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规则疑难问题例说
编号:10655
书名:民事诉讼规则疑难问题例说
作者:赵泽君
出版社:中国检察
出版时间:2003-3-1
入库时间:2003-3-11
定价:20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前言
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程序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成绩斐然,令人鼓舞。然而,在审判实践中仍存在诸多程序问题,特别是事关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的程序,如诉讼主体问题、管辖权问题、证据问题、诉讼权问题、审判方式问题、裁判文书问题和执行措施问题等,实在令人不安。尽管审判实践中出现的程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目前审判人员有法学理论知识而缺乏审判实践经验或者有审判经验而缺乏较强的法学理论功底的这种状况是分不开的。如何理论联系实践,将抽象的法律用于具体的案例,对审判实践中存在的程序问题进行评析,以指导审判实践,应当是当前理论界和实践中共同探讨和努力的方向。
笔者在从事审判工作和律师工作过程中早有上述意向,现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并有所成就,故拟精选审判实践中疑难程序的典型案例(其中多数案件是笔者从事审判和律师工作中亲自办理的)以专著形式整理成书,作为笔者从实践到理论的一种深刻感悟。原来书名为《民事诉讼实务问题的法理视角》,考虑写这本书不是着重于理论研究,而是从程序的操作要求出发,便于读者从典型案例中掌握相关诉讼制度的程序规则和程序理念,因此改为现名。
本书从管辖、诉讼主体、证据、庭审、证明标准、证明对象、争点效、判决理由、诉权、律师费用等方面,先提出民事审判中所出现的程序问题或值得商榷的问题,再进行论证和阐述,然后提出所建议的做法及其根据和理论。
本书最明显的特点是以判例为引子,在对各国立法和
司法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实务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理上进行研讨,并得出相应的结论。应当指出,判例不同于判例法,但是判例与判例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判例意味着一种技术,一种创制法律、解释法律以及弥补法律漏洞的技术方法。我国属成文法国家,判例法不是我国的法律渊源,但我们并不能否认判例在我国成文法和司法实践中的作用。不论是以成文法为特征的大陆法系还是以判例法为特征的英美法系,从上个世纪末以来,两大法系有趋同现象。大陆法系越来越重视判例的作用,英美法系也逐渐重视制定法的作用。考虑到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立法严重滞后的现实,判例对我国现行立法有补充作用、对司法有弥补法律漏洞的作用。从判例的角度,对我国民事诉讼实务问题加以研究,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它对探寻立法漏洞的弥补方法和提高审判质量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同时,对判例的研究,是在说理和证明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根据、有理由,是提高审判质量、促进司法公正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前我国为保证司法公正而正在进行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和司法文书改革,正好可以从研究判例方面得到借鉴。本书对判例的研究,是从正反面提出问题、指出错误并提出较正确的做法及其理由和根据,尽力避免空泛的理论探讨,力求使其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相信本书对审判人员、律师和其他法律工作者大有裨益。
本书所作各种评析,颇多个人意见,不敢自以为是,绝非标准答案,仍祈法学同仁指教。本书的完成也得益于法学同仁提供的翔实资料,在此表示最衷心的谢意!
赵泽君
2002年10月29日
目录
第一章民事诉讼主体问题
第二章诉讼管辖权问题
第三章司法认知问题——兼与证明责任比较
第四章民事判决理由问题
第五章争点效问题
第六章司证明标准问题
第七章滥用诉权问题
第八章股东诉权问题
第九章律师过错责任赔偿制度
第十章民事证人证言真实性问题
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