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与中国劳动关系
编号:28963
书名:和谐社会与中国劳动关系
作者:李环主编
出版社:政法大学
出版时间:2007-3-1
入库时间:2007-4-17
定价:29元
[图书内容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
从只有一个系、一个政治学本科专业和一个政治学理论硕士点,
发展到今天拥有四个系所、四个本科专业(政治学、 国际政治、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八个硕士点(政治学理论、 中外政
治制度、 国际关系、 国际政治、外交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
共产主义运动、行政管理、公共管理), 以及政治学理论和中外
政治制度两个博士点的学科齐全的学院。成绩是毋庸置疑的。
在这些成绩中,最令人高兴的是,我们已经开始形成自身的学
科特色与优势,从而为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
明确的方向。
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批学术著作,就是我院教师突出学科
特色,促进学科发展的研究结晶,也是我们实施“全球化进程
中的政治发展与政府治理”这一“211”工程项目的具体成果。
在这批成果中,既包括几次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也包括不同
研究领域的学术专著。从这些研究成果中不难发现,我院学科
建设的着力点: 一是中外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对文明与文化
的关注,是增强当代人类社会生活人文内涵的客观要求。通过
对中外政治思想与政治文化的系铣梳理和比较研究,特别是对
当代公民文化的研究,可以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推进我国
政治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持。二是全球化、全球
问题与当代国际关系。全球化是21世纪的主题,面对日益相互
依存的世界,面对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如何认识和处
理当代国际关系,确立中国的对外战略, 显然,这些新的挑战
与问题,需要我们予以学理的探究,从而为构建和谐世界作出
理论贡献。三是政府治理与公共管理。应当说,到目前为止,
政府与市场仍是人类社会管理与运行的两种基本机制。但是,
由于政府与市场均有其缺欠,所以,来自社会的自我管理正在
成为第三种方式和力量,并带动着传统政府管理的变革。 因此,
以治理和公民社会为新的研究视角,重新审视人类公共事务的
管理,深化政府改革和整个公共事务管理的变革,就成为政治
制度与公共管理研究中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课題。
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积累、渐进的过程,来不得
半点虛假与含糊。我们愿以这批研究成果为新的起点,兢兢业
业、扎扎实实地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我们深知,只有加倍努
力,才能使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以其鲜明的学科
特色和优秀的研究成果,为我国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
作出独特的贡献。
[图书目录]
导 论 ……………………………………………………………(1)
第一编 劳动关系的主体 ………………………………………(7)
第一章 劳动者研究 ………………………………………(9)
第二章 雇主与雇主组织研究……………………………(61)
第三章 工会制度研究……………………………………(85)
第四章 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109)
第二编 劳动关系的运行和协调 ……………………………(149)
第五章 劳动关系运行的法律规范 ……………………(151)
第六章 集体谈判制度比较分析 ………………………(184)
第七章 中国企业职工参与制度 ………………………(215)
第八章 三方协调机制 …………………………………(236)
第三编 劳动关系矛盾处理 …………………………………(261)
第九章 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263)
第四编 经济全球化与劳动关系 ……………………………(311)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劳工标准 …………………(313)
主要参考文献 …………………………………………………(371)
本书共有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