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注释本)
编号:29059
书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注释本)
作者: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7-4-1
入库时间:2007-5-6
定价:5元
[图书内容简介]
企业所得税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
征管”的税制改革原则,借鉴国际经验,建立各类企业统一适用的
科学、规范的企业所得税制度,为各类企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
境。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企业所得税改革遵循了以下原则:
1.贯彻公平税负原则,解决目前内资、外资企业税收待遇不
同,税负差异较大的问题。
2.落实科学发展观原则,统筹经济社会和区域协调发展,促
进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发挥调控作用原则,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推动产业升
级和技术进步,优化国民经济结构。
4.参照国际惯例原则,借鉴世界各国税制改革最新经验,进
一步充实和完善企业所得税制度,尽可能体现税法的科学性、完备
性和前瞻性。
5.理顺分配关系原则,兼顾财政承受能力和纳税人负担水
平,有效地组织财政收入。
6.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则,规范征管行为,方便纳税人,降低税
收征纳成本。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原则,参照国际通行做法,新法体现了
“四个统一”: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
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
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
体系。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
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称新税法)后,国务院将根据新税法制
定实施条例,对有关规定做进一步细化,并与新税法同时实施。
新税法有利于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税收环境。公平竞争是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客观要求。新税法将使各类企业在同
一税收制度平台上开展公平竞争,促进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和提高
经济运行能力,着力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创新和研发以及核心竞
争力的提高。
新税法有利于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在国内资金
比较充足、外贸出口稳步增长的情况下,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
法,调整优惠政策,可以积极引导外资投资方向,在更高层次上促
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新税法有利于推动我国税制的现代化建设。上世纪80年代
以来,国际上展开了以“降低税率、扩大税基、税收中性、严格征
管”为主要特征的税制改革。进入新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
入发展,各国纷纷推出了新的减税计划,从而形成了新一轮的世界
性税制改革。此次企业所得税制度的改革,不仅顺应时代潮流,而
且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税法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新税法还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促
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五个统筹”与科学发展。在区域优
惠转为产业优惠的大原则下,新法将更好地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
经济协调发展,引导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推动我国产
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
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其后的《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华
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
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都一再提
出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从2004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以后,共有541位全国人大代表提出16项
议案,要求将内资企业所得税与外资企业所得税统一起来。
2004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共同起草了企
业所得税法(征求意见稿),书面征求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全国人
大常委会法工委、预算工委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
人民政府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意见后,分别召开了有关部门、企
业、专家参加的座谈会,直接听取了意见。2006年,又再次征求了
32个中央单位的意见。企业所得税法的立法过程中协调了不同
的甚至相互对立的价值追求和利益主张,使各方利益的代表充分
表达和展示了权利主张,从而实现了各方利益的平衡与协调。
在进一步修改、完善的基础上,2006年8月23日,国务院常
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并于9月
28日,将草案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12月29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经过审
议决定,将草案提请2007年3月召开的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审议。
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国务院提请会议
审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得到了与会各界
代表的普遍高度评价和热烈赞同。3月16日,以赞成2826票,反
对37票,弃权22票的高票,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
税法,从而成为中国企业所得税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具有伟大历
史意义的里程碑。

[图书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适用指南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第一章 总则………………………………………………………l
第一条 纳税义务人+ …………………………………1
第二条 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2
第三条 应税所得+ ………………………………………3
第四条 税率+ ……………………………………………4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4
第五条 应纳税所得额+ …………………………………4
第六条 收入总额+ ………………………………………6
第七条 不征税收入+ ……………………………………7
第八条 经营支出扣除项目+ ……………………………8
第九条 捐赠支出税前扣除+……………………………10
第十条 不得扣除项目+…………………………………13
第十一条 固定资产折旧+………………………………13
第十二条 无形资产摊销+………………………………14
第十三条 长期待摊费用+………………………………14
第十四条 企业对外投资+……………………………15
第十五条 存货成本税前扣除…………………………15
第十六条 转让资产净值税前扣除………………………16
第十七条 境外营业机构亏损不得抵减…………………16
第十八条 亏损弥补……………………………………16
第十九条 非居民企业应纳税所得额+…………………17
第二十条 本章具体办法的制定+………………………17
第二十一条 一般纳税调整+……………………………17
第三章 应纳税额………………………………………………18
第二十二条 应纳税额*…………………………………18
第二十三条 税收抵免*…………………………………18
第二十四条 境外权益性投资收益抵免…………………19
第四章 税收优惠………………………………………………19
第二十五条 产业政策引导+…………………………19
第二十六条 免税收入+…………………………………20
第二十七条 免征、减征项目+ …………………………20
第二十八条 税率优惠+…………………………………23
第二十九条 地方所得税减免+…………………………25
第三十条 加计扣除+……………………………………26
第三十一条 创业投资抵扣*……………………………26
第三十二条 加速折旧+…………………………………27
第三十三条 减计收入+…………………………………28
第三十四条 税额抵免+…………………………………28
第三十五条 具体办法国务院规定+……………………28
第三十六条 专项优惠政策国务院制定+………………29
第五章 源泉扣缴………………………………………………29
第三十七条 源泉扣缴+…………………………………29
第三十八条 指定扣缴义务人……………………………30
第三十九条 税款追缴……………………………………30
第四十条 扣缴义务人职责………………………………30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30
第四十一条 关联企业纳税调整+………………………30
第四十二条 预约定价+…………………………………3l
第四十三条 关联企业的协力义务+……………………32
第四十四条 核定应纳税所得额+………………………32
第四十五条 反避税港避税+……………………………33
第四十六条 防范资本弱化+……………………………33
第四十七条 一般反避税+………………………………33
第四十八条 补征税款加收利息+………………………34
第七章 征收管理………………………………………………34
第四十九条 征收管理法律依据+………………………34
第五十条 居民企业纳税地点+…………………………35
第五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纳税地点………………………36
第五十二条 不得合并缴纳+……………………………36
第五十三条 纳税年度……………………………………36
第五十四条 申报与缴纳。………………………………36
第五十五条 经营终止清算………………………………37
第五十六条 计算本位币…………………………………37
第八章 附则……………………………………………………38
第五十七条 过渡性税收优惠+………………………38
第五十八条 税收协定效力优先+………………………39
第五十九条 实施条例制定+……………………………39
第六十条 施行日期+……………………………………39
附 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40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56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已被税收征收管理法
吸收的规定……………………………………………………67
民事诉讼流程图(一审)…………………………………………72
民事诉讼流程图(二审)…………………………………………73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