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教程(中国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丛书1)
编号:30971
书名:劳动合同法教程(中国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丛书1)
作者:李国光主编
出版社:人民法院
出版时间:2007-9-1
入库时间:2007-9-25
定价:49元
[图书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劳动用工制度逐渐从“固
定工”过渡到“合同工”,劳动合同制度也显得曰益重要。在这一背
景下,我国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并在
1994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对劳动合同制度作了专
章规定,将之推行到所有用人单位和所有劳动者,不分单位的所有
制性质,也不分固定工与.临时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一般的
工人。劳动合同制的普遍推行,是我国劳动法制的质的飞跃,它标
志着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固定工制度的结束,代之以市场体制的劳动
合同制度,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但是,在日益市场化的经济生活中劳动关系也呈现出复杂多变
的样志,《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的规定的不完善之处也日益显现。
如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导致的事实劳动关系大量存在,劳动合同的
短期化特点明显,用人单位在招工时要求劳动者交纳押金或扣押身
份证件的现象不断出现,用人单位随意变更、解除合同,以劳务派
遣的方式规定法定义务的现象普遍存在,由此引发的劳动合同争议
急剧上升,相关制度的缺失给争议的处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完善
劳动合同规则已经迫在眉睫。
有鉴于此,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3年将劳动合同法纳入
立法规划,经过近四年的反复推敲、论证,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
四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终于于2007年6月29日
通过了,这部法律的通过对于规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履行劳
动合同的行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必
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劳动合同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劳动合同制度:第一,
扩大了劳动合同制的适用范围。明确民办非企业单位中的劳动关系
以及除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之外的劳动者与其单位
形成的劳动关系均适用《劳动合同法》;第二,明确了劳动合同期限。
为了避免劳动合同短期化的现象,《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连续签
订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续签的,应当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同时,还规定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适用情形;
第三,规范了劳务派遣和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这两种用工形式在劳
动力市场中所占比例日益增加,为避免用人单位借这些用工形式侵
犯劳动者权益,《劳动合同法》对其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了具有可
操作性的规定;第四,完善了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
终止的规则。结合我国劳动法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并参照先进国家
劳动合同立法,<劳动合同法》对相关规则作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规定。
为了准确理解和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我们组织最高人民法
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等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共同撰写了这套《中国劳动合同法理论与实务
丛书》。本套丛书以《劳动合同法》为主线,结合现行生效的劳动合
同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国际公约,对《劳动合
同法》作了全面阐释,相信本套丛书的出版对广大读者会有所裨益。
《劳动合同法教程》是本丛书中的一种。本书根据《劳动合同
法》的立法体例和我国劳动合同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全面系统地
阐述了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热点问题。其突出特色在于
结合劳动仲裁与审判实践,重点分析了《劳动合同法》与《劳动
法》之间相关制度的变化以及该变化给实践所造成的影响,本书反
映了我国劳动合同法实务与研究的最新成果,系我国出版界关于劳
动合同法律制度的最新教科书,可作为企业劳动人事、劳动仲裁、审
判培训教材。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一、劳动合同概述…………………………………………………(1)
(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
(二)劳动合同的性质………………………………………(3)
二、<劳动合同法》的意义………………………………………(6)
(一)《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6)
(二)《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制度的完善……………(7)
三、《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9)
(一)《劳动合同法》扩大了《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9)
(二)《劳动合同法》适用的事项范围……………………(10)
(三)《劳动合同法》适用的用人单位范围………………(27)
(四)《劳动合同法》适用的劳动者范围…………………(37)
(五)《劳动合同法》适用的时间范围……………………(47)
(六)《劳动合同法》适用的地域范围……………………(49)
四、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的制定与效力……………………(49)
(一)制定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50)
(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内容…………………………(50)
(三)用人单位规章制度制订的程序……………………(66)
(四)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法律效力……………………(70)
五、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80)
(一)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主体和內容……………(80)
(二)工会在劳动合同订立、履行中的地位和作用……(81)
第二章 劳动合同的订立
一、劳动关系的建立……………………………………………(86)
二、订立劳动合同的基本原则…………………………………(90)
(一)合法原则……………………………………………(90)
(二)公平原則……………………………………………(92)
(三)平等自愿原則………………………………………(92)
(四)协商一致原则………………………………………(93)
(五)诚实信用原則………………………………………(97)
三、订立劳动合同的程序………………………………………(97)
(一)招收录用阶段………………………………………(98)
(二)签订劳动合同阶段…………………………………(99)
(三)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的告知义务…………………(100)
(四)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扣押证件、要求提供担
保的禁止……………………………………………(103)
四、劳动合同的形式……………………………………………(104)
(一)劳动合同形式的种类………………………………(104)
(二)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105)
(三)非书面形式劳动合同的效力………………………(108)
(四)事实劳动关系的处理………………………………(111)
五、劳动合同的内容与文本……………………………………(128)
(一)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內容的修改
………………………………………………………(128)
(二)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130)
(三)劳动合同的约定条款………………………………(134)
(四)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的限制………………(135)
(五)劳动合同文本………………………………………(136)
六、劳动合同期限制度…………………………………………(185)
(一)现行劳动合同期限制度的局限……………………(185)
(二)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91)
(三)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192)
(四)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197)
七、劳动合同试用期与服务期制度……………………………(198)
(一)劳动合同试用期制度概述…………………………(198)
(二)试用期的约定………………………………………(204)
(三)试用期的工资………………………………………(206)
(四)试用期內劳动合同的解除…………………………(207)
(五)服务期制度…………………………………………(213)
八、保密协议与竞业限制协议…………………………………(215)
(一)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及其保护………………………(215)
(二)保密协议……………………………………………(219)
(三)竞业限制协议………………………………………(220)
九、无效劳动合同………………………………………………(231)
(一)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231)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确认机关………………………(235)
(三)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后的法律后果………………(236)
第三章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一、劳动合同的履行概述………………………………………(238)
(一)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238)
(二)劳动合同履行的要素………………………………(239)
(三)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240)
(四)劳动合同约定不明时的履行………………………(241)
二、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之一一一支付劳动报酬…………(249)
(一)工资与工资分配……………………………………(249)
(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254)
(三)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262)
(四)工资保障制度………………………………………(264)
(五)支付令的申请和受理………………………………(266)
三、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之二一一执行劳动定额标准……(276)
(一)劳动定额标准的含义………………………………(276)
(二)工作时间的种类……………………………………(277)
(三)休息时间与休假…………………………………………(282)
(四)加班加点制度………………………………………(287)
四、用人单位履行劳动合同之三一一劳动保护………………(294)
(一)劳动保护制度概述…………………………………(294)
(二)劳动安全制度………………………………………(297)
(三)劳动卫生制度………………………………………(299)
(四)特殊劳动保护制度…………………………………(302)
(五)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利…………………………………(306)
五、特殊情况下劳动合同的履行………………………………(308)
(一)用人单位名称变更对劳动合同履行的影响………(308)
(二)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事项的
变更对劳动合同履行的影响………………………(308)
(三)用人单位合并、分立对劳动合同履行的影响……(309)
六、劳动合同的变更……………………………………………(309)
(一)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因………………………………(309)
(二)岗位调整与合同变更………………………………(3n)
(三)变更后的劳动合同文本……………………………(325)
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一、劳动合同解除概述…………………………………………(326)
(一)劳动合同解除的概念………………………………(326)
(二)劳动合同解除的分类………………………………(326)
二、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330)
(一)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330)
(二)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意义…………………(337)
(三)劳动者预告解除劳动合同中的难点问题…………(338)
三、劳动者即时解除劳动合同…………………………………(347)
(一)劳动者即时解除合同的情形………………………(348)
(二)劳动者立即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352)
(三)劳动者行使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365)
四、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366)
(一)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366)
(二)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383)
五、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383)
(一)用人单位预告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384)
(二)用人单位的替代通知金……………………………(388)
六、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388)
(一)经济性裁员制度概述………………………………(388)
(二)经济性裁员的条件…………………………………(394)
(三)经济性裁员的程序…………………………………(399)
(四)重新招用人员的,被裁减人员具有优先就业权
………………………………………………………………(399)
七、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400)
八、劳动合同的终止……………………………………………(404)
(一)我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主要
修改…………………………………………………(404)
(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406)
(三)劳动合同终止的限制………………………………(407)
九、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409)
(一)经济补偿概述………………………………………(409)
(二)经济补偿的范围……………………………………(415)
(三)经济补偿的标准……………………………………(418)
(四)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后果………(421)
十、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后的附随义务……………………(422)
(一)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422)
(二)用人单位应当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423)
(三)劳动者离职时应当办理工作交接手续……………(424)
(四)用人单位终止和解除劳动合同后合同文本的保
存…………………………………………………………(425)
第五章 特别規定
第一节 集体合同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426)
(一)集体合同的概念……………………………………(426)
(二)集体合同的特征……………………………………(427)
(三)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428)
(四)集体合同的作用……………………………………(429)
(五)集体合同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及现状………………(431)
(六)我国《劳动合同法牙关于集体合同的主要修改
………………………………………………………(437)
二、集体合同的订立……………………………………………(438)
(一)集体合同订立的主体………………………………(438)
(二)签订集体合同的原则………………………………(439)
(三)集体合同订立的程序………………………………(440)
(四)集体合同的分类……………………………………(444)
(五)集体合同的內容……………………………………(445)
三、专项集体合同、行业性集体合同和区域性集体合同……(469)
(一)专项集体合同………………………………………(469)
(二)行业性集体合同……………………………………(478)
(三)区域性集体合同……………………………………(478)
四、集体合同的履行和变更……………………………………(479)
(一)集体合同的履行……………………………………(479)
(二)集体合同的变更……………………………………(481)
五、集体合同的解除和终止……………………………………(482)
(一)集体合同的解除……………………………………(482)
(二)集体合同的终止……………………………………(484)
六、集体合同的效力……………………………………………(484)
(一)人的效力……………………………………………(484)
(二)时间效力……………………………………………(485)
(三)空间效力……………………………………………(486)
第二节 劳务派遣
一、劳务派遣的概念和特征……………………………………(487)
(一)劳务派遣概述………………………………………(487)
(二)劳务派遣与职业介绍………………………………(488)
(三)劳务派遣适用的限制……………………………………(488)
(四)劳务派遣单位………………………………………(490)
(五)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的完善…………(490)
二、劳务派遣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492)
(一)劳务派遣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492)
(二)劳务派遣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义务……………(498)
(三)跨地区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498)
(四)劳务派遣申劳动合同的解除………………………(499)
三、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503)
四、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的关系……………………(507)
(一)用工单位的义务……………………………………(507)
(二)被派遣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
权利…………………………………………………(508)
(三)被派遣劳动者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的权利…………(509)
第三节 非全曰制用工
一、非全日制用工的意义………………………………………(510)
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513)
(一)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的形式……………………(513)
(二)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中不得约定试用期………(517)
三、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的支付……………………………(518)
四、非全日制用工的终止………………………………………(518)
第六章 监督检查
一、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520)
(一)劳动合同监督检查的主体…………………………(520)
(二)劳动行政部门对劳动合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
查的內容……………………………………………(521)
(三)劳动行政部门的监督检查措施……………………(524)
二、其他部门和个人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525)
(一)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525)
(二)工会对劳动合同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526)
(三)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对于违反我国《劳动合同法》
的行为的监督………………………………………(528)
第七章 法律责任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法律
责任…………………………………………………………(531)
(一)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认定…………………………………………………(531)
(二)用人单位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
:去律责任……………………………………………(532)
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文本制度的法律责任……………(532)
三、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违法不与劳动者订
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534)
(一)用人单位未依法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
………………………………………………………(534)
(二)用人单位违反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不签订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535)
四、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536)
(一)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认定…………………(536)
(二)用人单位违法约定试用期的法律责任……………(537)
五、用人单位违法扣押证件、违法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
法律责任……………………………………………………(538)
(一)用人单位违法扣押劳动者证件的法律责任………(538)
(二)用人单位违法设定担保的法律责任………………(539)
(三)用人单位扣押劳动者档案等物品的法律责任……(540)
六、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规定的法律责任
………………………………………………………………(54])
(一)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法律责任
………………………………………………………(541)
(二)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
资的法律责任………………………………………(542)
(三)用人单位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法律责任……(543)
(四)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我国
《劳动合同法》规定支付经济补偿的法律责任
………………………………………………………(544)
七、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546)
(一)无效劳动合同的认定………………………………(546)
(二)无效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546)
八、用人单位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547)
九、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法律责任………………(547)
(一)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行政责任………(548)
(二)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刑事责任………(549)
(三)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人身权利的民事责任………(551)
十、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证明
的法律责任…………………………………………………(551)
(一)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证明的认定…………………………………………(551)
(二)用人单位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证明的法律责任……………………………………(552)
十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违反保密义务或竞业
限制约定的责任…………………………………………(553)
(一)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及其责任………………(553)
(二)劳动者违反保密义务或者竞业限制及其责任
………………………………………………………(555)
十二、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终止劳
动合同的劳动者的法律责任……………………………(555)
十三、劳务派遣单位违反规定的法律责任……………………(556)
(一)劳动派遣单位的行政责任…………………………(556)
(二)劳务派遣单位的连带赔偿责任……………………(557)
十四、非法用工单位的法律责任………………………………(557)
十五、个人承包经营违法招用劳动者的法律责任……………(559)
十六、劳动行政部门或其他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法
律责任……………………………………………………(561)
(一)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
员的违法行为………………………………………(561)
(二)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
员违法行政的法律责任……………………………(56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历次草案与正式文本之比较……(566)
常用劳动合同法律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653)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669)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一)…………………………………………………(68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二)…………………………………………………(693)
后 记…………………………………………………………(697)
本书共有6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