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的社会学分析(刑事法律科学文库)
编号:11917
书名:刑法的社会学分析(刑事法律科学文库)
作者:许发民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3-8-1
入库时间:2003-8-2
定价:22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总 序
现代化的国家是法治国家。现代文明进步的社会是法治社
会。中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之基本治国方略的确
立及其贯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至关重要。毋庸置疑,现代刑
事法治在现代化法治国家中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刑事法律
学抖也相应地为国家所重视,成为公认的改革放以来我国发展
繁荣最为显著的主要法学学科领域之一,并被首批纳入建设国家
重点研究基地之规划。在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中,刑事法学需要进一步发展与完善,以更为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
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是以刑事法律学科为研
究领域的国家重点学术研究机构.系1999年12月首批建立的15
个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中国人
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
事法学学科的部分专家学者为专职研究人员,同时聘请国内外一
些知名刑事法专家学者作为兼职研究人员。中心主任为著名中青
年刑法学者赵秉志教授,中心执行主任为知名中青年刑法学者卢
建平教授,中心副主任为知名中青年刑事法学者何家弘.甄贞.郑
定、黄京平教授,中心顾问为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暨中央政法
机关几位专家型领导同志。在学术研究范围和布局上,中心以作
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刑法学科为龙头,涵盖古今中外刑事法学之主
要学科和研究领域。中心下设四个研究机构和研究方向:第一研
究室以中国刑法为研究方向;第二研究室以刑事诉讼法暨刑事侦
查、刑事物证技术为研究方向;第三研究室以中外刑事法律史为研
究方向国际刑法研究所以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为主要研究方向。
刑事法学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和研究队伍的合理组合,乃是中心
鲜明的优势互补之特色。按照教育部和要求,中心应当是具有明
显科研优势和特色的国家级刑事法律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并经过
努力使整体科研水平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在国际刑事法学学术界亦享有较高声誉。为达此目标和地位,中
心要以学术研究为核心,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实行全面开放,注重
高层次人才培养,加强学术交流,引导和促进刑事法律学科的发展
与完善,势力建成全国一流的、名副其实的刑事法律科学领域重
点研究基地。
刑事法律科学文库”是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的主要系列著作项目,计划出版国内外刑事法律与刑事法学方面
(包括刑法、犯罪学、刑事执行法学、刑事诉讼法、刑事侦察、刑事物
证技术、刑事法律史等领域)的有新意有深度、有分量的著作与译
作,著译者以本中心专职、兼职研究人员为主,并向国内外专家学
者开放。旨在繁荣、深化和开拓刑事法学领域的学术研究,积累刑
事法学方面的学术成果,为提高我国刑事法学的研究水平作出积
极的贡献。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2000年1月
目 录
导言
第一章 刑法的社会学分析
第一节 刑法社会学分析的对象
第二节 刑法社会学分析的方法
一. 刑法社会学研究方法概述
二.我国刑法社会学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刑法社会学分析的意义
一. 刑法社会学分析的理论意义
二.刑法社会学分析的实践义意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的社会根据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的社会根据
一、一元社会结构与刑事类推制度
二、二元社会结构与罪刑法定原则
第二节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社会根据
一、身份社会与刑法不平等
二、平权社会与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第三节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社会根据
一、专制社会与罪刑失度
二、民主社会与罪贵刑相适应原则
第三章 犯罪界定的社会根据
第一节 犯罪界定与社会经济因素
一、犯罪的终极标准与社会生产力
二、犯罪界定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
第二节 犯罪界定与社会政治因素
一、犯罪确立与国家标定
二、犯罪界定与刑事政策
第三节 犯罪界定与社会文化因素
一、犯罪的符号特征与文化的符号性格
二、犯罪界定与法文化传统
三、犯罪界定与杜会哲学基础
四、犯罪界定与社会道德
五、犯罪界定与社会宗教
第四节 犯罪的生成:社会事实与法律规定
一、犯罪生成与法概念的二元性理论
二、犯罪生成是社会事实与法律规定的整合
第四章 犯罪构成的社会根据
第一节 犯罪构成要件的嬗变与社会变迁
一、犯罪主观要件的嬗变与社会变迁
二、犯罪客观要件的嬗变与社会变迁
第二节 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与社会发展进步
一、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与社会相当性理论
二、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与期待可能性理论
三、犯罪构成要件的敛缩与允许的危险和信
赖原则
第三节 犯罪构成要件的扩张与社会控制的需要
一、犯罪主观方面要件的扩张与“无过失犯
罪”等
二、犯罪主体要件的扩张与法人犯罪
三、犯罪客观方面要件的扩张与持有型犯罪
四、犯罪客体要件的扩张与新罪名之创设
第五章 刑罚的社会根据
第一节 刑罚与社会经济因素
一、刑罚的创制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二、刑罚的嬗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刑罚与社会政治因素
一、刑罚权与国家政权
二、刑罚与刑事政策
第三节 刑罚与社会文化因素
一、刑罚的演进与社会文化的演进
二、刑罚与法文化传统
三、刑罚与社会哲学基础
四、刑罚与社会道德
五、刑罚与社会宗教
第六章 刑罚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刑罚的社会功能分析
一、刑罚社会功能的界说
二、刑罚社会功能的内容
第二节 刑罚的社会功能评估
一、刑罚社会功能的局限
二、刑罚的社会反功能
第三节 刑罚社会功能之补救与保安处分的崛起
一、保安处分简说
二、保安处分的中国命运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