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法史学刊(第1卷.2006)
编号:30440
书名:法史学刊(第1卷.2006)
作者:中国法律史学会
出版社:社科文献
出版时间:2007-7-1
入库时间:2007-8-27
定价:59元
[图书内容简介]
《法史学刊》是由中国法律史学会主办和编辑的专业性学术丛刊,内容涵
盖中外法制史、中外法律思想史、法律文化等法律史学科的各个分支,间或也
会旁及于法理学、部门法学、哲学、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与法律史学相
互交叉的学科领域。
《法史学刊》原名《法律史论集》,已出版6卷。推始其前身,则可追溯
至20世纪80年代出版过的《法律史论丛》第1—3辑。
《法史学刊》虽然几易其名,但始终秉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宗旨,
以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道德、增进学术交流、追求学术创新为原则,力
争办成海内外法史学人沟通讯息、抒发心得、切磋学问、阐扬良知的学术园
地。
《法史学刊》分设固定栏目和流动栏目。固定栏目初设“法史前沿”、“法
律文化学苑”、“评论与介绍”和“史料解读与文献研究”四门,旨在反映法
史学科的最新探索,展现法律文化研究的多彩景观,评析学术作品,介绍新见
史料,解读文献,传扬知识。
流动栏目则视稿源状况并依同仁提议设立,我们鼓励读者、作者、编
者间的交流互动。法史同人可以围绕某一专题展开深入的研讨, 也可着重
展示某一特定地域的制度和文化,还可以推介法律学人,畅谈学术思想、
治学方法,甚至也不妨聊聊作者自己读书、游学的心得偶见,趣闻逸事
等等。
《法史学刊》固然离不开编委会同仁辛勤的双手,但更主要的还是倚重于
学界同人的热心与宽容。我们坚信,没有读者、作者和编者的心灵沟通、心心
相印,戮力同心,这个尚显稚嫩的学术园地便不可能绿树成荫,枝繁叶茂,四
季常青。
《法史学刊》没有读者、作者和编者的畛域,没有老中青学者间的代沟,
没有性别歧视,更不设夷夏之防。一句话,《法史学刊》是我们所有海内外学
入共同的园地.


[图书目录]
。编者寄语/1
。张伟仁:祝辞/1
一 中国民法史专题研讨
邓建朋g:战国至三国土地的法律调整一一基于出土法律文献的研究/3
何莉萍:南京国民政府土地政策和土地立法之评析/22
胡兴东:元代民事法律中的习惯法因素/32 .
田东奎:水册、碑刻、传说:近代中国水权纠纷民间解决的历史人类学分析/44
林泽新:中国近现代亲属、继承法变革的背景及其效果/6l
王新宇:民国时期婚姻立法特点与动因分析/85
乔素玲:观念与制度的落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性别意识与婚姻法执行/97
二法史前沿
戴建国:唐代流刑的演变/113
林 乾:清代严治讼师立法一一“以例破律”解析之一/]28
欧中坦:清代司法制度与司法文学交流/139
梁临霞:论批呈词一一从宝坻档案看清朝土地债务案件的受理/160
森田成满:清代命盗案件的法源与推论的结构/178
徐立志:《大清民律草案》现存文本考析/193
约翰。汉密尔顿。贝克:英国法与文艺复兴/215
三 法律文化学苑
陈弘毅:古今中外酷刑现象的反思/235
蔡晓荣:华洋商事纠纷与晚清法律移植:一个民间的视野/254
四 区域文化与地方法制
解 锟:德属胶澳租借地法制述略/265
常光玮:法治大厦之基石一一民国时期山西大学的法学教育/281
五 评论与介绍
张锐智:罗马法学家法律思想述要/307
孟庆超:1943年《中华民国违警罚法》中的程序性内容解析/32l
赵立新:曰本法的现代化与英美法一一兼论普通法的精神/334
六 学海漫游
孙良国:古典契约理论的矛盾二以理论的预设与现实冲突为视角/349
俞鹿年:北魏前期的地方职官/359
何悦敏:虞弘墓浮雕画寓意试解/395
七 史料解读与文献研究
张伯元:有关古人堤汉律简的两个问题/42l
尤陈俊:明清法律知识的另类空间:透过日用类书的展示/428
张维新:解读清末《宗室觉罗诉讼章程》/438
蒋 隽:民国法制侧影一一《中国法》及其作者让.埃斯卡拉/453
八 法史学人
苏亦工:追念钟威廉教授及其对中国法研究的贡献/47l
本书共有471页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