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刑事证明标准研究(诉讼与证据前沿丛书1)
编号:32805
书名:刑事证明标准研究(诉讼与证据前沿丛书1)
作者:李玉华著
出版社:人民公安
出版时间:2008-1-1
入库时间:2008-2-20
定价:22元
[图书内容简介]
《刑事证明标准研究》是我指导的博士生李玉华(2005年获得博士学位)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刑事证明标准的专著。刑事证明标准研究是一个难度系数很高的题目,是极具挑战性的,有学者将证明标准问题称为证据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
刑事证明标准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研究与讨论的角度和重点不同。在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证明标准重点研究如何对排除合理怀疑进行解释和运用;在大陆法系国家则重点研究内心确信如何形成。在我国,由于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特定的历史背景,刑事诉讼法规定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这一中国式的刑事证明标准。但是,随着审判方式和诉讼制度的改革,人们注意到法院认定的事实并不一定与实际发生的事实相一致;人的认识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相对性。于是,有学者对传统的刑事证明标准提出质疑,主要是质疑其认识论基础和可操作性。21世纪初,学术界对刑事证明标准的讨论形成了争鸣之势,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乃至流派。这充分反映了在社会和法律的转型期人们理念的改变。理论上的争论也影响到司法实践,在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解与运用上,司法人员也出现了不同的认识。因此,对刑事证明标准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进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我看来,“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是符合理性要求和中国用语习惯的证明标准,这一标准本身并没有错,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之加以正确的解读和运用。所谓“犯罪事实清楚”,并不是要求事实裁判者将案件的一切细节事实查清楚,而是要求将对定罪量刑具有意义的基本事实特别是关键事实查清楚;所谓“证据确实、充分”,就是要求利用确实的证据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对主要犯罪事实(即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证明达到唯一性(或称排他性)的程度。概言之,“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就是要求司法裁判者根据确实充分的证据达到主观上对犯罪事实认识清楚,从而实现诉讼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的统一。在主要事实、关键证据上坚持结论的唯一性,这一证明标准,对于人民法院准确认定犯罪事实,避免错案的发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首先是认识论。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只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才能够作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我不赞成将西方形形色色的认识论作为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否则会迷失方向。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还包括价值论,如程序正义、人权保障、效率等。价值论要求办案人员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查明案件事实真相,而且要求有效率和遵守诉讼期限,决不能为了发现真实而不择手段。
在认识论和价值论的基础上,我主张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相结合,体现在证明标准上就是不仅要坚持现行的体现客观真实观的“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而且要建立不同层次的证明标准。例如,普通程序里就使用“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标准。自诉案件和简易程序的案件考虑到效率,可以适当放宽一些。因为自诉案件可以调解,简易程序的案件罪行比较轻,被告人又认罪,不必严格证明,以节约司法资源。又如。
对于故意、明知、目的等犯罪主观要件,可以适度降低证明标准,甚至可以根据客观实际情况予以推定。“推定”根源于经验法则或推理法则,一般具有合理性,但其可靠性只能达到较高盖然性的程度,低于排他性和排除合理怀疑。对于某些犯罪的主观要件加以推定的合理性在于两方面:第一,不少犯罪者的内心状态具有较强隐蔽性,控诉机关很难将对其主观要件的证明达到确定性的程度,而且,诉讼期限更使这一问题难上加难;第二,从政策角度,这种规定体现了对某些犯罪的严厉打击态度,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我对刑事证明标准的上述基本观点得到了李玉华博士的支持,并在其《刑事证明标准研究》中体现。《刑事证明标准研究》一书的写作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第一,本书的写作建立在广泛、深入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为高质量地完成论文的写作,我曾经安排作者参加了有关刑事证明标准的调研,先后到西安、海南、广东、云南等地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旁听、座谈、阅卷;还曾经到监狱与犯人进行交谈;作者自己还在河北省三级人民法院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和阅卷,从而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这在博士论文的写作和科学研究中都是值得提倡的。
第二,本书的内容丰富而有创新。作者从哲学、心理学、逻辑学、概率、经济学等多学科多角度对刑事证明标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对当前学术界争论的问题,如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诉讼认识论、诉讼证明、证明标准的表达等均有回应。作者提出的刑事证明标准的差异性以及判例指导制度很可能是我国刑事证明标准发展的方向。
第三,本书在写作上打破了先介绍国外情况、再写国内不足,最后提出建议的简单化模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刑事证明标准的概念、历史沿革、认识论和价值论基础,到刑事证明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刑事政策与证明标准、推定与证明标准,最后是刑事证明标准的不同表达、差异性以及判例指导制度。
刑事证明标准是刑事证明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它不是靠一本书所能彻底解决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的出版为今后从理论与实践上继续研究探讨刑事证明标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参考。博士论文正式出版不仅标志着一个学习阶段的结束,更标志着一个新阶段的到来。三年的博士学习,李玉华取得了丰硕成果,毕业后,她又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现在又调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工作。作为导师,我为她取得的成绩而感到高兴,期望并相信李玉华博士以此为新的起点取得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
陈光中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2007年6月30日


[图书目录]
序………………………………………………………………(1)
导 论………………………………………………………(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研究方法…………………………………………(3)
第一章刑事证明标准概述…………………………………(6)
第一节刑事证明和刑事证明的主体……………………(6)
一、刑事证明的特点……………………………………(6)
二、刑事证明的概念与证明主体的范围………………(8)
第二节刑事证明对象……………………………………(12)
一、案件事实说…………………………………………(12)
二、争议事实说…………………………………………(13)
三、法律要件事实说……………………………………(13)
第三节刑事证明责任与证明职责………………………(14)
一、国外的证明责任与证明职责……………(14)
二、我国的证明责任与证明职责………………………(16)
第四节刑事证明标准……………………………………(17)
一、对刑事证明标准概念的不同认识…………………(17)
二、刑事证明标准的界定………………………………(20)
第二章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21)
第一节神示证据制度下的刑事证明标准………………(21)
一、神判的方式…………………………………………(21)
二、神示证据制度下的证明标准………………………(24)
第二节英美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24)
一、知情陪审团时期的刑事证明标准…………………(25)
二、不知情陪审团下刑事证明标准的发展……………(25)
第三节大陆法系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29)
一、早期纠问式诉讼制度下没有明确的刑事证明标准……(29)
二、法定证据制度下的刑事证明标准…………………(30)
三、自由心证制度下的刑事证明标准…………………(32)
第四节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历史沿革…………………(33)
一、我国古代的刑事证明标准…………………………(33)
二、清末改制到建国前的刑事证明标准………………(38)
三、我国“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明标准的确立……(41)
第三章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一:认识论…………(46)
第一节西方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与认识论……………(46)
一、经验主义对刑事证明标准的影响…………………(46)
二、实用主义对刑事证明标准的影响…………………(50)
第二节我国的刑事证明标准与认识论…………………(52)
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52)
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影响……(57)
第三节关于刑事证明标准中认识论的争论……………(60)
一、认识论能否作为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61)
二、诉讼中的正确认识是否是真理……………………(63)
三、主观如何符合客观………………………………(651
四、如何对认识的真理性进行检验……………………(67)
第四节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指导下的客观真实………(70)
一、对客观真实的质疑与辨析…………………………(70)
二、坚持客观真实的重大意义…………………………f 73)
三、诉讼证明中否定客观真实的危害…………………(78)
四、客观真实与主观真实、法律真实的关系…………(80)
五、科学技术与客观真实………………………………f 90)
第四章刑事证明标准的理论基础之二:价值论…………(95)
第一节人权保障…………………………………………f 95)
一、刑事证明中的人权保障……………………………(95)
二、人权保障与刑事证明标准…………………………f 96)
第二节程序正义…………………………………………(98)
一、程序正义的涵义……………………………………(98)
二、程序正义的价值……………………………………(99)
三、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明标准…………………………f 101)
第三节诉讼效率…………………………………………(103)
一、刑事诉讼中的诉讼效率……………………………(103)
二、诉讼效率与刑事证明标准…………………………(104)
第五章刑事证明标准的经济分析…………………………(106)
第一节成本收益分析方法的概念………………………(106)
一、总成本、边际成本、平均成本和机会成本………(106)
二、总收益、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108)
三、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条件……………………………(109)
第二节刑事证明标准的社会成本一收益分析…………(110)
一、刑事证明标准的边际社会收益分析………………(110)
二、刑事证明标准的边际社会成本分析………………(114)
三、成本与收益分析和最佳刑事证明标准的确定……(117)
四、不同证明对象的最佳刑事证明标准分析…………(117)
第三节外部性与刑事证明标准的部门成本一收益分析……(119)
一、对公安、检察部门刑事证明标准的成本一收益分析……(120)
二、对法院刑事证明标准的成本一收益分析…………(121)
第六章刑事政策与刑事证明标准…………………………(123)
第一节我国的刑事政策…………………………………(123)
一、刑事政策的概念和范围……………………………(123)
二、我国刑事政策的内容………………………………(126)
第二节刑事政策对立法与司法的影响…………………(131)
一、刑事政策对立法的影响……………………………(131)
二、刑事政策对司法的影响……………………………(132)
第三节刑事政策对刑事证明标准的影响………………(133)
一、“严打”与“两个基本”对刑事证明标准的影响……(133)
二、留有余地判处——不同刑事政策合力下证明标准降低的具体表现… (138)
第七章推定与刑事证明标准………………………………(143)
第一节推定的含义………………………………………(143)
第二节推定与刑事证明标准的关系……………………(145)
一、从一定意义上说推定降低了刑事证明标准………(145)
二、利用推定降低刑事证明标准之价值………………(146)
第三节推定的适用范围…………………………………(147)
一、对主观方面使用推定………………………………(147)
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某行为使用推定……(151)
第四节推定的效力………………………………………(153)
第五节推定运用的规则与程序…………………………(155)
一、规则…………………………………………………(155)
二、程序…………………………………………………(156)
第八章刑事证明标准的不同表达…………………………(161)
第一节心理学标准………………………………………(161)
一、对证据证明力的自由判断——心理学标准存在的基础……(161)
二、刑事证明标准的心理学表达………………………(162)
三、影响内心确信的因素………………………………(169)
第二节逻辑学标准………………………………………(171)
一、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172)
二、刑事证明标准的逻辑学表达………………………(174)
第三节概率标准…………………………………………(175)
一、对概率的理解………………………………………(175)
二、概率在诉讼证明标准中适用的可能性……………(178)
三、概率在诉讼证明标准中适用的积极意义…………(179)
四、刑事证明标准的概率表达…………………………(180)
五、贝叶斯定理在诉讼证明中的使用…………………(184)
第九章刑事证明标准的差异性…………………………(188)
第一节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188)
一、国外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188)
二、我国不同阶段的证明标准…………………………(193)
第二节不同犯罪构成要件的证明标准…………………(197)
一、犯罪主体的证明标准………………………………(198)
二、犯罪行为的证明标准………………………………(199)
三、主观方面的证明标准………………………………(202)
第三节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案件的证明标准…………(204)
一、国外对不同案件证明标准的态度…………………(204)
二、我国对不同案件证明标准的不同观点……………(206)
三、作者对不同案件证明标准的看法…………………(207)
第四节量刑情节的证明标准……………………………(208)
一、区分定罪与量刑证明标准的必要性………………(208)
二、不同量刑情节的证明标准…………………………(210)
第五节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213)
一、国外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214)
二、我国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224)
第六节有争议证据事实的证明标准……………………(229)
一、证据可采性的证明标准……………………………(229)
二、非法证据的证明标准………………………………(230)
第十章确立刑事证明标准判例指导制度…………………(232)
第一节确立刑事证明标准判例指导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32)
一、必要性………………………………………………(232)
二、可行性………………………………………………(234)
第二节刑事证明标准判例的效力………………………(238)
一、国外判例的效力……………………………………(238)
二、我国判例的效力……………………………………(239)
三、我国有关刑事证明标准判例的效力………………(240)
第三节确立刑事证明标准判例指导制度的具体做法…(241)
一、判例的选择与发布主体……………………………(241)
二、对成为判例的案件的要求…………………………(242)
三、所发布判例的具体形式和内容……………………(242)
四、发布判例的方式……………………………………(243)
第四节有关刑事证明标准判例的示例…………………(244)
一、成功示例:王某抢劫案……………………………(244)
二、失败示例:孙万刚故意杀人案……………………(250)
参考文献………………………………………………………(254)
一、著作…………………………………………………(254)
二、论文…………………………………………………(260)
三、法律文献……………………………………………(264)
后 记………………………………………………………(266)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