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诉讼法学:问题点与文献源(新视野法学教研参考书系)
编号:14756
书名:诉讼法学:问题点与文献源(新视野法学教研参考书系)
作者:吴亚峰等
出版社:中信
出版时间:2004-5-1
入库时间:2004-6-19
定价:43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第一部分刑事诉讼法
第一章 导论 /l
一、概述 /1
(一)刑事诉讼/1
(二)刑事诉讼法/2
1.我国刑事诉讼法/2
2.外国刑事诉讼法/2
(三)刑事诉讼法和相关法的关系 /3
(四)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3
(五)刑事诉讼法的实施/4
1.刑事诉讼法的实施/4
2.对相关条文的理解/4
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新刑事诉讼法 /5
三、刑事诉讼的价值和目的/9
(一)价值/9
1.刑事诉讼价值概述/9
2.人权保障/11
3.效益 /12
4.程序正义/12
5.程序公正/13
(二)目的 /14
四、基本原则/14
(一)基本原则 /14
(二)无罪推定原则/15
(三)分工合作原则/17
(四)审判公开、公正原则/17
(五)“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17
(六)诉讼经济原则/18
(七)“反对自证其罪”原则/18
(八)其他 /18
五、刑事诉讼制度/19
(一)判例制度 /19
(二)疑罪制度 /19
(三)刑事诉讼监督制约机制 /20
(四)司法审查制度/20
(五)我国诉讼制度研究/20
(六)其他 /21
六、诉讼理论/22
(一)诉讼观念 /22
(二)诉讼文化/23
(三)诉讼结构/23
(四)诉讼模式/24
(五)诉讼行为/25
(六)其他/25
第二章 总论 /25
一、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25
(一)专门机关/25
1.公安机关/25
2.人民检察院/26
3.人民法院/27
4.各个机关之间的关系 /28
(二)诉讼参与人/28
1.被害人/28
(1)被害人地位/28
(2)被害人权利/29
(3)被害人保护和补偿/31
2.犯罪嫌疑人/32
3.被告人 /33
4.其他 /33
二、管辖 /34
(一)立案管辖 /34
(二)审判管辖 /34
1.级别管辖 /34
2.管辖冲突 /34
3.牵连管辖 /35
(三)其他/35
三、回避/36
四、辩护与代理/37
(一)代理 /37
(二)辩护制度 /37
1.辩护制度概述/37
2.立法完善 /39
(三)辩护人 /39
1.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和作用 /39
2.辩护人的权利/40
(1)调查取证权/40
(2)阅卷权 /41
(3)上诉权/41
(4)拒辩权 /41
(5)豁免权 /41
(6)其他辩护权/41
(7)辩护人的权利保障/42
3.辩护人的义务/42
(四)律师参加刑事诉讼的相关问题 /42
1.提前介入 /42
2.其他 /43
五、强制措施/45
(一)概述 /45
(二)拘传/47
(三)取保候审/47
(四)监视居住/49
(五)拘留 /49
(六)逮捕 /50
1.逮捕条件/50
2.审查批捕/51
3.逮捕的其他问题/51
(七)收容审查/52
(八)完善我国强制措施/52
六、附带民事诉讼/52
(一)附带民事诉讼制度 /52
1.主体 /52
2.附带民事诉讼制度/53
(二)立法完善 /53
(三)其他/54
七、期间送达/55
(一)期间 /55
(二)送达/56
第三章证据论/56
一、概述 /56
(一)证据概念和特征/56
1.证据概念 /56
2.证据特征:客观性、关联性、合法性/56
(二)证据理论/57
(三)证据立法/58
二、证据/58
(一)证据的学理分类/58
1.间接证据 /58
2.派生证据/59
(二)证据的法定分类/59
1.物证 /59
2.书证/59
3.证人证言/59
4.言词证据 /60
5.视听资料/60
6.当事人陈述/61
(1)被告人供述/61
(2)口供 /61
(3)自白 /62
(4)其他 /62
7.笔录 /62
8.鉴定结论 /63
(二)证据效力 /63
1.证据能力 /63
2.非法证据的效力/63
3.瑕疵证据的效力/64
4.其他/65
(三)审查收集证据/65
(四)证据规则/66
1.传闻证据规则/66
2.非法证据排除规则/66
3.其他证据规则/68
(五)证据制度/69
1.自由心证制度/69
2.证据开示制度/69
3.其他证据制度/71
三、证明 /72
(一)证明责任/72
1.举证责任倒置/72
2.证明责任 /73
(二)证明标准 /75
(三)质证/78
(四)推定/79
(五)其他有关证明问题/80
四、证人制度/80
(一)证人/80
1.证人资格 /80
2.证人权利义务/81
(二)证人制度 /81
1.作证制度 /81
2.证人保护制度/81
3.证人作证豁免/82
4.其他证人制度/82
(三)证人作证/83
1.证人出庭作证/83
2.证人拒证研究/85
(四)其他 /87
五、现代科技与证据/88
(一)电子证据/88
(二)测谎证据/89
(三)DNA证据/90
六、沉默权制度研究/90
七、刑事诉讼中证据的运用 /97
第四章程序论/98
一、概述 /98
(一)诉讼程序 /98
(二)正当程序、米兰达规则/99
二、立案/99
(一)立案 /99
(二)立案监督 /100
三、侦查 /101
(一)侦查权 /101
(二)侦查措施/102
1.讯问/102
(1)刑讯逼供问题/102
(2)讯问/103
(3).询问证人 /104
(4).搜查/104
(5).通缉/104
5.勘验、检查/104
6.羁押、超期羁押/104
(三)补充侦查/105
(四)侦查终结/106
(五)侦查监督/106
(六)律师介入侦查/107
(七)预审/108
(八)其他/109
四、起诉/113
(一)起诉原则/113
1.起诉便宜原则/113
2.起诉一本主义/113
3.自诉制度 /113
(二)公诉制度 /113
1.公诉制度 /113
(1)公诉权/113
(2)公诉制度/114
(3)公诉其他问题/114
2.审查起诉/114
3.提起公诉/115
4.不起诉制度/116
5.免予起诉/119
6.缓予起诉/120
7.撤回起诉/120
8.其他 /120
五、审判/121
(一)审判原则 /121
1.审判公正、公开/121
2.审判独立 /121
3.言词直接 /121
4.一事不再理/121
5.控审分离 /122
(二)审判制度 /122
1.合议制度 /122
2.陪审制度 /123
(1)国外陪审制度/123
(2)我国陪审制度 /124
3.审级制度/128
4.辩诉交易制度/128
5.错案追究制度/129
6.其他审判制度/131
(三)审判组织/131
(四)审判模式/131
(五)我国审判方式改革/132
(六)其他 /137
六、一审 /138
(一)自诉案件第一审/138
1.自诉制度研究/138
2.自诉案件范围/139
3.反诉/139
4.公诉转自诉/139
5.自诉案件程序/140
(二)公诉案件第一审/141
1.庭前准备/141
(1)庭前准备程序/141
(2)庭前审查程序/141
(3)庭前证据交换制度/142
2.庭审认证/142
3.法庭审理/143
(1)法庭调查/143
(2)法庭辩论/143
(3)庭审中翻供问题研究/143
(4)法院能否变更罪名研究 /144
(5)审理期限问题:延期审、超期审、终止审理 /144
(6)宣判制度/145
(7)其他法庭审理中的问题/145
(8)具体案件的审理/147
4.判决/148
5.审判监督 /148
(三)单位诉讼程序/149
(四)简易程序/150
七、二审/152
(一)上诉不加刑/152
(二)二审程序 /153
1.抗诉/153
2.二审程序简易审/153
3.二审程序 /153
八、死刑复核程序/154
九、审判监督程序 /154
(一)再审制度/154
(二)申诉制度 /155
(三)抗诉/155
(四)再审程序/156
十、执行/157
(一)死刑、死缓执行/157
(二)拒不执行人民法院判决 /157
(三)执行难问题/158
(四)其他执行问题/158
十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诉讼程序 /161
十二、涉港澳、涉外诉讼程序/163
(一)涉外、涉港澳司法协助 /163
(二)涉外程序 /164
十三、刑事损害赔偿程序 /164
第五章刑事司法/165
第六章理论综述和书评/168
一、会议综述/168
二.书评 /171

第二部分 民事诉讼法
第一章 民事诉讼法概述/172
一、诉讼程序的法律分析/172
二、民事诉讼的价值/173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 /174
四、诉、诉权、诉讼行为/175
(一)诉讼标的/175
(二)诉的合并 /175
(三)反诉/175
(四)诉讼行为/176
(五)诉权的行使及滥用/176
五、民事诉讼结构/177
六、附带民事诉讼/177
七、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179
八、民事诉讼与法院制度建设 /179
(一)法官制度 /179
(二)审判长制度/180
(三)审判委员会制度/180
(四)其他 /181
九、民事审判/181
(一)民事审判方式改革 /181
(二)民事审判监督/186
1.民事检察监督/186
2.错案追究/188
(三)民事审判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189
十、人民调解制度/191
十一、民事诉讼制度的立法完善 /192
十二、国外及港、台诉讼制度 /197
十三、经济诉讼问题研究/199
十四、离婚诉讼问题研究/201
十五、民事诉讼法学问题研究/201
(一)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的历史回顾/201
(二)民事诉讼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201
(三)民事诉讼的社会学分析 /202
(四)理论综述/202
(五)其他问题/204
十六、其他 /205
第二章基本原则/206
一、概述 /206
二、辩论原则 /207
三、处分原则/207
四、调解原则 /207
五、诚实信用原则/208
六、诉讼经济原则/208
七、其他原则/208
第三章基本制度/209
一、陪审制度 /209
二、合议制度 /212
三、回避制度 /212
四、公开审判制度/212
五、审级制度/213
第四章 当事人、诉讼代理人制度/213
一、当事人 /213
二、代位诉讼 /214
三、诉讼代理/215
四、其他 /215
第五章 多数当事人诉讼/215
一、共同诉讼/215
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216
三、有关第三人的其他问题 /217
第六章管辖/218
一、级别管辖/218
二、地域管辖/218
三、管辖异议/219
四、管辖制度的立法完善/220
第七章证据制度/220
一、概述 /220
二、证据种类/221
(一)书证/221
(二)物证/221
(三)视听资料/221
(四)电子证据/222
(五)证人/223
1.证人拒证问题/223
2.证人保护 /224
3.证人制度的立法完善/224
4.其他/225
(六)鉴定问题/226
三、证据的取得及举证/227
(一)证据的取得/227
(二)举证/227
1.举证责任/227
2.举证时效/230
3.举证与查证的关系 /231
4.其他 /232
四、证据的认定及证明/232
(一)证据的性质及特征 /232
(二)证据的认定/233
(三)伪证问题/235
(四)自认问题/236
(五)证明标准/236
五、证据制度的立法完善 /238
六、其他 /240
第八章期间、送达、诉讼费用/241
一、期间 /241
二、送达 /241
三、诉讼费用 /241
第九章保障程序/242
一、诉讼保全 /242
二、先予执行/243
三、民事制裁/243
四、其他 /243
第十章调解与和解/244
一、调解 /244
二、ADR制度 /247
三、和解制度/247
第十一章 民事一审程序/247
一、起诉与受理/247
二、审前准备 /248
三、庭前证据交换/250
四、撤诉 /250
五、法庭调查阶段的质证及认证 /25l
六、裁判 /252
(一)当庭宣判与缺席判决 /252
(二)裁判工作问题研究/253
(三)判决效力/254
(四)裁判的既判力 /254
七、审理期限/254
八、其他 /255
第十二章简易程序/255
一、简易程序的价值/255
二、简易程序的适用/255
三、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完善 /255
第十三章 民事二审程序/256
一、二审案件的审理/256
二、二审裁判 /257
三、民事二审程序的立法完善 /257
第十四章 再审程序/258
一、再审程序的提起/258
(一)概述 /258
(二)当事人申请再审/258
(三)民事抗诉提起再审/259
二、民事再审立案审查 /260
三、民事再审程序的立法完善 /261
第十五章特别程序/263
第十六章督促程序/263
第十七章 公示催告程序/264
第十八章执行程序/265
一、执行管辖 /265
二、执行举证/265
三、执行承担/265
(一)被执行主体的变更/265
(二)被执行主体的追加 /265
四、执行实施/265
五、执行方式/267
(一)委托执行/267
(二)代位执行/267
六、强制执行/268
七、执行阻却/269
八、执行救济/269
(一)执行异议/269
(二)执行回转/270
九、“执行难”问题研究 /270
十、民事执行制度的立法完善 /271
十一、其他 /272
第十九章 涉外民事诉讼程序/273
一、涉外民事诉讼管辖/273
二、涉外民事诉讼审理/273
三、涉外民事司法协助 /274
四、其他 /275
第二十章仲裁制度/275
一、概述 /275
二、仲裁协议 /277
三、仲裁程序/278
四、仲裁参与人/278
五、仲裁执行/279
六、仲裁监督/280
七、仲裁撤销/281
八、经济纠纷仲裁/281
九、涉外仲裁/282
十、仲裁制度的立法完善 /283
十一、国外及港、台地区仲裁制度 /287
十二、其他 /288

第三部分行政诉讼法
第一章 行政诉讼法的理论概述/290
一、行政诉讼法概述/290
二、行政诉讼中的特有原则 /293
三、行政审判模式与庭审方式的改革 /294
四、行政诉讼的困境及其出路 /295
五、行政诉讼的司法解释/296
六、外国行政诉讼制度及其与中国的比较和借鉴 /297
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 /297
八、其他 /299
第二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300
一、概述 /300
二、抽象行政行为可诉性探讨 /302
三、公安侦查行为可诉性探讨 /302
四、其他 /302
第三章行政诉讼管辖/303
第四章行政诉讼参加人/304
一、概述/304
二、行政诉讼中原告的资格及其认定 /304
三、行政诉讼中的被告/305
四、行政诉讼中的代理人/306
五、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307
六、行政诉讼中的法院/307
七、行政诉讼中的共同诉讼/308
第五章行政诉讼证据/308
一、概述/308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308
三、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308
(一)概述/308
(二)行政诉讼中原告的举证责任/310
(三)行政诉讼证中被告的举证责任 /310
四、行政诉讼的证据规则/310
(一)概述 /310
(二)行政诉讼中举证时限制度 /311
(三)行政诉讼中的补证/311
五、行政诉讼证据制度之比较 /311
第六章行政诉讼程序/311
一、概述/311
二、行政诉讼中的诉权与起诉/312
三、行政诉讼中的撤诉/313
四、行政诉讼中的调解与和解/313
五、行政诉讼中的简易程序的建立与完善 /314
六、行政诉讼中的事实审查/314
七、行政诉讼中的强制措施/314
八、行政诉讼中的审判监督程序 /314
第七章 行政诉讼的法律适用/316
第八章行政诉讼的判决、裁定与决定/317
一、概述 /317
二、行政诉讼中的履行判决 /317
三、行政诉讼中的变更判决/318
四、行政诉讼中的判决形式的缺陷及完善 /318
五、行政诉讼中的裁判文书的改革 /318
第九章行政附带民事诉讼/319
第十章行政诉讼的执行/319
一、概述 /319
二、非诉行政执行/320
第十一章行政诉讼的具体运用/320
一、行政诉讼的种类/320
(一)教育类的行政诉讼 /320
(二)村民自治类的行政诉讼/32l
(三)行政不作为类的行政诉讼/321
(四)其他 /321
二、行政诉讼的案例探讨/324

第四部分 诉讼法英文部分/327

共347页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