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中国法制史(第2版)(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
编号:28178
书名:中国法制史(第2版)(法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
作者:郭建等著
出版社:上海人民
出版时间:2006-8-1
入库时间:2007-3-2
定价:40元
[图书内容简介]
把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古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的法治强国,是全国
各族人民的一个共同心愿。为了实现这一历史性的宏伟目标,造就大
批德才兼备、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扎实的法学功底的专门人才,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和司法部在广泛征求各力意见和借鉴国外法学教育先进
经验的基础上,于世纪之交推出了培养“高起点、宽口径、实用型”法
律硕士专业学位(暂定名为了uris MaStCr,简称丁M)的新举措。
目前,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正在积极进行了M教学的试点工作,已
经具有法学学士学位或其他本科学科学位的学生,在为期三年的丁M
课程的学习中。将能接受系统、深人的法学理论教育,全面提高法律素
质,能够为国家的法制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有鉴于此,具有七十多年法学教育历史的复旦大学法学院,力图将
长年积累下来的丰富多彩的法学教育经验和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JM
的教学工作之中,并为此专门组织研究生导师编写了一套适用于了M
教学的、内容涵盖法学教育主要专业课程的研究生教材。
编写这套教材的目的有三:一是集中反映复旦大学法学院的整体
研究水平和教学经验,重视学术规范,突出了M教学中的法律素质教育
的主题。二是强调教材的理论深度和广度,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套教
材的学习获得更加全面而坚实的法律知识和实践能力,把握法学研究
的前沿课题和研究方法。三是弥补丁M教学中缺乏系统的、高质量的
专用教材的缺陷,为进一步提高JM教学水平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
法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法学又是一门充满活
力的蒸蒸日上的学科。这套教材不仅强调反映法学研究的历史成果和
学术遗产,更注重体现国内外法学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不仅希
望为学生提供体现当前研究水平的一般结论,更要求为学生提出一系列
代表法学发展方向的研究课题。因此,这套教材并非仅适用于了M的课
堂教学,同时还是具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读者的法学理论读本。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历程中,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
衷心希望编写的这套教材能为法学教学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的行列,与我们一
起共同奋斗.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中国法律的起源及其早期发展……………………………10
第一节 中国法律的起源…………………………………………l0
一、国家与法律的产生…………………………………………11
二、中国国家和法律起源的特点 ………………………………12
第二节 殷商和西周的法律………………………………………16
一、商周古文字中有关概念的分析……………………………16
二、殷商与西周的立法…………………………………………18
三、礼……………………………………………………………20
四、法律运作……………………………………………………23
第三节 成文法的公布……………………………………………24
一、成文法公布…………………………………………………24
二、公布成文法的历史必然……………………………………25
本章小结……………………………………………………………28
第二章 中国传统法制的指导思想…………………………………29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思想………………………………29
一、儒家的法律思想……………………………………………30
二、法家的法律思想……………………………………………32
三、墨家和道家的法律思想……………………………………33
第二节 秦朝法制思想……………………………………………35
一、秦朝法制思想………………………………………………35
二、秦朝法制思想的历史反思…………………………………40
第三节 汉初的法制思想…………………………………………4l
一、汉初的黄老法制思想………………………………………42
二、汉初黄老思想的影响 ………………………………………45
第四节 正统法律指导思想的形成、法典化和后期发展…………46
一、正统法律指导思想的渊源 …………………………………47
二、贾谊和董仲舒在正统法律指导思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48
三、正统法律指导思想的主要内容……………………………52
四、正统法律指导思想的法典化………………………………55
五、正统法律指导思想的后期发展 ……………………………57
第五节 宋代以后司法官员的法制思想…………………………58
一、司法裁判的价值取向——情理……………………………59
二、情理价值取向的成因 ………………………………………6l
本章小结……………………………………………………………64
第三章 中国传统法律的形式………………………………………66
第一节 律典………………………………………………………66
一、改法为律……………………………………………………67
二、秦至南北朝时期律典的发展和演变 ………………………6了
三、隋唐时期的律典……………………………………………71
四、宋代的律典<<宋刑统>>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律典……………74
五、明清的律典…………………………………………………77
第二节 以君主命令形式发布的特别法…………………………80
一、先秦的誓、诰…………………………………………………81
二、秦汉的令、诏…………………………………………………81
三、唐宋的格、敕…………………………………………………82
四、明朝的大诰、榜文……………………………………………86
五、明清的条例…………………………………………………88
第三节令典………………………………………………………89
一、隋唐以前令典的编纂………………………………………89
二、隋唐的令典…………………………………………………9l
三、宋代的令典…………………………………………………92
四、《大明令》……………………………………………………93
第四节 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94
第五节 法律解释…………………………………………………96
一、秦汉的法律解释……………………………………………96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解释………………………………98
三、唐代法律解释的经典成就——《律疏》……………………99
四、清代的法律解释……………………………………………101
第六节 成案及司法惯例…………………………………………102
一、秦的“廷行事”………………………………………………102
二、汉代的“决事比”……………………………………………103
三、唐宋及元代的“例”…………………………………………104
四、明清的“成案”………………………………………………105
第七节 典章、法规的汇编………………………………………108
一、典章的汇编…………………………………………………108
二、法规汇编……………………………………………………112
第八节 民族性法规和地方立法…………………………………114
一、民族性法规…………………………………………………114
二、地方立法……………………………………………………117
本章小结……………………………………………………………124
第四章 身份法………………………………………………………125
第一节特权阶层………………………………………………………125
一、血缘贵族……………………………………………………126
二、异姓贵族……………………………………………………127
三、官僚阶层……………………………………………………129
四、士大夫阶层…………………………………………………130
第二节 平民阶层…………………………………………………132
一、“农”…………………………………………………………132
二、“工”…………………………………………………………133
三、“商”…………………………………………………………134
第三节 贱民阶层…………………………………………………134
一、奴婢…………………………………………………………135
二、半自由身份的贱民…………………………………………138
三、贱籍职业平民………………………………………………141
四、严禁抑良为贱………………………………………………143
第四节 人的成年…………………………………………………146
第五节 民族等级…………………………………………………147
本章小结……………………………………………………………148
第五章 亲族法………………………………………………………150
第一节 亲族范围…………………………………………………150
一、西周的宗法制………………………………………………150
二、亲属的范围及等级…………………………………………153
三、亲属关系的法律效果………………………………………157
四、后世的宗族组织……………………………………………157
第二节婚姻制度…………………………………………………159
一、婚姻的目的与一夫一妻多妾制……………………………159
二、婚姻的成立条件……………………………………………161
三、婚姻的限制…………………………………………………167
四、婚姻的终止…………………………………………………173
五、对于守节的提倡……………………………………………176
六、特殊的婚姻形式——赘婿…………………………………177
第三节 家庭关系…………………………………………………178
一、家长…………………………………………………………179
二、三父八母……………………………………………………179
三、家庭关系……………………………………………………180
四、立呙司…………………………………………………………182
第四节 继承法……………………………………………………185
一、嫡长子继承——身份继承的原则…………………………185
二、继承的开始时间……………………………………………187
三、财产继承人的范围及其顺序………………………………188
四、财产继承的份额……………………………………………193
五、遗嘱继承……………………………………………………196
本章小结……………………………………………………………199
第六章 刑事法………………………………………………………201
第一节 刑法的基本原则…………………………………………201
一、贵族官僚在刑法上的特权…………………………………201
二、良贱相犯……………………………………………………208
三、亲属相犯……………………………………………………211
第二节 适用刑法的通例…………………………………………213
一、关于刑法的效力范围………………………………………213
二、关于犯罪的成立……………………………………………216
三、得以减免刑罚的紧急行为…………………………………232
四、自首得以减免刑罚…………………………………………234
五、关于犯罪的形态……………………………………………237
六、“律母”一一读律的关键字眼………………………………245
第三节 刑罚制度…………………………………………………246
一、早期的刑罚…………………………………………………246
二、刑罚制度的改革和刑罚体系化……………………………258
三、五刑体制的确立……………………………………………264
四、对五刑体系的补充…………………………………………266
第四节 刑法中的主要罪名………………………………………272
一、违反纲常的重罪一一“十恶”………………………………273
二、政治性犯罪…………………………………………………284
三、侵害人命的犯罪一一“七杀”及其他………………………286
四、计赃定罪的罪名一一“六赃”及其他………………………290
五、公罪与私罪…………………………………………………297
六、奸非罪………………………………………………………298
本章小结……………………………………………………………299
第七章财产法………………………………………………………301
第一节所有权……………………………………………………302
一、早期的所有权形态…………………………………………302
二、历代法律对于私有土地的规范……………………………304
三、无主土地、遗失物、埋藏物的处理…………………………310
四、有关墓田坟地的特殊权利…………………………………313
第二节 契约………………………………………………………315
一、契约的形式及其成立要件…………………………………316
二、买卖契约……………………………………………………321
三、借贷契约……………………………………………………328
四、寄存契约……………………………………………………335
五、租佃契约……………………………………………………336
第三节 其他财产权………………………………………………337
一、质押…………………………………………………………338
二、指抵…………………………………………………………341
三、“抵当”………………………………………………………344
四、不动产的典权………………………………………………347
五、唐宋之际的倚当……………………………………………352
六、“一田二主”式的“永佃权”…………………………………355
第四节 损害赔偿…………………………………………………359
一、侵损财产行为的损害赔偿…………………………………359
二、侵损人身行为的损害赔偿…………………………………361
本章小结……………………………………………………………363
第八章 司法制度……………………………………………………366
第一节 司法审判机构……………………………………………366
一、中央司法机构………………………………………………366
二、地方司法机构………………………………………………372
三、法官的选拔与任命…………………………………………377
第二节诉讼制度…………………………………………………380
一、诉讼的限制…………………………………………………380
二、管辖…………………………………………………………385
三、诉讼时效……………………………………………………388
四、代诉…………………………………………………………390
五、起诉与传唤…………………………………………………392
六、证据…………………………………………………………400
第二节 审判制度…………………………………………………406
一、和息…………………………………………………………406
二、“辨告”和“三审”……………………………………………407
三、“五听”纠问与刑讯制度……………………………………409
四、逐级复审制度………………………………………………413
五、裁判的形式…………………………………………………415
六、裁判的依据(法源)…………………………………………417
七、会审制度……………………………………………………419
八、法官个人责任制……………………………………………421
九、申诉与直诉…………………………………………………424
第四节 其他制度…………………………………………………426
一、行刑制度……………………………………………………426
二、大赦制度……………………………………………………431
三、留养制度……………………………………………………433
本章小结……………………………………………………………434
主要参考书目…………………………………………………………436
后记……………………………………………………………………443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