治纲领,而不是作为实行宪政的基础。在最近的宪法修改
中,确立了“依法治国”——即法治原则,中国终于走上了宪政
之路。经过多少代人的努力,中国人终于醒悟了,法治与宪政之
路是中国人真正解放与自强之路。这关乎中国能否维护个人的尊
严和利益、民族的富强和发展,这关乎中国能否列入世界文明国
家之林。
宪政是法治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宪政的核心是限政与保障人
权。宪政是司法公正的基石。没有法治的民主政治是短命的或无
政府主义的,脱离宪政的司法公正是不确定的且不具有普遍意义
的。当然,严重的司法不公将危及宪政本身。正如人们不断接近
真理,人们正不断地接近司法公正。现代宪政理念和体制,给予
司法公正以前所未有的支持。
今天,我们突然发现,中国的法官已经更像法官,中国的法
院也已经更像法院了。当法官脱去大沿帽和硬肩章的制服,换上
虽然穿着不便却突现自己身份的法袍的时候,我们看到了法官已
经不需要借助于军人或警察的形象来增添自己的威严了,从法官
的威严的形象上我们似乎看到了法律的尊严与神圣。当法院从政
府办公楼甚至旧厂房搬入独立的法院大楼,而且庄严的法院大楼
越来越多地成为城市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时候,我们似乎看到了司
法的独立与权威。从无数生动的变化中,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了
实现司法公正的希望。
何为司法公正、何为宪政理念与司法公正的关系、如何认识
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这些似乎已经得到解答的问题并没有得
到真正满意的解答。
几位年轻的学者被同样的热情和使命所驱动,走到一起来构
思、探讨、撰写了这部《宪政视野下的司法公正》一书。董茂云
设定写作总思路与整体结构,负责全书统稿、定稿,撰写前言和
结束语。潘伟杰负责全书统稿,撰写第二篇。谢佑平撰写第三
篇。侯健撰写第一篇。
虽然我们各有专攻,董茂云主攻比较法学和宪法学、潘伟杰
主攻宪法学和行政法学、谢佑平主攻诉讼法学、侯健主攻法理
学,但我们对司法公正都有热切的关注(均参加董茂云主持的司
法研究中心)。其实,司法公正所及问题之复杂,远非单枪匹马
所能攻克。有不同专业背景的但有共同理念的学者竭诚合作,自
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本书主题所及问题是这样的复杂,使我们在
写作中任何对完美的企求都成了梦想。但我们的研究正如我们的
人生是一个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希望读者既不要吝啬您的时间
来阅读,也不要吝啬您的精力来批评。
董茂云
2002年12月于上海
目录
第一篇司法公正的法理解读
第一章司法公正的概念
第一节什么是司法
第二节什么是司法公正
第二章司法公正的标准
第一节学术界的有关探讨
第二节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第三节司法公正的标准与司法建设的方向
第三章民主与法治关系下的司法公正
第一节民主与法治的关联和距离
第二节民主社会中的司法
第三节民主是司法公正的条件吗
第四节法治事业中的司法
第五节民主与法治关系下的司法——中国的实例
第四章独立与受制关系下的司法公正
第一节为什么要独立
第二节怎样保障司法独立
第三节为什么要受制
第四节怎样实现司法受甜
第五节独立与受制关系下的司法公正
第五章主观与客观关系下的司法公正
第一节司法权的“合法”行使:法律是什么
第—节法律解释的原则和步骤
第三节司法权的“合理”行使:司法过程中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第四节主观与客观关系下的司法公正
第六章建设以公正为取向的现代司法文化
第—节司法文化的重要性
第二节现代司法文化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建设以公正为取向的现代司法文化
第二篇宪政是司法公正之基石
第七章司法公正的宪政基础
第—节人民主权:司法独立的直接依据
第二节代汉民主制:司法独立的制度安排
第三节分权与制衡:司法独立的生存基础
第四节法治:司法独立的价值追求
第八章公民程序性权利与司法公正
第一节宪政体制的转型与公民权利的提出
第二节公民程序性权利的宪政意蕴
第三节公民程序性权利的司法价值
第九章宪法适用与司法公正
第—节宪法适用与宪政价值的契合
第二节宪法适用与司法公正的契合
第十章宪政理念与司法公正
第一节世界观的革命:从伦理世界观到法学世界观
第二节现代西方国家司法公正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宪政理念与司法公正:中国的意义
第三篇司法裁判中的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
第十一章司法裁判实体公正的不确定性
第一节实体公正的内涵与意义
第二节实体公正的不确定性
第三节实体公正的实现
第十二章司法裁判程序公正的确定性
第—节程序公正的内涵与意义
第二节程序公正的标准和国际准则
第三节程序公正的理论分析
第四节程序公正的确定性
第五节程序公正的实现
第十三章司法公正中的程序优先理论
第一节程序优先理论的价值
第二节程序优先理论的功能
第十四章司法公正是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
第一节实体与程序:司法公正的双重目标
第二节法与司法:双重公正目标之关系辨证
代结束语保持对司法公正的理性期待
参考文献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