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竞争权论(经济与法文丛)
编号:31713
书名:公平竞争权论(经济与法文丛)
作者:王显勇著
出版社:人民法院
出版时间:2007-11-1
入库时间:2007-11-21
定价:22元
[图书内容简介]
作为侵权行为的反竞争行为侵犯了经营者何种权利?这种权利是否属于竞争法上独立的权利类型?这种权利有何特质?如何得以实现?对这些问题所做出的理论回答,无论是对于竞争法学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还是对于整个经济法学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这种权利的本体性问题,可以确立竞争冲突的诉因,构建一种新型的权利类型,并为经济法学研究提供一种权利研究的新路径;研究这种权利的实现机制问题,可以扩大私人在竞争法实现中的作用,在发生法律竞合时能够更好地适用法律。本文将经营者的这种权利概括为公平竞争权,沿着公平竞争权命题的提出--公平竞争权命题真假性的证明--公平竞争权的历史生成--公平竞争权的基本理论--公平竞争权的实现机制--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我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的具体构建--公平竞争权研究结论的逻辑思路构建全文,力图对上述问题做出理论回答,并得出自己基本的研究结论:反竞争行为侵害了经营者的公平竞争权,公平竞争权是竞争法上独立的权利类型,它属于经济法上的社会性经济权利,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竞争公益诉讼、行政途径等得以实现。
[图书目录]
导论:公平竞争权旨在解决什么问题…………………………(1)
一、典型竞争冲突案例及其评析………………………(1)
二、问题……………………………………………………(9)
三、研究思路、方法、意义………………………………(13)
第一章公平竞争权命题真假论………………………………(18)
第一节竞争法益……………………………………………(18)
一、竞争法益问题的提出与分析的理论工具……………(18)
二、竞争法属于公私法交融的法律……………………(22)
三、竞争利益是竞争法所创设的一种新的法益…………(24)
四、竞争法益的内容及调整模式…………………………(26)
第二节关于竞争者权益的几种观点及其评析……………(28)
一、外国学者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28)
二、本国学者的主要观点及其评析………………………(32)
第三节公平竞争权的确立…………………………………(39)
一、公平竞争:原则、权利还是义务……………………(39)
二、立法已经逐步确立公平竞争权………………………(41)
三、司法已经逐步承认公平竞争权………………………(42)
本章小结:公平竞争权是个真命题…………………………(46)
第二章公平竞争权生成论……………………………………(48)
第一节现代化进程与企业财产关系的演进………………(49)
一、现代化进程……………………………………………(49)
二、企业财产关系的演进…………………………………(53)
三、市场竞争范式的转化…………………………………(56)
第二节市场与国家关系的近现代演变及其
法治(制)架构……………………………………(58)
一、分离式市场与国家关系及其法治架构………………(59)
二、统一式市场与国家关系及其法制架构………………(62)
三、结合式市场与国家关系及其法治架构………………(63)
四、市场与国家关系近现代演进及其法治
架构的总结与结论……………………………………(66)
第三节竞争法与公平竞争权的生成………………………(70)
一、竞争法是调整竞争规制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70)
二、公平竞争权的生成……………………………………(77)
本章小结:公平竞争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79)
第三章公平竞争权基本理论…………………………………(81)
第一节公平竞争权的宪法基础……………………………(81)
一、现代宪法基础的变化与宪法的现代发展……………(81)
二、公平竞争权的宪法基础………………………………(84)
第二节公平竞争……………………………………………(88)
一、从自由竞争到公平竞争………………………………(88)
二、何谓公平竞争…………………………………………(89)
三、有效竞争:判断公平竞争的标尺……………………(94)
四、妨碍公平竞争行为的类型……………………………(97)
第三节公平竞争权的概念及其法律特点………………(100)
一、公平竞争权的概念…………………………………(100)
二、公平竞争权的法律特点……………………………(103)
第四节公平竞争权的具体构成及法律责任……………(107)
一、权利主体……………………………………………(107)
二、义务主体……………………………………………(108)
三、权利内容与法律适用………………………………(110)
四、侵害公平竞争权所承担的法律责任………………(112)
第五节公平竞争权的法律性质…………………………(114)
一、公平竞争权是一种社会性经济权利………………(114)
二、公平竞争权属于经济法的范畴……………………(115)
第六节公平竞争权的实现方式…………………………(117)
一、概述…………………………………………………(117)
二、民事诉讼……………………………………………(118)
三、竞争公益诉讼………………………………………(119)
四、行政途径……………………………………………(119)
本章小结:公平竞争权属于经济法上的社会性
经济权利………………………………………(121)
第四章竞争公益诉讼论……………………………………(123)
第一节公益诉讼概述……………………………………(123)
一、公益诉讼的产生与发展……………………………(123)
二、公益诉讼的概念与特征……………………………(126)
三、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128)
四、公益诉讼模式………………………………………(131)
第二节竞争公益诉讼……………………………………(134)
一、竞争公益诉讼生成论………………………………(134)
二、竞争公益诉讼根据论………………………………(136)
三、竞争公益诉讼制度论………………………………(141)
四、阻却竞争公益诉讼制度生发的制度因素…………(143)
本章小结:竞争公益诉讼是公平竞争权的特殊
实现方式………………………………………(146)
第五章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比较论………………………(148)
第一节美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148)
一、美国公平竞争权的确立模式与方式………………(148)
二、美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49)
三、美国公平竞争权的重要实现机制 …………………(155)
第二节 日本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159)
一、日本公平竞争权的确立模式与方法………………(159)
二、日本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62)
三、日本公平竞争权的重要实现机制…………………(166)
第三节德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167)
一、德国公平竞争权的确立模式与方式………………(167)
二、德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68)
三、德国公平竞争权的重要实现机制…………………(172)
第四节我国台湾地区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174)
一、台湾公平竞争权的确立及其方式…………………(174)
二、台湾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75)
三、台湾公平竞争权的重要实现机制…………………(180)
第五节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比较分析…………………(182)
一、公平竞争权确立模式与方式之比较分析…………(182)
二、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主要内容之比较分析………(184)
三、公平竞争权实现机制比较分析……………………(190)
本章小结:公平竞争权是一个世界性法律现象…………(195)
第六章我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构建论…………………(196)
第一节我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应采取合并
立法模式…………………………………………(196)
一、合并立法模式是本来意义上的竞争法模式………(196)
二、分别立法模式只是基于历史因素的考虑,不
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性…………………………(198)
三、百年竞争立法及司法实践表明合并立法是
竞争法发展的趋势…………………………………(201)
四、总结:我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应采
合并立法模式………………………………………(203)
第二节我国公平竞争权确立方式及其规制对象………(204)
一、我国公平竞争权应实行总则肯定性与分则禁止性
相结合的确立方式…………………………………(204)
二、我国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的主要规制对象………(208)
第三节建立竞争公益诉讼制度…………………………(212)
一、公平竞争权社会属性的司法保护呼唤
竞争公益诉讼制度…………………………………(212)
二、破除体制性弊端,建立竞争公益诉讼制度………(214)
三、我国竞争公益诉讼制度的具体构建………………(216)
第四节建立综合性的公平竞争权法律责任制度………(219)
一、设置综合性公平竞争权法律责任制度的根据……(219)
二、民事责任制度……………………………………(220)
三、行政责任制度………………………………………(223)
四、刑事责任制度………………………………………(224)
本章小结:实行制度创新,构建公平竞争权法律制度…(225)
结语:竞争法--公平竞争权的宣言书与保障书…………(227)
参考文献………………………………………………………(232)
参考著作…………………………………………………(232)
参考论文…………………………………………………(239)
后记……………………………………………………………(244)
作者简介………………………………………………………(246)
本书共有24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