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清代民事诉讼与法律秩序(中华文史新刊)
编号:31564
书名:清代民事诉讼与法律秩序(中华文史新刊)
作者:吴欣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07-10-1
入库时间:2007-11-16
定价:28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分析清代的农民、士绅、商人、僧人、道士、妇女、“中人”等民事诉讼主体,探讨了制约基层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因素。作者力图突破以王朝为中心的研究模式,以清代社会各阶层的人为中心,从他们的差异性、主动性人手,阐发我国传统社会法律规则的特点,以及法律与社会结构、秩序的关系。在清代法律、社会史研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图书目录]
序………………………………………………………………………l
导论…………………………………………………………………1
第一章一般诉讼与秩序……………………………2l
--以普通农民的民事诉讼案件为例
一、婚姻诉讼……………………………………………………22
二、“兄弟争产”诉讼中的伦理、宗法与律例……………………40
三、田土、房屋诉讼中的契约与“组织”…………………………54
四、小结…………………………………………………………6l
第二章“权力”与诉讼………………………………62
--以士绅的民事诉讼案件为例
一、士绅的“特权”与其进行诉讼的事实………………………63
二、士绅诉讼案件的一般类型…………………………………68
三、士绅“遭遇”诉讼的惩罚……………………………………77
四、士绅的“权力”在维护秩序中的作用………………………80
五、小结…………………………………………………………83
第三章经济交往中的权利与诉讼……………………86
--以民事诉讼中的商人为例
一、合伙贸易中东伙的诉讼纠纷………………………………87
二、合资合伙经营中的诉讼纠纷………………………………93
三、商人与主顾的诉讼纠纷……………………………………97
四、商人与商人之间的诉讼纠纷………………………………103
五、小结…………………………………………………………112
第四章信仰空间中的诉讼…………………………113
--以庙观产业纠纷中的僧、道为例
一、僧尼、道士对庙产的处置权………………………………1115
二、舍主及绅民等对寺观产业处置权的干预…………………117
三、地方官对庙观产业管理权的剥夺…………………………121
四、僧道、民众、地方官在寺观空间中的矛盾与整合…………124
五、小结…………………………………………………………129
第五章“弱势”群体的诉讼与权利……………………130
--以妇女的诉讼案件为例
一、妇女进行诉讼的一般条件…………………………………13l
二、妇女诉讼的特殊案件………………………………………135
三、“抱呈”与诉讼主体之辨析…………………………………137
四、妇女的“诉讼资源”与作为“诉讼资源”的妇女……………141
五、寡妇再嫁过程中的权利与社会关系………………………144
六、小结…………………………………………………………155
第六章民事诉讼主体的“人为”保障…………………159
--以徽州地区的“中人”为例
一、关于“中人”的概说……………………………………………159
二、中人的身份…………………………………………………162
三、中人群体及其法律作用……………………………………172
四、小结…………………………………………………………177
第七章民事诉讼主体的官方保障……………………182
--以地方官为例
一、民事诉讼中的地方官………………………………………182
二、贱讼与听讼…………………………………………………186
三、“执法”与“泥法”……………………………………………193
四、民事诉讼中的官、民………………………………………198
五、小结…………………………………………………………202
结论………………………………………………………………203
后记………………………………………………………………209
本书共有210页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