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证据法要义(国家法官学院法官培训系列教材)
编号:12233
书名:证据法要义(国家法官学院法官培训系列教材)
作者:毕玉谦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3-8-1
入库时间:2003-9-6
定价:38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证据法概述
 第一节 证据法的概念与证据法的目的
  一、证据法的概念
  二、证据法的目的
 第二节 证据法的立法与体系
 第三节 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一、证据裁判原则
  二、证据辩论原则
  三.及时公开原则
  四.直接言词原则
  五、自由心证原则
第二章 中外证据制度的历史轨迹
第—节 中国证据制度的历史轨迹
一、中国古代证据制度
二、中国证据制度的近代转型
三、中国现代证据制度
第二节 外国证掘制度的历史轨迹
一、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
二、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制度
第三章 证据法学的研究与发展
 第三节 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
 一.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法律规范
 二、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司法实践
 三、诉讼证明的方法.规律和规则
 四、古今中外的证据制度和证据理论
 第二节 证据制度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沦
 第三节 对外国证据制度的法律移植
 一、法律制度移植的基本原理
 二、法律文化情境中的证据制度移植
 三、对外国证据制度移植的综合考量

             第二编 证据论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
 第二节 证据的基本特征
  一、客观性
  二、关联性
 三、法律性
第五章 书证
第一节 书证的概念和特征
  一、书证的概念
  二、书怔的特征
 第二节 书证的分类
  一、两大法系对书怔的分类
  二、我国讧据理论的分类
 第三节 书证的证据力
  一、书证的证路能力
  二、书证的证明力
 第四节 其他国家或地区有关书证的法律制度
一、美美法系国家有关书证的规定
二、大陆法糸国家或地区有关书证的规定
第六章 物证
第—节 物证的概念和特点
一、物证的概念
二、物证的特点
 第二节 物证的范围
  一、物证限于具有诉讼意义上的物证,井非所有的物
  质都等同于司法活动中的物证范围
  二、可能成为物证的物品和痕迹种类繁多,各种物证
  的证明作用和证据价值各不相同,主要表现
 第三节 物证在审判上的运用
  一、对物证进行审查判断所借助的必要方式和手段
  二、物证保全
 第四节 物证与书证的关系
  一、物证与书征的联系
  二、物证与书证的区别
第五节 其他国家有关物证的法律制度
一、英美法系的物证
二、大陆法系的物证
第七章 证人证言
第一节 证人证言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正人资格
  一、证人贵格的概念
  二、证人费格的法律特性
  三、国外有关证人资格立法规定的特点
第三节 证人出庭作证
  一、证人出庭作证的行为属性与法律功能
  二、证人出庭作证在程序上的要义
  三、现行立法、司法解释对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第四节 证人的义务与权利
  一、证人的义务
  二、证人的权利
 第五节 对证人的询问
 一、询问证人的方式
 二、对证人的隔离询问及征人之间的对质
第八章 当事人的陈述
 第—节 当事人陈述的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当事人的陈述在法律上的定位
 第三节 当事人的自认
  一、自认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二、自认的性质
  三、自认的基本分类
  四、自认妁效力
  五、自认的例外
  六、白认的追复
  七、自认的撤销
 第四节 刑事被害人的陈述
  一、刑事被害人陈述的概念
二、刑事被害人陈述的特征
三、刑事被害人陈述的意义
第九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
第一节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概念和
特征
一、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的概念
二、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供述和辞瞬的特征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迷和辩解的意义
第二节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运用
一、严格遵守“童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原则
二、从口供材料的来源上,审查其讯问的程序是否合法
三、要进行情理推断,审查其供述与辩解是否合精合理
四、关于同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能否互为证
据使用的问题
五、审查被告人的品质
六、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与其他证据有无
矛盾
七、关于对待和正确处理翻供问题
第三节 其他国家地区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和辩解的法律规定
一、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速和辩解法律规定的
历史渊源
二、关于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供述自愿性的重要
规则
三、各国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迷和辩解的主要
法律规定
第十章 视听资料
第一节 视听资料的概念和特征
一、视听资料的概念
二、视听贵料的特征
三、视听费料的意义
第二节 视听资料的种类 一、录音资料
二、录像资料
三、计算机数据资料
四、其他技术设备提供的信息资料
第三节 视听资料在审判上的应用
一、视听资料的调查收集主体
二、视听资料的调查收集内容
三、调查视听资料的原则与方法
四、视听资料的审查判断
第十—章 鉴定结论
第一节 鉴定结论的概念和特征
一、鉴定结论的概念
二、气鉴定结论的特征
第二节 鉴定人的法律地位
一、鉴定主体
二、司法鉴定
第三节 鉴定的基本程序
一、关于鉴定决定权和委托权问题
二、鉴定范围
三、出具鉴定结论
四、补充鉴定与重新鉴定
第四节 我国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完善的规则
一、我国鉴定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我国鉴定制度完善的规则
第五节 其他国家有关鉴定结沦的法律制度
一、英美法系国家有关鉴定的法律制度
二、大陆法系国家或者地区有关鉴定的法律
制度
第十二章 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
第一节 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的概念和杵征
一、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的概念
二、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的特点
第二节 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的内容与制作
一、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内容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制作程序
三、现场笔录的制作程序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
法律规定
一、法国有关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法律规定
二、英国有关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法律规定
三、德国有关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法律规定
四.意大利有关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法律规定
五.日本有关勘验、检查和现场笔录的法律规定
第十三章 电子证据
第一节 电子证据的概念与特扯
一、电子证据的概念
二、电子证据的特征
第二节 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一、电子证据与视听资料
二、电子怔据与书怔
三、电子证据属于独立的证据形式
第三节 电子证据在审判上的运用
一、电子证据的证据资格
二、电子证据的证明力
三、电子合同的运用
四、电子邮件的运用
第四节 其他国家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制度
一、英美法系证据法上电子证据规则
二、大陆法系证据法上电子证据规则
三、国际组织有关电子证据的问题
第四章 证据的学理分类
第一节 证据分类概述
第二节 言词证据与实物证据
第三节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第四节 本证与反证
第五节 控诉证据与辩护证据
第六节 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
第七节 主要证据与补强证据

第三编 证明论

第十五章 证明概述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与含义
第二节 证明模式
第三节 证明的范畴
一、证明
二、释明
三、严格证明
四、自由证明
第四节 诉讼证明的目的
一、功利意义上的目的——解决争议
二、实证意义上的目的——有助于法官确定囊件事实
三、价值意义上的目的——使法官获得某种必要程度
上的确信
第五节诉讼证明的基本理念
一、在既定的条件下尽可能追求客观真实
二、法官在诉讼证明上就待汪事实的认识属于一种特
殊的思维模式
三、坚持程序上的正当合法
第十六章 证明对象
第一节 证明对象的概念
第二节 证明对象的价值功能
第三节 证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第四节 证明对象在诉讼上之确定
第五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一、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概念
二、刑事诉讼中确定汪明对象的意义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对象的范围
第六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一、与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有关的事实
二、据以证明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事实的间接事
实与辅助事实
三、法官应依职权查明的事实
四、关于特定习惯、地方法规、外国现行法足否存在的
事实
五.关于经验法则存否的事实
第七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对象
一、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不完全是具体行政行为认
定的事实
二、所有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关的事实.都可以成为行
政诉讼的证明对象,但与具体行政行为无关的事
实.木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
三、在起诉被告作为和不作为案件中,被告和原告的
证明对象各不相同
四.在特殊情况下原告主张的事实可能成为证明对象
第十七章 司法认知
第一节 司法认知的概念与法意
第二节 司法认知的方式
一、法院《依职权进行的司法认知
二、当事人主劫中请的司法认知
第三节 杭辩权的行使及其效果
第十八章 证明责任
第一节 证明责任概述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产生及分配
第三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与有关学说原理
一、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源流与主要学说
二、罗森伯格的规范说所确立的怔明责任分配规则
三、英美法系的说服负担说
第四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一、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概念
二、国外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原则
三、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原则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告人不负证明责任的例外情况
五、证明责任与沉默权
第五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一、适用于一般民事诉讼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
二、适用于特殊民事诉蛰案件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
 第六节 行政诉讼中的证明责任
  一、被告证明责任的特定范围
  二、起诉人的初步证明责任
  三、原告对特别事项目证明责任
第十九章 举证限制度
 第一节 举证时限制度的概念和特征
  一、举证时限的概念
  二、举证时限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举证明限制度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举证时限在审判上的应有和
  一、举证限的确定
  二、诉的变更与举证时限的变更
  三、举证期限的延长
  四、“新的证据”及其举证时限
 第四节 行政诉讼中举证时限的特殊问题
  一、被告的举证时限
二.原告和第三人的举证时限
第二十章 证据交换
 第一节 证据交换的概念和功能
  一.证据交换的概念
 第二节 证据交换的基本原理
  一、效益支配下的现代司法正义观
  二、审理结构程序中的庭前证据交换
  三、诉讼模式对庭前证据交挟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证E据交换在我国审判上的应用
 一、《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前的立法与实践
 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后的立法与实践
第四节 国外证据交换的法律制度
一、英美法系国家的证据开示制度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证据交换制度
第二十一章 质证
第一节 质证的概念与基本功能
一、质证的概念
二、质证的基本功能
第二节 质证的程序模式
第三节 质证的顺序与开展
 一、质证的顺序
二、质证的进行
第二十二章 证明标准
第一节 证明标准概述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
二、设置证明标准的考虑固素
第二节 关于证明标准的理论探讨
  一、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  二、证明标准的一元化与多元化
 第三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一、证明程度与证明标准
 二、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程度
  三、历史上和国外关州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制度和理论
  四、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五、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明标准的具体落实
第四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一、立法现状
 二、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
  三、特殊类型民事诉论的证明标准
第五节—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一、优势证明标准
二、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三、清楚而有说服力的证明标准
四、证明标准与行政法律关系的不对等程度
第二十三章 推定
 第一节推定的概念与特征
  一、推定的概念
  二、椎定的特征
 三、推定与相关概念的辨别
 第二节 推定的基本原则及在审判上的应用
 一、推定的诉讼价值
 二、推定的基本原则
 三、正确适用推定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三节 无罪推定
  一、无罪推定的基本含义
  二、无罪推定的意义
  三、无罪推定在我国刑事法律中的体现
第二十四章 人民法院对证据的调查收集
第一节 证据调查收集的概念和意义
一、证据调查收集的概念
二.证据调查收集的意义
第二节—人民法院依职权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
一、人民法院调查收集的案件事实范围
二、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与当事人举证的关系
第三节 调查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一、调查收集证据的基本要求
二、调查收集证据的方法
第二十五章 证据保全
第一节 证据保全的概念和种类
一、证据保全的概念和意义
二、证据保全的种类
第二节 证据保全的方法和效力
一、证据保全的方法
二、证据保全的效力
第二十六章 证据的审查判断
第一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和意义
一、审查判断证据的概念
二、审壹判断证据的意义
第二节 审查判断证据的基本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二、关联性原则
 三.合法性原则
 第三节 对各种证据的审查判断
一、对物证的审查判断
二、对书证的审查判断
三、对证人证言的审查判断
  四、对刑事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五、对刑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与辩解的审查判断
  六、时当事人陈述的审查判断
  七、时鉴定结论的审查判断
  八、时勘验、检查、现场笔录的审查判断
  九、时视听费料的审查判断
 第四节 域外证据
  一、关于在国外形成的有关证据
 二、关于在港;澳、台地区形成的证据
 三、时附具中文译本的要求
 四、关于城外证据的有关实务问题
二十七章 证据规则
 第一节 证据规则的概念、功能
 一、证据规则的概念
 二、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
 三、证据规则的功能
 第二节 我国证据规的现状与完善
  一、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
 二、完善证据规则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三、完善证据规则的的意义
 第三节 外国证据规则的内容
 一、外国证据规则简介
 二、传闻证据排除规则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四、相关证据规则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