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论经纬
编号:30434
书名:正义论经纬
作者:沈晓阳著
出版社:人民
出版时间:2007-7-1
入库时间:2007-8-27
定价:26元
[图书内容简介]
康德说:“如果公正和正义沉沦,那么人类就再也不值得在这
个世界上生活了。”①
罗尔斯说:“假如正义荡然无存,人类在这世界生存,又有什
么价值?”②
两位哲学大师对正义之必要性和至上性的呼唤,表达了人类
对正义理想的共同期盼和永恒追求。
正义,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早在2400多年前,苏格拉底就已
经在雅典的大街上、广场中、剧场里,与他所碰到的人讨论正义问
题。此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托马斯、霍布斯、洛克、
休谟、斯密、卢梭、康德、黑格尔、叔本华、边沁、密尔等人类思想史
上一流的思想家们也都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了正义问题,留下了关
于正义问题的大量宝贵的思想资料。
虽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没有留下关于正义理论的系统著述,
但他们的思想中无疑包含着思考和解决正义问题的最富足的思想
财富。他们的一切批判,无不是对不正义的批判;他们的一切追
求,无不是对正义的追求。可以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全部思想和
著作,构成了一部“大写”的“正义论”。
正义,既是历史的大难题,更是时代的大课题。
在20世纪,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引起了人们对于正义
这一古老问题的新的思考,以罗尔斯、诺齐克、麦金太尔、哈贝马斯
等为代表的当代正义理论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实际生活领域产
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而,环顾世界,霸权主义仍然猖獗,局
部战争时有发生,生态环境更趋恶化,正义问题并未得到解决。
在20世纪,我国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
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并且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
斗。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社会正义。但是,审视我国社会,经济秩
序尚未健全,分配不公和腐败依然存在,正义问题也并没有得到
解决。
进入2l世纪,面对势不可挡的多极化趋势和全球化浪潮,面
对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世界各国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
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都将展开一场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争夺世界
市场份额的激烈竞争,也都将就环境治理、太空开发、经济互补、资
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新的合作。新的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国际竞争和
国际合作,需要新的国际正义。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更加深入,人们的利益关系将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分化,各种深层
次的矛盾和问题都将暴露出来,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群体将为扩
大和维护各自的利益而展开互相合作与竞争。新的利益关系的调
整和分化,各种利益群体的新的合作与竞争,需要新的国内正义。
进入2l世纪,由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
境危机更加严重,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人口、贫困、环境、资源、疾病、战争以及科技的负面影响等问题互
相制约、互相纠缠,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生
态环境的日益恶化,需要新的代际正义。
正义,是人类文明的尺度。纵观人类历史,没有一个社会是绝
对正义的,也没有一个社会是绝对非正义的。然而相对而言,人类
文明的历程就是从非正义向正义、从较少正义到较多正义的发展。
衡量人类文明的尺度,具体而言,无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的
尺度,即人的发展;一是客体的尺度,即社会的进步。而两者又是
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人的发展为社会进步提供了动力,社
会进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而正义,既包括个人行为的正义,
也包括社会关系的正义。前者体现了人的发展,后者表征着社会
进步。这两种正义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衡量人类文明的根本尺度。
正义作为人类文明的尺度,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人的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根本价值目标。为了使21世纪成为更为文明、更为和
谐的世纪,需要对正义作出更为广泛和强烈的呼吁,也需要对正义
问题作出更为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新的世纪,应该有体现自己时
代特点的新的正义观念和新的正义理论。
当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在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社会要和谐,首先需要正义。西方有句谚语:“好篱
笆带来好邻居。”在这里,“邻居”象征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篱笆”
象征着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权利和利益的分界。“好邻居”之
“好”,即表示社会关系之和谐,而“好篱笆”之“好”,即是表示权
利和利益划分之正义。这句谚语告诉人们,只有以正义的权利和
利益划分为前提,才能形成和谐的社会关系。社会和谐,可以从多
个层面上体现,如人与自然的和谐、本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和谐、
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等等。而这些和
谐的实现分别需要以代际正义、国际正义、群际正义和人际正义为
前提。中国古人崇尚“和而不同”。同样,我们今天所追求的和谐
社会,也并不是要取消社会成员之间的权利和利益差异,而是要对
这种权利和利益差异予以规范,使之更趋合理。这个“合理”,其
标准就是正义。可见,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正义的社会,
无正义即无和谐。当前我们的社会之所以还存在着某些不和谐的
因素,原因亦在于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某些不正义的因素。构建
和谐社会呼唤正义。
要解答好正义这个历史大难题、现实大课题,需要对正义问题
进行全面的审视。本书力求以马克思主义关于正义的基本思想为
指导,吸取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研究成
果,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正义问题作出综合性的
研究,以期对正义理论的研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图书目录]
引 言 和谐社会呼唤正义………………………………(1)
第工章 历史之镜……………………………………………(5)
一、西方古代正义观:天道.人道.神道 ………………(5)
1.宇宙的法则 ………………………………………(5)
2.从天道到人事 ……………………………………(9)
3.在神学的视野中 …………………………………(16)
二、西方近代正义观:革命.秩序.功利 ………………(21)
1.革命的口号 ………………………………………(22)
2.秩序的建构 ………………………………………(27)
3.功利的追求 ………………………………………(31)
三、西方现代正义观:两大历史性的转折 ………………(36)
1.正义观上的伟大变革 ……………………………(36)
2.通往实证主义之途 ………………………………(40)
3.法律实证主义的兴起 ……………………………(44)
4.走向相对主义 ……………………………………(49)
四、西方当代正义观:规范理论的复归与论争 …………(53)
1.罗尔斯:公平正义论………………………………(53)
2.诺齐克:人权正义论………………………………(57)
3.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正义观的挑战………………(60)
4.尼尔森:激进平等主义正义观……………………(65)
5.正义与真理:哈贝马斯与罗尔斯的论争 …………(67)
五、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正义观念…………………………(71)
1.儒家的正义观念 …………………………………(71)
2.道家的正义观念 …………………………………(75)
3.墨家和法家的正义观念 …………………………(77)
第2章 逻辑之纲 …………………………………………(81)
一、正义的自然性与约定性………………………………(82)
1.对正义根源的探寻 ………………………………(82)
2.两种正义根源的关系 ……………………………(85)
3.超越两难困境 ……………………………………(89)
二、正义的宇宙性与属人性………………………………(91)
1.宇宙正义:古老思想的现代诠释…………………(92)
2.属人正义的四个层次 ……………………………(95)
3.生态正义:宇宙正义与属人正义的统一 …………(97)
三、正义的个体性与社会性……………………………(101)
1.正义的双重形式:德性与规则……………………(102)
2.正义的双重目标:个人与社会……………………(107)
3.正义的价值选择:个人本位与社会取向…………(110)
四、正义的实质性与形式性……………………………(113)
1.形式正义的得与失………………………………(114)
2.实质正义的是与非………………………………(117)
3.走出“二律背反”…………………………………(120)
五、正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23)
1.确定性的困惑……………………………………(123)
2.不确定性的悖谬…………………………………(126)
3.寻求辩证的统一…………………………………(129)
六、正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133)
1.正义的永恒性与历史性…………………………(134)
2.正义的普世性与民族性…………………………(138)
七、正义的义务性与功利性……………………………(143)
1.自然正义的义务性………………………………(143)
2.约定正义的功利性………………………………(146)
3.功利性与义务性的层次区分……………………(148)
八、正义的理想性与现实性……………………………(152)
1.理想正义:作为目标的正义………………………(152)
2.现实正义:作为事实的正义………………………(155)
3.理想的现实性与现实的理想性 …………………(158)
第3章 价值之维…………………………………………(162)
一、自由…………………………………………………(163)
1.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163)
2.自由的层次………………………………………(169)
3.正义视野中的自由………………………………(179)
二、平等…………………………………………………(182)
1.平等的结构………………………………………(183)
2.平等的矛盾………………………………………(189)
3.平等与自由………………………………………(193)
三、博爱…………………………………………………(197)
1.博爱的含义与实质………………………………(197)
2.有差等的爱与无差等的爱………………………(201)
3.制度内的爱与制度外的爱………………………(206)
四、效率…………………………………………………(211)
1.何谓效率…………………………………………(212)
2.效率的意义………………………………………(216)
3.效率与平等………………………………………(220)
4.效率源自正义……………………………………(225)
五、秩序…………………………………………………(229)
1.秩序与安全………………………………………(229)
2.法治与民主………………………………………(233)
3.发展与稳定………………………………………(237)
第4章 类型之辨…………………………………………(243)
一、普遍正义与特殊正义……………………………(243)
1.政治上的正义与经济上的正义 …………………(244)
2.广义的正义与狭义的正义………………………(247)
3.宏观的正义与微观的正义………………………(250)
4.关于义务的正义与关于权利的正义 ……………(253)
二、分配的正义…………………………………………(257)
1.“几何的正义”……………………………………(258)
2.分配正义的根据…………………………………(263)
3.分配正义的原则…………………………………(269)
三、交换的正义…………………………………………(274)
1.“算术的正义”……………………………………(274)
2.交换正义与平等…………………………………(279)
3.交换正义的原则…………………………………(283)
四、矫正的正义…………………………………………(291)
1.矫正正义的含义…………………………………(292)
2.矫正正义的功能…………………………………(296)
3.矫正正义的原则…………………………………(301)
第5章 现实之途…………………………………………(308)
一、体制正义……………………………………………(308)
1.体制:正义之基 …………………………………(308)
2.体制的功能性正义………………………………(314)
3.体制的结构性正义………………………………(318)
4.体制正义与体制改革……………………………(323)
二、法律正义……………………………………………(327)
1.法律:正义之剑 …………………………………(328)
2.法律的实体正义…………………………………(332)
3.法律的程序正义…………………………………(336)
4.法律正义与依法治国……………………………(341)
三、道德正义……………………………………………(344)
1.道德:正义之魂 …………………………………(345)
2.道德的正义性……………………………………(349)
3.正义的道德性……………………………………(353)
4.道德正义与道德建设……………………………(360)
结束语 综合与创新………………………………………(367)
一、正义观念的一般要素………………………………(367)
二、西方正义观念的内涵和特点………………………(371)
三、中国传统正义观念的特点…………………………(374)
四、马克思主义正义观的基本特点……………………(377)
五、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观念…………………(381)
主要参考文献………………………………………………(388)
后 记………………………………………………………(398)
本书共有3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