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康德主义法学(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
编号:30952
书名:新康德主义法学(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
作者:刘建伟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7-4-1
入库时间:2007-9-24
定价:16元
[图书内容简介]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是德国古典哲学巅
峰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似乎就是为了思考包含法律
在内的人类社会最深刻的一系列命题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他身体孱弱,头颅硕大,虽疾病缠身但著述不辍,取得了丰
富的学术成就。现有的历史资料研究表明,康德曾经有过
结婚的机会,但他终身未婚。他毕生足迹未出东普鲁士的
哥尼斯堡,他外出散步的时刻准确到可以让当地居民用于
校表的程度。他在哲学、伦理学、逻辑学、物理学、天文学
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
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时代和一个正在迈向法治的
国度。依亚里士多德的看法,所谓法治应包含两重含义:
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
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这可以视为是法律的原初
含义。不过,如果观察现代社会法治的理论与实践,我们
可以发现,法治在现代社会还隐含了法律的至上性、权威
性和法律对社会生活调整渗透的广泛性的意义。
纷繁复杂的法律现象推动着法学的兴盛和繁荣。概
言之,法学研究可以有四种方法:先验的方法、逻辑分析的
方法、社会学的方法和案例研究的方法。初人法学的门
径,较多使用的是对法条的逻辑分析和案例的具体实证。
登堂人室之后,当我们把目光从法条和案例中移开,在社
会运动的普遍联系和恒久发展中认识法的现象与本质时,
我们就要使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如果再为深入.总有一
天,面对芜杂的学说和纷乱的法律现象,就需要有超越现
象的思考,需要有“形而上”的法哲学思维。因为这种超越
法学一般现象而深入思考法的本质与运行规律的方法可
以让你获得一种“执一御万”的感觉,这样你便从学术的焦
虑中解脱出来,获得内心的宁静,并能以更为宏阔和深入
的视野审视自己的知识积累和身边的纷纭万象。
可以说,人类法哲学的历史就是由诸多伟大的法哲学
家的名字构成的历史。而且有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就是,
一个伟大的法哲学家很难永久地统治人类的精神世界。
随着时光的推移,他的影响会减弱,甚至会湮灭。但是,同
样是随着时光的推移,他的学说可能会被重新发现,重新
得到阐释。后学者往往借用先贤学说中与内容和形式有
关的一切方面,借以阐发自己的思想。所以,某一个著名
法哲学家的思想,常常在若干年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
得到复兴和发展。法学中的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
新托马斯主义等流派,都是这个学术发展规律的体现。仅
此一点便可以证明:哲人已逝,但他们的思想常常有着穿
越时空的影响力。
康德卒于1804年。大约100年后,在自然法学、功利
主义法学、实证分析主义法学、历史法学几个学派的激烈
争论中,施塔姆勒从康德法哲学中寻觅到自己的学术胚
胎,创立了新康德主义,并且在德国和意大利逐渐汇聚了
一批新康德主义的领军人物。20世纪初的欧洲和拉美,都
曾受到这个学派的影响。
我们的开场就到这里。施塔姆勒曾言:陕乐在于追
求目的。”诸位读者,让我们以爱智之忱,循本书所展示的
新康德主义发展的轮廓,一道开始一次智慧的远足,体验
缜密的法学思维所带来的快乐吧。
[图书目录]
绪 论
第一章新康德主义法学概述
第一节 新康德主义法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
二、理想主义价值理念的回归
第二节 新康德主义法学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一、区别“应然”与“实然”
二、区别法的内容与形式
三、相对主义法学
四、内容可变的自然法
五、颠倒经济与法律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新康德主义法学的法学源流
一一康德的法学思想
第一节 康德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康德法学思想的源流
一、古代西方自然法思想
二、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法律思想
第三节 康德法学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先验唯心主义哲学观
二、道德法则
三、自由
第四节 康德的法学思想
一、法与法治
二、国家的起源及其原则
三、主权和政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康德主义法学的哲学源流
一一新康德主义哲学
第一节 新康德主义哲学概况
一、新康德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
二、新康德主义的沿革
第二节 以朗格为代表的生理学派
一、朗格的生平与著述
二、生理学唯心主义
三、重新回到康德
四、伦理的社会主义
第三节 以柯亨为代表的马堡学派
一、柯亨的生平与著述
二、反心理主义与先验逻辑倾向
三、对康德“自在之物”概念和先验感
性论的批判
四、数学唯理主义
第四节 以文德尔班为代表的弗莱堡学派
一、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的生平与著述
二、关于价值的学说
三、描述的社会历史科学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施塔姆勒的新康德主义法学思想
第一节 施塔姆勒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法哲学的基本理论
一、法哲学的定义
二、什么是正义
第三节 法律批判说的内涵
一、方式与质料的区别
二、概念与理念的区别
第四节 正义法的原则
千、法律性与原则
二、原则的起源和推导
三、原则的具体内容
四、原则的意义
第五节 对其他学派的批评
一、对无政府主义的批评
二、对社会主义的批评
三、对历史法学派的批评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拉德布鲁赫的新康德主义法学思想
第一节 拉德布鲁赫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价值哲学的基本观点
一、法哲学的任务
二、法的概念和法的理念
第三节 法的理念
一、法的三要素一一正义、合目的性和确
定性
二、法的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三、法的三要素在具体的法律制度中的体
现
第四节 法的价值
一、价值的态度
二、三种不同的价值一一个人、国家和文化
三、三种法律观及其辩证关系
四、与法哲学有关的其他问题
第五节 对自然法与实证法冲突的见解
一、对纳粹法律的反思 .
二、对过分强调法的确定性的实证主义的批
评
三、正义是法的核心
四、从人权角度讲人们应当反抗“非法之
法”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拉斯克的新康德主义法学思想
第一节 拉斯克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法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由自然法引发的对价值问题的关注
二、作为实证法哲学批判的法哲学
第三节 法哲学发展的不同趋势
一、法律特定的社会价值
二、正义的理念
三、典型价值体系中社会的位置
第四节 法律科学的方法论
一、法哲学价值的理论
二、作为科学的法律实践的价值理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韦基奥的新康德主义法学思想
第一节 韦基奥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法哲学的基本观点
一、法的概念和法的理念的区别
二、道德评价与法律评价
三、人类理性的法则
第三节论正义
一、正义作为意识的必要的和基本的看法
二、正义的历史表现
三、民法正义和刑法正义一一正义体系的
第一规则和第二规则
四、正义的形式与内容
五、与正义有关的其他因素
六、正义和合法性
七、对正义的认识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凯尔森的具有新康德主义法学色彩的
纯粹法学思想
第一节 凯尔森的生平与著述
第二节 纯粹法学思想的新康德主义视角
一、纯粹法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二、纯粹法学的理论特色
本章小结
结 语
附 录
主要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一览表
主要名词术语与代表人物索引
参考文献
本书共有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