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
编号:28714
书名:失败的遗产:中华首届国会制宪(1913-1923)
作者:严泉著
出版社:广西师大
出版时间:2007-1-1
入库时间:2007-4-4
定价:34元
[图书内容简介]
从1913午至1923年,民国国会住制定宪法的
过程中,两遭解散而两度复会,围绕内阁制与
总统制、单一制与联邦制等问题,制宪议员展
开了激烈的争论。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制宪议
员选择的是封闭式的制宪模式和对抗性的制宪
策略,他们排斥北洋实力派对制宪过程的合理
介入,深陷丈人式的学理空谈而不能合理地分
配政治权力。这些冈素,是导致民初的制宪政
治和民工转型终以失败结束的重要方面。
奉书结合历史学与政治学的分析方法,爬梳民
初制宪会议的原始汜录,运用理性选择理论、
策略互动沦等分析手段,返回历史现场进行微
观层面的分析,力图避免目的论的后见之明及
以往对民初制宪失败的道德化评价;同时,作
者拓宽视野,将民国制宪与美、法等国制宪过
程相比较,当有助厂深化我们对民国初年制宪
政治的认识。
[图书目录]
致 谢 ………………………………………………………………………1
前 言 ………………………………………………………………………1
第一章 民国早期的政治发展 ……………………………………………1
一、政治权力的聚散………………………………………………2
二、政治合法性的转变 …………………………………………12
三、政治参与的活跃 …………………………………………………15
四、政治文化的变迁 ……………………………………………26
五、宪政主义的兴衰 ……………………………………………34
第二章 制宪历程:从《临时约法》到《中华民国宪法》 …………………45
一、临时参议院时期 ……………………………………………45
二、第一届国会时期 …………………………………………………51
三、南北分治时期 ………………………………………………67
第三章 “超议会制”与政体选择的失败…………………………………82
一、《天坛宪法草案》与政体制度选择 …………………………84
二、“超议会制”与宪政变革的失败 ……………………………95
第四章 国体选择:联邦制度的中国特色………………………………107
一、国家(中央)与地方权力……………………………………l07
二、国家(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110
三、地方权力关系………………………………………………113
四、联邦制度的中国特色………………………………………114
第五章 利益优先:国会关于宪政选择的争论…………………………120
一、国会制宪会议与政体选择…………………………………120
二、集权或分权:省制与政体制度的争辩 ……………………160
三、国会宪法会议与省宪之争…………………………………184
第六章 从对抗到协商:制宪进程中的策略互动………………………201
一、1913年:国会制宪会议与北洋派的对抗互动 ……………202
二、1916一1917年:国会各政党的协商一对抗互动 …………216
三、1922 1923年:国会各政党与实力派的协商互动 ………229
第七章 制宪议员社会政治背景 ………………………………………242
一、制宪议员社会政治背景变迁………………………………242
二、比较视野中的背景特色……………………………………256
第八章 政体制度、政治传统与制宪政治………………………………268
一、政体制度与制宪目标………………………………………268
二、政治信任与制宪策略………………………………………276
第九章 结论:制宪与民主化试验………………………………………286
一、政治妥协与制宪成败………………………………………287
二、宪政制度选择与民主稳定…………………………………292
三、民主转型与民主崩溃………………………………………298
四、制宪政治与早期民主化经验………………………………302
附录一 1913年国会制宪会议历次会议情况表………………………308
附录二 1913年国会制宪会议重要议题表决情况表…………………311
附录三 1913年国会制宪会议议员列表………………………………317
附录四 1923年国会制宪核心议员列表………………………………326
参考文献 …………………………………………………………………334
本书共有35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