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
编号:30432
书名:近代关内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
作者:范立君著
出版社:人民
出版时间:2007-7-1
入库时间:2007-8-27
定价:26元
[图书内容简介]
范立君于1998年至2001年在东北师大跟随我攻读硕士学
位,硕士毕业后,考入浙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展现在读者面前的
这部著作,就是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看到这部近30
万字的书稿即将付印出版,我感到很高兴。
立君在读硕士时,就对东北移民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查阅了
大量资料,以《论民国时期东北关内移民的两次高潮(1926—
1943)》为题完成了一篇较为优秀的硕士论文,得到了全体答辩委
员的一致好评。读博期间,他又深入研究这一课题,可以说是“十
年磨一剑”。
本书以清朝、民国政府的东北移民政策为中心,在对清前中期
东北移民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阐述了近代东北移民发展演变的历
史过程,并对近代东北移民产生的动因、移民的特点及移民运动的
性质等作了考察,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近代移民与东北社会变
迁的关系。通读全书,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是:功底深厚,资料翔
实,观点新颖,史论结合,文笔畅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重视对原始资料和文献的搜集、整理。这是历史研究的
基础和条件。向学术界提供具有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较强的
数据和资料是本书的重要研究工作。建立在原始资料基础上,对
东北关内移民的演变进行动态过程描述和动态理论模式构造,使
对这一问题研究的结论更加可靠。就移民史而言,历史上绝大多
数移民活动及其影响等都会在历史文献中留下记载,或较为详尽,
或只言片语,对这些史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整理,从中可以理
清移民的原貌。
(二)重视事实发展变化的过程。历史本身就是过程,没有过
程也就没有历史,章开沅先生曾指出:“如果研究历史而忽视过
程,则必然失之于肤浅乃至失真”。用历史学、社会学等方法研究
东北移民问题,也应该重视对其发展变化过程的考察,不仅要对这
一过程中的具体事情考察其产生、实施、发展变化和成效,还要考
察其过程中的兴衰及其互动关系。本书在这方面作了重要工作,
与以往研究有很大区别。具体来讲,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
创新:
一是运用“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结合东北、关内
的具体实际,对近代东北移民产生的动因作了全方位的综合考察。
二是针对以往学者对移民自身关注不够的缺憾,本书依据较
为丰富的中曰文资料,运用人口结构学理论,对移民的年龄、性别、
职业、阶级构成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研究。
三是鉴于以往研究者大都从移民现象本身着眼,而忽视了政
府在其中的作用,笔者在研究中拓宽视角,对清代、民国政府东北
移民政策的演变作了梳理。
四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多数还停留在对历史事实的叙述
上,对移民与东北社会的互动关系作专门探讨的尚不多见。本书
在理清移民过程的基础上,对移民与近代东北行政管理制度、移民
与东北区域文化变迁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三)吸收社会史研究的内容,拓宽及深化中国现代史和区域
史的研究领域,是近年来史学界的发展趋势。这里主要涉及三个
问题:一是社会结构的研究。所谓社会结构的研究,从横的方面来
说,包括家庭与宗教、社区、民族、群体、组织等;从纵的方面来说,
包括等级和阶级等;从文化方面来说,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理
性文化等。二是社会运行研究。即着重研究社会是怎样运行的,
内容包括社会生活方式、社会控制、社会保障、社会机制等组成的
社会运行机制,社会问题及其治理,社会运行的状态与社会变迁等
方面的内容。三是下层群众和社会生活的研究。本书在撰写过程
中,采用社会学、人口学等方法,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有所突破,
作了有益的尝试。
立君平时勤奋刻苦,笃志好学,又不乏睿智,自2001年硕士毕
业后,在学术上进步较快,尤其是在东北区域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研究成果颇丰,学界对此多有肯定。作
为他的硕士导师,我为他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感到欣慰,也希望作者
继续努力,有更多的佳作问世。是为序。
[图书目录]
导 论…………………………………………………………(1)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与选题旨趣………………………(1)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13)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17)
四、基本思路与预期目标………………………………(23)
上篇 移民潮涌一一近代东北移民概观
第一章 清末边疆危机与移民东北…………………………(27)
一、清前中期东北移民的历史回顾……………………(27)
二、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实施…………………………(45)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移民浪潮………………………………(87)
一、政府的移民政策…………………………………………(87)
二、社会各界对移民的救助……………………………(92)
三、民国时期的垦荒与移民 …………………………(113)
第三章 合力驅动一一近代东北移民产生的动因 ………(135)
一、迁出地的推力 ……………………………………(137)
二、迁入地的拉力 ……………………………………(155)
第四章 移民动态的考察 …………………………………(163)
一、移民的类别 ………………………………………(163)
二、移民的外在特征 …………………………………(174)
三、移民的内在结构 …………………………………(192)
下篇 多边互动一一移民与近代东北社会
第五章 移民与近代东北行政管理体制的变迁 …………(215)
一、移民与清初东北双重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 ……(216)
二、移民与清末东北双重行政管理体制的终结 ……(226)
第六章 移民与近代东北区域经济的变化 ………………(2<4)
一、农业开发与商品粮基地的形成 …………………(245)
二、工商业的发展 ……………………………………(256)
三、近代城镇的普遍兴起 ………………………………(267)
第七章 移民与东北区域文化的变异 ……………………(274)
一、移民与东北区域文化变异的关系 ………………(274)
二、语言文字的变迁 …………………………………(279)
三、民间社会风俗的嬗变 ……………………………(290)
结 论 ………………………………………………………(309)
参考文献…………………………………………………………(327)
附录一 东三省古今地名对照表……………………………(347)
附录二 清末东北行政设治表………………………………(349)
附录三 民国时期东北行政设治表…………………………(354)
附录四 近代东北移民大事记………………………………(359)
附图……………………………………………(379)
后记……………………………………………(383)
本书共有3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