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宪法学(21世纪东部法学系列教材)
编号:31010
书名:宪法学(21世纪东部法学系列教材)
作者:余军主编
出版社:厦门大学
出版时间:2007-8-1
入库时间:2007-9-27
定价:37元
特价:31.45元,85折,省5.55元!
[图书内容简介]
一国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不仅取决于该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取决于
该国社会法制化的发展,而一国法制化的发展与高等法学教育之间的直接联
系,使得世界各国在其法制化进程中,对于本国的法学高等教育都不能不给予
高度的重视。法律作为一门专业性和时代性都很强的科学,就法学高等教育
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一大批法律专家和学者对于有关专业问题的深入研究,
更需要具有普适性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和推动,而在高等法学教育中,就所谓
“传道、授业、解惑”的角度上看,法学教材的编辑不能不说是法学教育诸多环
节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换言之,作为高等法学教育基本依托的法学教材建设,
以及法学教材的质量与法学教育水准之间的密切联系,使得法学教材的建设
成为了高等法学教育中,一项不容忽视且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
我国东部地区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改革开放以来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最
快的地区之一,也是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伴随我国法学教育改革前
进的步伐,高等法学教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然而,就法学教材的建设而
言,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其具体表现就是,至今没有出版一套较为全面的
反映和体现东部法学教育特征的高等法学教材。而无论是就历史的发展还是
现实需要的角度上看,东部不仅在中国近代意义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上,曾
经有过自己的辉煌。而且,就现实东部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言,编辑一
套针对东部法学教育的特点,能够体现东部法学教育特色,以及充分适应东部
高等法学教育需要的法学教材,也具有十分显著的现实意义,申言之,针对东
部法学教育的具体情况,编辑一套能够体现东部法学教育特色,以及充分适应
东部高等法学教育需要的法学教材,不仅是东部地区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需
要,也是社会高等法学教育的现实需要。
21世纪是我国社会高度发展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
时期中,就高等法学教育而言,不仅面临法学教育观念的变革、教育方式的改
革,也涉及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发展,而这一系列问题最终都无一不体现在法学
教材的编写与更新上。从这一个角度上讲,一套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教材的构
思、编写作为一项创造性的劳动,还需要我们认真的去思考、研究和探索。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虽然算不上老牌的法学院,但是近年来发展迅速,
学科建设得到了超常规发展,科研水平有了长足的提高,已经成为浙江省内有
一定实力的法学科研、教学机构。学院设有理论法学、宪法行政法学、民法学、
经济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等7个学科,以及法学研究所和司法与
人权研究中心。与西南政法大学联合培养的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已达200
多人。诉讼法学学科颇具实力,已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同时,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科研成果丰硕的师资队伍,教授、副教
授近20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 学院的教学、科研设施齐
全,法学院大楼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并配有装备现代化多媒体设施的模
拟法庭3个。学院图书资料室藏书量达数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数百种。
在我们现有法学研究和教学力量的基础上,基于东部法学教育的现实需
要。我们经过精心策划,以及充分的准备,以我校教师为主,浙江省内部分高
校教师的参与下,我们编写了《2l世纪东部法学系列教材》。这套教材首期出
版的是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法学核心课程基本要求》而编写,以
及由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14门教材。
在这14本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中,我们不仅有意识的吸收了近十几年以
来,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较为定型的法学研究成果,以及相应学科国际发
展的动向,使本教材在内容上能够充分反映出2l世纪中国法学发展的现状,
以及相应学科的国际发展趋势。 而且,特别注意到了东部法学教育,以及法学
本科教学的特点,有的放矢的针对法学高等教育中本科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内
容、教学提问,以及案例教学结合起来,使教材不仅具有新颖性、学术性,也具
有较大的可读性。
法学教材的编写虽然不同于法学专著的撰写,但是资料的收集、学术思想
的整理和教材的编写,以及逻辑体系上的斟酌、考量也决非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情。为此,特向参与本套教材编写的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套教材的出版得到了厦门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
的感谢!


[图书目录]
总序
第一编 序 论
第一章 宪法概述…………………………………………………………(2)
第一节 宪法的概念……………………………………………………(2)
第二节 宪法与宪政……………………………………………………(3)
第三节 宪法的分类……………………………………………………(7)
第四节 宪法学………………………………………………………(11)
第二章 宪法的特征与作用……………………………………………(17)
第一节 宪法的一般法特征…………………………………………(17)
第二节 宪法的基本法特征…………………………………………(19)
第三节 宪法的作用…………………………………………………(23)
第三章 宪法的历史发展………………………………………………(27)
第一节 西方宪法发展的历史………………………………………(27)
第二节 中国宪法的产生与发展……………………………………(45)
第四章 宪法基本原则…………………………………………………(57)
第一节 人权原则……………………………………………………(57)
第二节 人民主权原則………………………………………………(60)
第三节 法治原則……………………………………………………(63)
第四节 分权原則……………………………………………………(65)
第五章 宪法的形式……………………………………………………(69)
第一节 宪法渊源……………………………………………………(69)
第二节 宪法结构……………………………………………………(76)
第三节 宪法规范……………………………………………………(82)
第六章 制宪权、宪法变迁、宪法修改与宪法解释……………………(92)
第一节 制宪权…………………………………………………………(92)
第二节 宪法变迁……………………………………………………(97)
第三节 宪法修改……………………………………………………(106)
第四节 宪法解释……………………………………………………(109)
第二编 基本人权
第七章 基本人权总论…………………………………………………(122)
第一节 基本人权的概念……………………………………………(122)
第二节 基本人权的特征……………………………………………(123)
第三节 基本人权的主体……………………………………………(125)
第四节 基本人权的分类……………………………………………(128)
第五节 基本人权的保障……………………………………………(131)
第六节 基本人权的效力范围………………………………………(133)
第七节 我国宪法中的基本人权……………………………………(134)
第八章 平等权…………………………………………………………(139)
第一节 平等权概述…………………………………………………(139)
第二节 平等权的效力范围…………………………………………(143)
第三节 平等权的內容与审查基准…………………………………(145)
第四节 我国宪法上的平等权规范…………………………………(148)
第九章 自由权…………………………………………………………(152)
第一节 精神自由权…………………………………………………(152)
第二节 人身自由权…………………………………………………(163)
第三节 经济自由权…………………………………………………(169)
第十章 社会权…………………………………………………………(177)
第一节 社会权概述…………………………………………………(177)
第二节 劳动权………………………………………………………(183)
第三节 社会保障权…………………………………………………(187)
第四节 受教育权……………………………………………………(191)
第十一章 政治权利……………………………………………………(196)
第一节 政治权利概述………………………………………………(196)
第二节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97)
第三节 复决权和创制权……………………………………………(200)
第四节 罢免权和监督权……………………………………………(202)
第十二章 救济权………………………………………………………(205)
第一节 救济权概述…………………………………………………(205)
第二节 请愿权………………………………………………………(206)
第三节 诉愿权………………………………………………………(207)
第四节 司法裁判请求权……………………………………………(208)
第五节 国家赔偿请求权和国家补偿请求权………………………(210)
第十三章 基本义务…………………………………………………(212)
第一节 基本义务概述………………………………………………(212)
第二节 基本义务的特征和类型……………………………………(215)
第三节 规范性基本义务……………………………………………(216)
第三编 国家组织形式
第十四章 国家的基本理论……………………………………………(222)
第一节 国家的形成理论……………………………………………(222)
第二节 国家的组成要素……………………………………………(225)
第十五章 立法机关……………………………………………………(231)
第一节 概述…………………………………………………………(231)
第二节 立法机关的宪法地位…………………………………………(235)
第三节 立法机关的组成……………………………………………(237)
第四节 立法机关的职能……………………………………………(238)
第五节 议员…………………………………………………………(241)
第六节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43)
第十六章 行政机关……………………………………………………(256)
第一节 概述…………………………………………………………(256)
第二节 行政机关的种类……………………………………………(258)
第三节 行政机关的职能……………………………………………(259)
第四节 我国的行政机关及其职能…………………………………(261)
第十七章 司法机关……………………………………………………(266)
第一节 概述…………………………………………………………(266)
第二节 司法机关的职能……………………………………………(268)
第三节 司法机关的设置……………………………………………(271)
第四节 司法独立原则………………………………………………(277)
第五节 我国的司法机关……………………………………………(279)
第十八章 国家元首与军事机关………………………………………(285)
第一节 国家元首……………………………………………………(285)
第二节 军事机关……………………………………………………(291)
第十九章 国家权力的纵向设置………………………………………(298)
第一节 联邦制和单一制……………………………………………(298)
第二节 地方自治制度………………………………………………(305)
第三节 我国的地方国家机关………………………………………(311)
第四节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18)
第五节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制度……………………………………(323)
第二十章 政党制度……………………………………………………(334)
第一节 政党及政党制度……………………………………………(334)
第二节 我国的政党制度……………………………………………(344)
第二十一章 选举制度…………………………………………………(358)
第一节 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359)
第二节 选举程序……………………………………………………(364)
第三节 我国的选举制度……………………………………………(366)
第四编 宪法保障
第二十二章 宪法保障概述……………………………………………(382)
第一节 宪法保障的基本范畴………………………………………(382)
第二节 宪法保障的历史发展………………………………………(385)
第三节 宪法保障的范围……………………………………………(391)
第二十三章 宪法保障的模式…………………………………………(396)
第一节 分散制模式…………………………………………………(398)
第二节 集中制模式…………………………………………………(402)
第三节 其他模式……………………………………………………(415)
第二十四章 我国的宪法保障制度……………………………………(430)
第一节 我国现行宪法保障制度……………………………………(430)
第二节 我国宪法保障制度的完善…………………………………(440)
后 记………………………………………………………………………(445)

本书共有445页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