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中国刑法罪刑适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编号:19016
书名:中国刑法罪刑适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
作者:李晓明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5-5-1
入库时间:2005-6-10
定价:40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众所周知,刑法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自
人类社会形成以降,为规范人类行为,达致社会和谐有秩,人们竭尽了包括
刑罚在内的一切规制手段。古今中外的国家或政权几乎无一例外地颁布
和施行过刑律或刑法,并且历史上许多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法学家对犯
罪、刑罚及其之间关系等问题有过精辟论述。说它年轻,是因为尽管人类
社会使用刑律或刑法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刑法学或刑法学科真正成型只不
过二三百年的历史,在我国甚至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尤其是中国社会主义
刑法学的创建与发展,已是1949年建国以后的事了。加之众所周知的原
因,我国刑法学真正的成长期也不过25年左右的时问。
虽然自1949年起,我国刑法学就开始了前瞻性的研究,甚至刑法讨论
案就易稿几十次,但我们知道,1979年我国颁布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刑法
典,从此结束了我国建国后没有刑法典的历史,使我国的刑事法制实体规
范基本具备。其后在改革开放近20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立法机关为适
应社会变革中惩治犯罪的需要,又先后颁布了20多个单行刑法,并在百余
部非刑事法律中设置了大量的刑事条款,以弥补刑法典之不足。1988年
以后,我国立法机关将全面修订刑法典的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经过近
10年的研拟修改,新修订的刑法典终于在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
大第五次会议上获得通过,从此揭开了我国刑事实体立法史上崭新的一
页。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一方面为我国刑事实体立法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
欣喜,另一方面也冷静地思考我国刑法学在短短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所暴
露的一些问题。实事求是地讲,1979年刑法典的颁布和1997年对其进行
的全面系统的修改,不仅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而且也在刑法学界掀起
了一次次注释热潮。冷静审视我国刑法学这20多年的历史轨迹,虽然理
论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但总的说来还是注释性的味道比较浓,这些
均可从已发表的研究文章、教材、专著中略见一斑。正如教育部2001年一
项《2l世纪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的那样:“这也
是中国法学界的老毛病,……我们的教材必须跳出注释法学的怪圈。”此
现象似乎在刑法学的课程与教学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因为近25年来,
我国的刑法学教材基本上是按照刑法总则、分则的体系而注释成刑法总
论、分论体系的,根本没有形成理论刑法学的应有体系,故此导致在教材与
教学内容上完全是注释性的。这样下来,既没能给学生以完整的刑法学理
论知识体系,也没能诠释好中国刑法典所规定的各种罪名。最终造成,不
仅实际工作中理论知识不够用,而且实际司法操作也难进行。
针对上述情况,2001年我们在法律出版社出版了具有改革和创新意
义的新的一代教材《刑法学》(上、下),并成功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
五”规划重点课题《高等法学本科教育刑法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以
此为契机,我们展开了刑法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一系列工作。其中刑
法学教材的建设与改革是我们所进行的该项课题的重中之重的子项目。
经过几年的进一步探索,我们又对刑法学的教材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初步更新了原有的注释刑法学的体系,总结出一套理论刑法学与注释刑法
学并重的中国刑法学理论新体系,完成了我们的第二代教材《中国刑法基
本原理》和《中国刑法罪刑适用》,它们已由法律出版社陆续出版。
应当说,《中国刑法基本原理》和《中国刑法罪刑适用》这套姐妹教材
充分体现了理论刑法学与注释刑法学并重的思想,对传统的注释刑法内容
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更新与改造,尤其加强了对中国刑法学理论的体系性建
设。当然,我们认为注释性的刑法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刑法典
刚刚颁布伊始,它的兴起以至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必将推动整个社会对刑法
问题研究的重视,也必将在客观上促进刑法的普及、宣传、贯彻与执行。但
我们不能仅满足于此,尤其是经历了两次注释性刑法研究热潮之后,我们
更应将目光转向对整个刑法学根基的关注及其核心理论的深入探讨与研
究。不然,不仅整个刑法学没有出路,甚至刑法的注释由于得不到丰富的
理论滋养,最终也会枯萎。因此我们认为,如果说1979年刑法典的颁布及
1997年的全面修订给我们的注释刑法研究带来两次发展机遇的话,那么此
后的刑法学理应转入对其基础理论更深层次的研究,因为这不仅是刑法学
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注释刑法研究与刑事司法实践的需要。更何况人们
已经逐渐认识到,没有刑法学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拓展与深掘,注释刑法研
究也不可能有更新或更大的突破,甚至刑事司法实践也难以摆脱与社会需
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与困境。所以,刑法学理论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研究必不
可少,起码要做到理论刑法学与注释刑法学并重。
正是基于此,我们组织了一些中青年学者,又一次对我国刑法学的学
科体系进行了尝试性的重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就我国的刑法学理论体
系而言,不应当分什么总论、分论(或者各论),但鉴于我国现行刑法的体
系和教学分两个学期进行,最后还是不得不人为地将其分为《中国刑法基
本原理》和《中国刑法罪刑适用》两册。但我们相信终有一天能够按照刑
法学本身的应然逻辑结构,实施科学的架构与组合,以完成真正意义上的
刑法学科学体系。《中国刑法罪刑适用》作者的具体分工是(按章节顺序
先后):
李晓明: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
张武军:第三章,第二十五章。
李立众:第五章。
陆岸:第六章。
叶肖华:第七章。
江维龙:第八章,第十三章,第二十三章。
张华松:第九章。
刘文:第十章。
陆晓燕:第十一章。
辛军:第十二章。
徐安柱:第十四章。
杨志民:第十五章。
骆剑明:第十六章。
朱彤、江维龙:第十七章。
刘磊:第十八童。
汪明亮:第十九章,第二十章。
杜立聪、陈平:第二十一章。
王志亮:第二十二章。
吴江:第二十四章。
黄洪波:第二十六章。
李洪欣:第二十七章。
蒋鹏:第二十八章。
赵文经:第二十九章。
本书大纲最初由主编同大家商量拟订,全部书稿出来后由主编、副主
编及部分主要撰写人分工审稿,最后由主编统一定稿。
另外在本书撰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学界同仁们的大量论文、学术专
著等成果,不少理论观点并在书中引用,当然我们尽可能地将作者及书名
全部注出,但由于编写人员众多,加之修改过程繁杂,若有疏漏还请多多见
谅,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应当说,如果本书在体系与理论上有所创新或
突破的话,也正是我们站在他人肩膀上做出的一小点有益探索,成功与辉
煌乃属于整个学界同仁。谨此将本书献诸于我国刑法学界,也正是为了向
学界同仁诉疑请教或可供批判,因此作者们真诚地希望得到广大理论工作
者和实际工作者及其他读者的批评指正。
总计743页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