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证据法学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学研究生用书)
编号:28257
书名:证据法学研究(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法学研究生用书)
作者:何家弘主编
出版社:中国人大
出版时间:2007-1-1
入库时间:2007-3-8
定价:35元
[图书内容简介]
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并居于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
世纪、新阶段,法学教育不仅要为建设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服务,而且要
面向全社会培养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法律人才。近年
来,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法科数量增长很快,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培
养层次曰渐完善, 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法学硕士研
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接受法
科教育已经成为莘车学子的优先选择之一。随着中国法治事业的迅速发展,我
们有理由相信, 中国法学教育的事业大有可为, 中国法学教育的前途充满光明。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在于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法学教育的
宗旨并非培养只会机械适用法律的“工匠”,而承载着培养追求正义、知法懂
法、忠于法律、廉洁自律的法律人的任务。要完成法学教育的使命,首先必须
认真抓好教材建设。我始终认为,教材是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法
学教材不仅仅是法学知识传承的载体,而且是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
关键,对法学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一,法学教材是传授法学基本知识的工具。初学法律,既要有好的老师,
又要有好的教材。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言:“学哲学的目的,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
为人,而不是成为某种人。其他的学习 (不是学哲学)是使人能够成为某种人, 即有一定
职业的人。”一套好的教材,能够高屋建瓴地展示法律的体系,能够准确简明地阐释法律的
逻辑,能够深入浅出地叙述法律的精要,能够生动贴切地表达深奥的法理。所以,法学教
材是学生学习法律的向导,是学生步入法律殿堂的阶梯。如果在入门之初教材就有偏颇之
处,就可能误人子弟,学生曰后还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来修正已经形成的错误观念。
第二,法学教材是传播法律价值理念的载体。好的法学教材不仅要传授法学知识,更
要传播法律的精神和法治的理念,例如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尊重权利的观念。本科、研
究生阶段的青年学子,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一套优秀的法学教材,对于他
们价值观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法学教材是形成职业共同体的主要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赖于法律
职业共同体的生成。一套好的法学教材, 向法律研习者传授共同的知识,这对于培养一个
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法律思维、共同的话语体系的法律共同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法学教材是所有法律研习者的良师益友。没有好的教材,一个好的教师或可弥
补教材的欠缺和不足,但对那些没有老师指导的自学者而言,教材就是老师,其重要作用
是显而易见的。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评价体系中,教材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注重,对学术成果的形式优
先考虑的往往是专著而非教材。在不少人的观念中,教材与创新、与学术精品甚至与学术
无缘。其实,要真正写出一部好的教材,其难度之大、工作之艰辛、影响之深远,绝不低
于一部优秀的专著, 它甚至可以成为在几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发挥作用的传世之作。 以
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为例,所谓法学阶梯, 即法学入门之义,就是一部教材。但它概
括了罗马法的精髓,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研习罗马法最基本的著述。 日本著名学者我妻
荣说过,大学教授有两大任务: 一是写出自己熟悉的专业及学术领域的讲义乃至教科书;
二是选择自己最有兴趣、最看重的题目,集中精力进行终生的研究。实际上,这两者是相
辅相成的。写出一部好教材,必须要对相关领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能以深入
浅出的语言将问题讲清楚、讲明白。没有编写教材的基本功,实际上也很难写出优秀的专
著。当然,也只有对每一个专题都有一定研究,才能形成对这个学术领域的完整把握。
虽然近几年我国法学教育发展迅速,成绩显著,但是法学教育也面临许多挑战。各个
学校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这就更需要推出更多的结构严谨、 内容全面、角度
各有侧重、能够适应不同需求的法学教材,为提高法学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法学教
育健康发展提供前提条件。
长期以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始终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
一所正规的法学教育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最早开设了社会主义法学教学课堂,编写
了第一套社会主义法学讲义,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法学本科生和各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
产生了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法学家和法律工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因此被誉为“新中国
法学教育的工作母机”。半个多世纪以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培养了
大批优秀的法律人才,并为法学事业的振兴和繁荣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因此成为引领中国
法学教育的重镇、凝聚国内法律人才的平台和沟通中外法学交流的窗口,并在世界知名法
学院行列中崭露头角。为了对中国法学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出
版一套体现我们最新研究成果的法学教材。
承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我们组织编写了本套教材,其中包括本科生用
书、法律硕士研究生用书、法学研究生用书和司法考试用书四大系列,分别面向不同层次
法科教育需求。编写人员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师为主,反映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整
体的研究实力和学术视野。相信本套教材的出版,一定能够为新时期法学教育的繁荣发展
发挥应有的作用。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证据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l
第一节 人类社会早期的证据法律制度………………………………2
第二节 英美法系国家证据法律制度的沿革…………………………5
第三节 大陆法系国家证据法律制度的演变…………………………8
第四节 司法证明的历史模式与发展规律……………………………14
第二章
证据法学的历史发展…………………………………………19
第一节 证据法学在英国的发展………………………………………20
第二节 证据法学在美国的发展………………………………………29
第三节 证据法学在中国的发展………………………………………40
第三章
证据法的界说与基本范畴……………………………………53
第一节 证据法的目的与性质…………………………………………54
第二节 证据法与证据法律制度和证据规则…………………………59
第三节 证据法的内容与模式………………………………………………………67
第四章
证据的界说与基本范畴……………………………………………………77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和定义…………………………………………………………78
第二节 证据功能与证据价值………………………………………………………84
第三节 证据属性与证据特征………………………………………………………88
第四节 证据能力与证据效力………………………………………………………93
第五节 证据形式与证据内容………………………………………………………97
第五章
证明的界说与基本范畴……………………………………………………104
第一节 证明的概念和定义…………………………………………………………105
第二节 证明主体与证明客体………………………………………………………109
第三节 证明手段与证明方法………………………………………………………n7
第四节 证明目的与证明标准………………………………………………………129
第六章
证明责任的基本原理………………………………………………………137
第一节 证明责任的内涵界定和功能定位…………………………………………139
第二节 证明责任的适用对象:实体要件事实……………………………………145
第三节 证明责任的分配原理………………………………………………………149
第四节 民事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154
第五节 刑事诉讼证明责任的分配…………………………………………………157
第六节 行政诉讼中证明责任的分配………………………………………………160
第七章
证明标准的基本理论………………………………………………………165
第一节 证明标准的概念及与相关制度的关系……………………………………166
第二节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171
第三节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176
第八章
证据法的认识论基础………………………………………………………181
第一节 司法证明与认识……………………………………………………………182
第二节 司法证明与理性主义传统…………………………………………………194
第三节 司法证明与客观真实理论…………………………………………………206
第九章
证据法的价值论原理………………………………………………………223
第一节 纠缠于事实与价值之间的证据法…………………………………………224
第二节 证据法的价值基础:真实作为一种价值…………………………………230
第三节 证据法的价值基础:与真实相竞争的其他价值…………………………237
第十章
证据法的方法论原理………………………………………………………244
第一节 司法证明方法的困惑………………………………………………………245
第二节 司法证明的自然机理………………………………………………………249
第三节 科学的司法证明模式………………………………………………………255
第四节 科学的司法证明方法………………………………………………………258
第十一章
证据法的程序论原理………………………………………………………265
第一节 证据法的程序分析…………………………………………………………266
第二节 程序正义与证据法的基本原则……………………………………………279
第三节 程序正义在证明程序中的实现……………………………………………292
第十二章
证据法的信息论原理………………………………………………………299
第一节 证据的本质:信息及其载体………………………………………………300
第二节 证据的形成:信息转移与留存……………………………………………305
第三节 证明的机制:信息获取与运用……………………………………………310
第四节 证据法的未来:信息时代的选择…………………………………………314
第十三章
证据法的概率论原理………………………………………………………321
第一节 司法证明的相对性…………………………………………………………322
第二节 概率的解释…………………………………………………………………326
第三节 统计性概率…………………………………………………………………329
第四节 关于信念的概率……………………………………………………………334
第五节 司法证明中的概率问题……………………………………………………339
第六节 科学运用概率分析的原则…………………………………………………342
第十四章
证据法的逻辑学基础………………………………………………………344
第一节 逻辑学与证据法学…………………………………………………………345
第二节 证据判定的逻辑基础………………………………………………………350
第三节 事实认定的逻辑基础……………………………………………………362
第十五章
证据法的数学基础…………………………………………………………371
第一节 数学方法的特征与功能……………………………………………………372
第二节 数学方法在证据制度中运用的历史………………………………………377
第三节 数学方法在司法证明中的运用……………………………………………382
第十六章
证据法的行为科学基础……………………………………………………388
第一节 行为科学对证据法学研究的意义…………………………………………389
第二节 行为科学理论在证据法学中的应用………………………………………393
第十七章
证据法的自然科学基础……………………………………………………400
第一节 科学原则在司法证明中的应用……………………………………………401
第二节 证据法的物理学基础………………………………………………………406
第三节 言词证据的心理学基础……………………………………………………409
第四节 司法证明的心理学基础……………………………………………………414
关键词索引 ……………………………………………………………………………………419
本书共有426页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