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编号:28233
书名: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险制度
作者:丁凤楚著
出版社:人民公安
出版时间:2007-1-1
入库时间:2007-3-8
定价:25元
[图书内容简介]
随着机动车的普及,道路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为了强化
对交通事故受害人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规定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实行无过错的侵权损害赔偿责任(以下
简称“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同时,该法还规定以此种无
过错侵权责任为保险标的,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侵权责任强制保
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并配之以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
笔者将之统一称为“交强险”制度。建立“交强险”制度有刺
于机动车事故受害人获得及时的保险金赔付和医疗救治;有利于
减轻机动车事故责任人的经济负担,化解事故责任纠纷;通过实
行“奖优罚劣”的浮动费率机制,还有利于促进机动车一方增
强安全意识。总体而言,它既保障了车祸受害人的权益,又实现
了“交强险”的受害第三人、保险人、被保险人这三方主体的
利益平衡,有利于社会安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交强险”与纯商业性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任意保险(以下
简称“三责险”)相比,它具有社会性、公益性和强制性的特
征。笔者通过借鉴法律经济学、法律伦理学和法律社会学等方法
对“交强险”的基本原理、保险标的、被保险人、保险人和受
害第三人等主要方面进行专门而深入的研究后发现,它与“三
责险”相比,不仅具有“事故无过错归责”、“强制投保”、“保
本微利经营”、“第三人直接求偿”和“社会救助基金补充救助”
等制度特色,而且在被保险人的范围的扩张、保险人的不保事项
减少、受害第三人权益扩张等主要内容方面,也与“三责险”
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充分体现了现代侵权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客
观化和损失承担社会化的大趋势。
在本书中,笔者将结合世界的相关立法和我国的实际情况,
分别对“交强险”的基础理论、保险标的(“机动车事故无过错
责任”)、被保险人、保险人、受害第三人等主要问题进行专题
研究,分析其理论基础并提出立法建议。具体而言,本文的结构
和大致内容如下:
在第一章中,笔者阐述了“交强险”的基本原理。在第一
节中,首先介绍了“交强险”的概念、特征和功能。在第二节
中,简要列举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制度,总结了成功的立法
经验和基本原则。在第三节中,分析了“交强险:制度运作
机理。
在第二章中,笔者主要是分析“交强险”的保险标的一一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在第一节中,指出了机动车事故责
任的演变过程并研究这一保险标的的意义。在第二节中,对世界
范围内的机动车事故侵权责任的立法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了相
关立法背景。在第三节中,分析了对“机动车事故采用无过错
责任”的立法动因,指出这一责任形式可以预防和减少交通事
故。同时,还对我国的侵权法的归责体系的重建提出了自己新的
看法。在第四节中,分析了“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的责任
主体的判断依据。在第五节中,指出了机动车事故适用无过错的
侵权责任时的几个例外情况。在第六节中,阐述了“机动车事
故无过错责任”适用过失相抵的理由与原则。
在第三章中,笔者对“交强险”中的被保险人一方(包括
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进行了专题研究。在第一节中,简要地阐
述了投保人与被保险人的概念、主要义务等基本理论。在第二节
中,研究了“交强险”中被保险人的范围的扩张问题,指出除
了被保险人之外,还应当有附加被保险人。第三节中,提及了被
保险人的性别、年龄、驾驶记录等应当成为制定“交强险”保
险费率时的参考因素。
在第四章中,笔者对“交强险”中保险人进行了专题研究。
在第一节中,阐述了保险人的概念、经营体制和权利与义务等基
础理论。在第二节中,专门探讨了“交强险”的保险责任范围
问题。在第三节中,专门研究了保险人的保险代位权的含义及其
在“交强险”中的适用等问题。在第四节中,专门研究了保险
人对被保险人的追偿权的功能与特点。
在第五章中,笔者专门对“交强险”中的受害第三人问题
进行了研究。在第一节中,分析了受害第三人的概念、特征及其
在该强制保险中的法律地位。在第二节中,分析了受害第三人的
范围,指出我国“交强险”的受害第二人的范围应当适当扩大。
在第三节中,系统分析了受害第三人对保险人的直接请求权的法
律依据、特征、行使等方面的问题。在第四节中,详尽地探讨了
受害第三人的社会救助基金的作用、运作和管理等问题。在第五
节中,探讨了受害人的“抢救费”请求权的法律性质和行使
问题。
在第六章中,笔者总结了我国“交强险”的现状,分析了
其制度背景并提出完善措施。在第一节中,简要地分析了我国
“交强险”的立法沿革,总结了其立法特色和优势。在第二节
中,指出“交强险”制度所反映的现代事故责任客观化和社会
化的时代大趋势。在第三节中,针对“交强险”的立法模式、
各方主体、监管机制和配套机制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建议。
本文的创新和特色之处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方法上的创新。笔者将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和传统法
学方法相结合,分析了机动车交通事故采用无过错的危险责任的
根本原因,让容易控制事故风险的机动车一方来提高其注意义
务,以减少交通事故和节约诉讼成本,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
其次是观念上的创新。其一,笔者通过对“机动车事故无
过错责任”的经济和伦理分析发现,它实质上是一种实行无过
错责任主义的危险责任,整个侵权责任法的归责体系可重新整合
为过错责任和危险责任这两大归责标准和事由,并统一于“公
平”这一归责原理;其二,笔者认为不应简单地将“交强险”
制度看做是“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的产物,其实,该制度还
蕴涵着深刻的法律经济学和法律社会学原理,它恰郅好处地处理
了保险人、被保险人、受害第三人之间的相互博弈和彼此制衡的
关系,实现了一种“有效率的正义”;其三,笔者分析指出“交
强险”制度代表了现代工业社会下的危险活动事故的归责原则
客观化和事故承担社会化的大趋势。
最后是制度上的创新。笔者就整个“交强险”及其三方主
体的制度完善提出了不少建议。如我国的“交强险”应采用专
门立法的模式,正确厘定保险费率,赋予保险人代位求偿权和追
偿权,完善社会救助基金制度,完善监管制度等。


[图书目录]
绪 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概述………………………………(1)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3)
一、国外现状述评……………………………………(3)
二、我国研究现状………………………………………………(4)
三、国内研究评述……………………………………(6)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和意义…………………………………(7)
一、研究的路径………………………………………(7)
二、研究的方法………………………………………(8)
三、研究的意义 ………………………………………(9)
第一章 “交强险”制度的基础理论……………………(12)
第一节 “交强险”制度概述…………………………(12)
一、“交强险”的含义…………………………………(12)
二、“交强险”的特征…………………………………(21)
三、“交强险”的功能…………………………………(25)
第二节 “交强险”制度的立法例……………………(29)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立法 ……………………(30)
二、主要立法经验……………………………………(32)
三、基本法律原則 ……………………………………(34)
第三节 “交强险”制度的理论分析…………………(38)
一、社会学分析………………………………………(39)
二、经济学分析………………………………………(42)
三、伦理学分析……………………………………………(47)
四、法哲学分析………………………………………(50)
第二章 “交强险”的保险标的研究……………………(54)
第一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概述……………(55)
一、这一保险标的的法律含义 ………………………(55)
二、作为保险标的的特殊要求 ………………………(56)
三、研究这一保险标的的意义 ………………………(58)
第二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的立法例……………(61)
一、国外相关立法 ……………………………………(61)
二、我国相关立法 ……………………………………(63)
三、立法原因分析……………………………………(64)
第三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的理论分析……(65)
一、历史演变 …………………………………………(65)
二、理论基础 …………………………………………(68)
三、法律性质 …………………………………………(74)
四、对侵权归责体系的再认识 ………………………(76)
第四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主体研究………(88)
一、研究的意义………………………………………(89)
二、国外立法例 ………………………………………(90)
三、法理学分析………………………………………(93)
四、具体地判断 ………………………………………(96)
第五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的适用除外……(107)
一、静止不动的机动车 ………………………………(107)
二、低速运行的机动车 ………………………………(108)
三、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 ……………………………………(109)
第六节 “机动车事故无过错责任”的过失相抵……(113)
一、过失相抵的适用问题 ……………………………(113)
二、过失相抵的适用范围 ……………………………(1]6)
三、过失相抵的适用规则 ……………………………(118)
第三章 “交强险”的被保险人研究……………………(125)
第一节 被保险人一方的基本理论……………………(125)
一、投保人的含义……………………………………………(125)
二、被保险人的含义…………………………………(129)
三、被保险人(投保人)的义务……………………(130)
第二节 “交强险”中的附加被保险人………………(134)
一、附加被保险人的含义 ……………………………(135)
二、附加被保险人的功能 ……………………………(136)
三、附加被保险人的范围 ……………………………(137)
第三节 被保险人对费率厘定的影响 …………………(139)
一、保险费率的厘定………………………………………(140)
二、被保险人的影响…………………………………(143)
三、我国的相关规定 …………………………………(147)
第四章 “交强险”的保险人研究………………………(149)
第一节 保险人的基础理论……………………………(149)
一、保险人的法律概念………………………………(149)
二、保险人的法律性质………………………………(150)
三、保险人的主要义务………………………………(152)
第二节 保险人的责任范围研究………………………(155)
一、保险人的责任前提………………………………(155)
二、保险人的责任范围 ………………………………(159)
三、保险人的不保事项 ………………………………(162)
四、保险人的责任限额 ………………………………(165)
第三节 保险人对加害第三人的代位权 ………………(168)
一、适用的争议………………………………………(168)
二、适用的范围 ………………………………………(171)
三、行使的要件………………………………………(172)
第四节 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追偿权…………………(176)
一、保险人追偿权的含义 ……………………………(176)
二、保险人追偿权的性质…………………………………(177)
三、保险人追偿权的范围 ……………………………(178)
第五章 “交强险”的受害第三人研究…………………(181)
第一节 受害第三人的基本理论………………………(181)
一、受害第三人的法律概念 …………………………(181)
二、受害第三人的法律地位 ……………………………(182)
三、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 ……………………………(185)
第二节 受害第三人的范围问题………………………(186)
一、外国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187)
二、我国保险界的现实状况 …………………………(188)
三、受害第三人的范围确定 …………………………(189)
第三节 受害第三人的直接请求权……………………(191)
一、一些国家和地区相关的法律规定 ………………(192)
二、直接请求权的合理性……………………………(193)
三、直接请求权的法律依据…………………………(198)
四、直接请求权的行使问题 …………………………(203)
五、对直接请求权的再思考 …………………………(211)
第四节 受害第三人的社会救助基金…………………(213)
一、救助基金的特性…………………………………r214)
二、设立目的和依据…………………………………(216)
三、基金的来源途径…………………………………(219)
四、基金的救助方式 …………………………………(222)
五、我国立法的思考 ………………………………………(225)
第五节 受害第三人的“抢救费”问题………………(226)
一、“抢救费”的性质…………………………………(227)
二、“抢救费”的可偿性………………………………(228)
三、“抢救费”与保险金………………………………(229)
四、医院的诉讼地位 …………………………………(231)
第六章 “交强险”制度的反思和完善…………………(234)
第一节 “交强险”制度评述…………………………(234)
一、制度的沿革 ………………………………………(234)
二、制度的特色………………………………………(237)
三、制度的优势………………………………………(238)
第二节 “交强险”制度的理性反思…………………(239)
一、现代事故对侵权法的新挑战 ……………………(239)
二、现代事故归责原則的客观化 ……………………(241)
三、现代事故损失承担的社会化……………………(246)
第三节 “交强险”制度的完善措施…………………(252)
一、应当采取专门立法的模式 ………………………(252)
二、完善被保险人方面的制度………………………(254)
三、完善保险人方的法律制度 ………………………(256)
四、完善受害第三人方的制度 ………………………(261)
五、建立和完善监管法律制度 ………………………(267)
六、建立和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268)
附 录 ……………………………………………………(271)
参考文献 ……………………………………………………(321)
后 记……………………………………………………(330)
本书共有331页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