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编号:16257
书名:中国宪法(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作者:胡锦光 韩大元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4-11-1
入库时间:2004-11-8
定价:29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目 录
导言………………………………………………………………………………(1)
上篇宪法总论
第一章宪法的概念……………………………………………………………(19)
第一节 宪法词源的演变……………………………………………………(19)
第二节 宪法的地位与概念…………………………………………………(23)
第三节 宪法的特性……………………….一.………………………………(28)
第四节 宪法的分类…………………………………………………………(30)
第五节 宪法的功能…………………………………………………………(35)
第六节 宪法与宪政…………………………………………………………(36)
第二章宪法的历史……………………………………………………………(40)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宪法史……………………………………(40)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宪法史……………………………………(46)
第三章宪法的基本原则………………………………………………………(60)
第一节 宪法基本原则的概念………………………………………………(60)
第二节人民主权原则………………………………………………………(61)
第三节基本人权原则………………………………………………………(67)
第四节 权力制约与监督原则………………………………………………(71)
第五节单一制原则…………………………………………………………(75)
第四章宪法的变迁……………………………………………………………(82)
第一节 宪法制定权…………………………………………………………(82)
第二节 宪法渊源……………………………………………………………(94)
第三节 宪法结构……………………………………………………………(100)
第四节 宪法规范……………………………………………………………(106)
第五节 宪法解释……………………………………………………………(118)
第六节 宪法修改……………………………………………………………(131)
第五章违宪审查………………………………………………………………(143)
第一节违宪审查概述………………………………………………………(143)
第二节现代违宪审查体制…………………………………………………(152)
第三节 中国的违宪审查制…………………………………………………(160)
中篇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第六章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一)…………………………………………(167)
第一节人权与权利概念……………………………………………………(167)
第二节基本权利主体与分类………………………………………………(177)
第三节 宪法上列举的基本权利与未列举的基本权利……………………(184)
第七章公民基本权利一般原理(二)…………………………………………(191)
第一节基本权利效力………………………………………………………(191)
第二节 限制基本权利的目的与界限………………………………………(205)
第三节基本权利的竞合与冲突……………………………………………(216)
第四节 公民基本权利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217)
第八章平等权…………………………………………………………………(223)
第一节 平等权概述…………………………………………………………(223)
第二节 平等权内容与类型…………………………………………………(226)
第三节 平等权的适用、效力与限制………………………………………(228)
第九章政治权利………………………………………………………………(231)
第一节政治权利概述………·……………………………………………·(231)
第二节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34)
第三节 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238)
第十章宗教信仰自由…………………………………………………………(254)
第一节 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与历史沿革…………………………………(254)
第二节 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功能与保障…………………………………(255)
第三节 宗教信仰自由与宗教事务的管理…………………………………(257)
第十一章人身自由……………………………………………………………(260)
第一节人身自由概述………………………………………………………(260)
第二节生命权………………………………………………………………(262)
第三节人身自由不受侵犯…………………………………………………(271)
第四节 住宅安全权…………………………………………………………(275)
第五节通信自由……………………………………………………………(276)
第十二章社会经济权利………………………………………………………(278)
第一节社会经济权利概述…………………………………………………(278)
第二节公民财产权…………………………………………………………(279)
第三节 劳动权………………………………………………………………(284)
第四节休息权………………………………………………………………(286)
第五节社会保障权………¨………………………………………………(287)
第十三章文化教育权利………………………………………………………(290)
第一节文化教育权利的概述………………………………………………(290)
第二节 受教育权……………………………………………………………(291)
第三节 文化权利……………………………………………………………(293)
第十四章监督权与请求权…………………………………………………一(295)
第一节监督权………………………………………………………………(295、
第二节请求权………………………………………………………………(296)
第十五章特定主体的权利保护………………………………………………(299)
第一节妇女权利的保护……………………………………………………(299)
第二节 儿童权利保护………………………………………………………(300)
第三节残疾人权利保护……………………………………………………(302)
第四节 华侨、归侨和侨眷权利保护………………………………………(303)
第十六章公民的基本义务……………………………………………………(305)
第一节 公民基本义务的一般理论…………………………………………(305)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307)
下篇国家机构
第十七章国家机构概述………………………………………………………(317)
第一节 国家机构的概念与本质……………………………………………(317)
第二节 国家机构的演变……………………………………………………(320)
第三节 国家机构的原则……………………………………………………(325)
第十八章选举制度……………………………………………………………(329)
第一节 选举制度的基本范畴………………………………………………(329)
第二节 选区划分、选民登记与选举投票…………………………………(335)
第三节候选人制度…………………………………………………………(337)
第四节选举管理制度………………………………………………………(342、
第五节 代表辞职与罢免制度………………………………………………(346)
第十九章中央国家机关………………………………………………………(353)
第一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53)
第二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62)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67)
第四节 国务院………………………………………………………………(368)
第五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373)
第二十章地方国家机关………………………………………………………(376)
第一节 行政区划……………………………………………………………(376)
第二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377)
、 第三节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383)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385)
第五节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391)
第六节 特别行政区政权机关………………………………………………(403)
第二十一章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一_……一(414)
第一节 审判机关……………………………………………………………(414)
第二节检察机关……………………………………………………………(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