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证据法学(第3版)(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编号:21220
书名:证据法学(第3版)(21世纪法学规划教材)
作者:樊崇义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4-10-1
入库时间:2005-12-26
定价:29元
[图书内容简介]
没有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内容系统全面。本书以十五章的篇幅,介绍了包括证据的概念、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证据规则以及证据法的原理等热点和难点问题。
◆是对不同学说的兼容并蓄。读者可以充分了解相关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重视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的结合。在系统介绍证据法学理论的同时,引用中
外证据法案例,探讨难点问题,所以,本书对于理论研究人员和法律实务工作
者均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深入浅出,详略得当。本书力图使用浅显、平实的语言,说明深奥、抽象的
证据法学理论,读者可以对证据的收集、运用、审查判断等问题有切实、全面
的了解。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证据法学的研究对象…………………………………………(1)
一、证据法及其证明规则……………………………………………(2)
二、证据及其证据力和证明力………………………………………(3)
三、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3)
四、证据制度及其传统文化背景……………………………………(4)
五、证据制度和经济制度、诉讼制度的关系…………………………(5)
六、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证明案件的经验及其规律
……………………………………………………………………(9)
第二节证据法学的体系………………………………………………(10)
一、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10)
二、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学体系示例………………………………(12)
三、新中国证据法学体系示例………………………………………(13)
四、本书的编写体系安排……………………………………………(13)
第三节证据法学的研究方法…………………………………………(14)
一、融合研究的方法…………………………………………………(15)
二、系统研究的方法…………………………………………………(15)
三、比较研究的方法…………………………………………………(15)
四、实证研究的方法…………………………………………………(16)
五、分析研究的方法…………………………………………………(16)
第二章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18)
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19)
一、神示证据制度的概念……………………………………………(19)
二、神示证据制度产生的原因………………………………………(19)
三、神示证据制度的内容……………………………………………(20)
四、对神示证据制度的评价…………………………………………(22)
第二节法定征据制度…………………………………………………(24)
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和l立生的历史条件………………………(24)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主要特点………………………………………(25)
三、对法定证据制度的评价…………………………………………(25)
第三节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26)
一、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概念和产生………………………………(26)
二、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理论和立法………………………………(28)
三、对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评价……………………………………(29)
第四节我国证据制度的历史沿革……………………………………(30)
一、我国古代证据法律制度…………………………………………(30)
二、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证据法律制度……………………(33)
三、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34)
第三章证据法与诉讼法…………………………………………………(37)
第一节证据法与诉讼法的关系………………………………………(37)
一、证据法与诉讼法的不同之处……………………………………(37)
二、证据法与诉讼法的相同之处……………………………………(38)
第二节证据法与诉讼结构……………………………………………(39)
一、诉讼结构的基本分类……………………………………………(39)
二、诉讼结构与证据法………………………………………………(41)
第三节证据法与审判方式改革………………………………………(46)
一、混合式诉讼与证据法……………………………………………(47)
二、我国的审判方式改革……………………………………………(49)
三、我国当前的证据法………………………………………………(50)
第四章证据法的原理……………………………………………………(57)
第一节证据法原理概述………………………………………………(57)
一、证据法厚理的概念和意义………………………………………(57)
二、证据法原理的基本体系…………………………………………(58)
三、证据法原理的基本内容…………………………………………(59)
第二节诉讼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66)
一、诉讼认识的要素…………………………………………………(66)
二、诉讼认识的内在过程……………………………………………(70)
三、诉讼认识的原则和方法…………………………………………(73)
四、诉讼认识的结果…………………………………………………(75)
第三节诉讼认}只沦:程序正义论……………………………………(78)
一、诉讼认识的外在过程……………………………………………(78)
二、程序正义论………………………………………………………(79)
第四节诉讼认识论与证据法…………………………………………(81)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程序正义论的关系……………………(82)
二、诉讼认识论与证据法……………………………………………(84)
第五章证据规则…………………………………………………………(86)
第一节证据规则的概念、功能………………………………………(86)
一、证据规则的概急…………………………………………………(86)
二、证据规则的法律属性……………………………………………(87)
三、证据规则的功能…………………………………………………(88)
第二节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与完善…………………………………(90)
一、我国证据规则的现状……………………………………………(90)
二、完善证据规则研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96)
三、完善证据规则的意义……………………………………………(99)
第三节外国证据规则简介……………………………………………(100)
一、证据规则的历史发展……………………………………………(100)
二、证据规则的种类…………………………………………………(102)
三、证据规则的主要内容……………………………………………(104)
第四节非法证据排除规则……………………………………………(107)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含义………………………………………(107)
二、非法证据的可采性………………………………………………(108)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作用………………………………………(111)
第五节相关证据规则…………………………………………………(113)
一、相关证据规则的慨念……………………………………………(113)
二、外国有关相关证据规则的规定…………………………………(113)
三、我国对证据关联性的规定………………………………………(116)
第六节传闻征据排除规则……………………………………………(116)
一、传闻证据规则的概念……………………………………………(116)
二、排除传闻证据的理由……………………………………………(117)
三、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118)
四、传闻证据规则的价值……………………………………………(120)
第七节 自白和补强证据规则…………………………………………(122)
一、自白和补强证据规则的概念……………………………………(122)
二、关于被告人自白规则……………………………………………(124)
三、关于补强证据规则………………………………………………(129)
第六章证据的概念和意义………………………………………………(131)
第一节证据的概念……………………………………………………(131)
一、证据与诉讼证据…………………………………………………(131)
二、与证据概念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131)
第二节诉讼证据的基本特征…………………………………………(132)
一、证据的客观性……………………………………………………(132)
二、证据的关联性……………………………………………………(133)
三、证据的合法性……………………………………………………(134)
第三节汪据的意义……………………………………………………(136)
一、证据是诉讼的基础和核心………………………………………(136)
二、证据是对公众进行法制教育的工具……………………………(138)
第七章证据的种类………………………………………………………(140)
第一节物证……………………………………………………………(140)
一、物证的概念………………………………………………………(140)
二、物证证明力的特点………………………………………………(141)
三、物证的意义………………………………………………………(141)
四、物证的收集及保管………………………………………………(142)
五、物证的审查判断…………………………………………………(145)
第二节书证……………………………………………………………(148)
一、书证的概念及意义……………………………………………(148)
二、书证证明力的特点和分类…………………………………(150)
三、书证的提供、收集与审查判断……………………………………(152)
第三节证人证言………………………………………………………(156)
一、证人证言的概念、意义……………………………………………(156)
二、证人的条件、权利、义务…………………………………………(157)
三、收集证言的基本程序……………………………………………(165)
四、证人证言证明力的确定…………………………………………(166)
第四节被害人的陈述…………………………………………………(169)
一、被害人陈述的概念、意义…………………………………………(169)
二、被害人陈述证明力的特点………………………………………(171)
三、被害人陈述的收集和审查判断…………………………………(171)
第五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176)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概念、意义…………………(176)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证明力的特点…………………(178)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收集和证明力的确定
……………………………………………………………………(179)
第六节当事人的陈述…………………………………………………(186)
一、当事人陈述的概念、意义…………………………………………(186)
二、自认……………………………………………………………(191)
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及其陈述的证明力的特点…………………(196)
四、询问当事人及对当事人陈述的审查判断………………………(196)
第七节鉴定结论………………………………………………………(198)
一、鉴定结论的概念、意义……………………………………………(198)
二、鉴定人的条件、权利和义务………………………………………(200)
三、鉴定结论证明力的特点和审查判断……………………………(203)
第八节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205)
一、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的概念、意义……………………………(205)
二、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证明力的特点……………………………(207)
三、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的内容与制作……………………………(207)
四、勘验、检查及现场笔录的审查判断………………………………(211)
第九节视听资料………………………………………………………(212)
一、视听资料的概念、意义……………………………………………(212)
二、视听资料证明力的特点…………………………………………(214)
三、视听资料的收集和证明力的确定………………………………(215)
第八章证据的分类………………………………………………………(218)
第一节证据分类的概念和意义………………………………………(218)
一、证据分类的概念…………………………………………………(218)
二、证据分类的意义…………………………………………………(218)
三、世界各国证据分类简介…………………………………………(219)
第二节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220)
一、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概念……………………………………(220)
二、划分厚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意义………………………………(221)
三、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运用规则………………………………(221)
第三节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222)
一、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概念和区分标准………………………(222)
二、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和运用……………………………(223)
第四节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226)
一、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概念和区分……………………………(226)
二、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的运用规则………………………………(226)
第五节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227)
一、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概念……………………………………(227)
二、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证明力的特点……………………………(228)
三、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230)
第六节本证和反证……………………………………………………(231)
一、本证和反证的概念………………………………………………(231)
二、区分本证和反证的意义…………………………………………(233)
第九章证据的收集和保全………………………………………………(234)
第一节证据的收集……………………………………………………(234)
一、收集证据的概念和意义…………………………………………(234)
二、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渠道…………………………………………(238)
三、收集证据的啄则和要求…………………………………………(238)
四、收集证据的方法…………………………………………………(245)
第二节证据的保全……………………………………………………(247)
一、证据保全的概念、意义……………………………………………(247)
二、证据保全的种类…………………………………………………(250)
三、证据保全的程序和善求…………………………………………(251)
第十章证明概述…………………………………………………………(254)
第一节证明制度概述…………………………………………………(254)
一、证明的概念………………………………………………………(254)
二、人类历史上不同的诉讼证明制度………………………………(256)
三、证明制度的构成…………………………………………………(258)
四、证明的种类……………………………………………………(259)
第二节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260)
一、“三大”诉讼证明的共同特征……………………………………(260)
二、“三大”诉讼证明的不同之处……………………………………(260)
第十一章证明对象………………………………………………………(262)
第一节证明对象概述…………………………………………………(262)
一、证明对象的概念和意义…………………………………………(262)
二、证明对象的内容…………………………………………………(264)
第二节刑事、民事、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267)
一、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267)
二、民事诉讼的证明对象……………………………………………(27())
三、行政诉讼的证明对象……………………………………………(272)
第十二章证明责任………………………………………………………(275)
第一节征明责任概述…………………………………………………(275)
一、证明责任的概念…………………………………………………(275)
二、证明责任制度的产生和发畏……………………………………(277)
三、我国关于证明责任的理论研究…………………………………(279)
第二节证明责任的承担………………………………………………(281)
一、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281)
二、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承担……………………………………(284)
三、行政诉讼中证明责,壬的承担……………………………………(296)
第十三章证明标准………………………………………………………(304)
第一节证明标准概述…………………………………………………(304)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和意义…………………………………………(304)
二、关于证明标准的理论观点………………………………………(305)
三、外国立法中的证明标准…………………………………………(307)
第二节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309),
一、我国证明标准的特点……………………………………………(309)
二、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的证明标准………………………………(311)
三、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314)
. 四、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316)
第十四章证据的审查判断………………………………………………(318)
第一节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和意义…………………………………(318)
一、证据审查判断的概念……………………………………………(318)
二、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证据的本质属性……………………………(319)
三、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证据的证明标准……………………………(321)
四、证据的审查判断与证据的收集…………………………………(324)
五、审查判断证据的意义……………………………………………(325)
第二节证据审查判断的内容…………………………………………(325)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思想武器和
理论前提…………………………………………………………(325)
二、证据是否确安、充分、合法是审查判断证据的核心……………(327)
第三节证据审查判断的方法…………………………………………(33 1)
一、个别审查…………………………………………………………(331)
二、侦查实验…………………………………………………………(332)
三、辨认和对质………………………………………………………(332)
四、技术鉴定…………………………………………………………(334)
五、综合审查…………………………………………………………(334)
第十五章推定和司法认知………………………………………………(337)
第一节推定……………………………………………………………(337)
一、推定概述…………………………………………………………(337)
二、法律上的推定……………………………………………………(347)
三、事实上的推定……………………………………………………(353)
第二节司法认知………………………………………………………(356)
一、司法认知概述……………………………………………………(356)
二、司法认知的范围………………………………………………(361)
三、司法认知的规则…………………………………………………(367)

合计368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