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犯罪论(武汉大学刑法博士文丛8)
编号:32816
书名:单位犯罪论(武汉大学刑法博士文丛8)
作者:王良顺著
出版社:人民公安
出版时间:2008-1-1
入库时间:2008-2-20
定价:23元
[图书内容简介]
单位犯罪的法律地位应当界定为一种新的犯罪形态,单位犯罪的处罚根据在于单位具有犯罪能力。依据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来判断范围犯罪的成立,以区分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单位犯罪的处罚应当统一实行两罚制,废止单罚制。直接责任具有性质与成都这两个不同的侧面,两类直接责任人员都应当依据直接责任的双重构造来具体地认定。为了加强对法益的保护,应当适度扩张单位犯罪的成立范围,增加对犯罪单位适用的资格刑。
总序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而刑事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刑事法治为研究内容的刑法科学也一直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刑法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领域日益扩展,研究层次不断提高,呈现出空前繁荣兴旺的景象。这一大好局面的取得,离不开几代刑法学人的奋斗,其中也包括刑法学博士研究生们的努力。他们风华正茂、思想活跃、勤于探索、刻苦钻研,所撰写的博士论文一般说来选题合理,资料翔实,思路开阔,论证充分,精品迭出,为刑法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武汉大学刑法学科从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生。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高质量的人才,同时也使博士点本身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武汉大学刑法学的博士生们关注刑法基础理论的研究,重视学位论文的撰写,他们的论文大多具有真知灼见,理论水平较高。一部分论文出版之后,在社会上得到颇好的评价。进入新的世纪,由于博士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毕业的博士生数量大增,优秀博士论文的数量也相应增多,以往每年出版两本毕业论文的规模已经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变化。而如果优秀的博士论文因各种原因不能付梓,研究成果无法与读者见面,既不利于理论成果的社会共享,也不利于年轻学者的脱颖而出。有鉴于此,我们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洽商,设立《武大刑法博士文丛》,出版社慨然允诺,给予支持。这样每年出版一批优秀的刑法学博士论文,形成规模效益,可以凝聚成一股学术力量,为刑法学界增添较有分量的学术成果。
《武大刑法博士文丛》,由武汉大学法学院刑事法研究中心的教授组成编委会,负责编辑出版事宜,以每年答辩的刑法学博士论文为选题范围,审慎选择其中优秀的博士论文逐年编辑出版。《武大刑法博士文丛》的质量,取决于入选论文的水平。它的社会评价的高低,是检验武大刑法学博士点教学研究水平的试金石。希望我们的博士研究生,能够潜心治学、求真务实、重视创新、锐意进取,写出高质量的博士论文,使这套文丛不断有优秀著作问世。
最后需要提出的是,多年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给予了武大刑法学科大力的支持,《武大刑法博士文丛》的顺利出版正是这种支持的又一具体体现。借此机会,我本人并代表编委会谨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
马克昌
2006年夏于珞珈山
[图书目录]
引 言…………………………………………………………(1)
第一章单位犯罪概述………………………………………(1)
第一节单位犯罪概念…………………………………(1)
一、单位犯罪概念的学术之争…………………………(1)
二、单位犯罪概念的界定………………………………(10)
第二节单位犯罪的分类…………………………………(13)
一、纯正的单位犯罪与不纯正的单位犯罪……………(13)
二、单位作为犯罪与单位不作为犯罪…………………(14)
三、公司犯罪、企业犯罪、事业单位犯罪、机关犯罪和团体犯罪…(15)
四、单位故意犯罪与单位过失犯罪……………………(17)
第三三节单位犯罪在刑法理论中的地位…………………(18)
一、外国刑法理论中法人犯罪的地位…………………(20)
二、我国刑法理论中单位犯罪的地位…………………(23)
第二章单位犯罪理论述评…………………………………(32)
第一节外国法人犯罪理论述评…………………………(32)
一、英国和美国的法人犯罪理论………………………(33)
二、德国和日本的法人犯罪理论………………………(53)
三、法国的法人犯罪理论………………………………(63)
第二节我国单位犯罪理论述评…………………………(65)
一、人格化社会系统责任论……………………………(67)
二、组织体刑事责任论…………………………………(68)
三、规范的双重证明理论………………………………(70)
第三章单位犯罪的处罚根据………………………………(73)
第一节单位犯罪的处罚根据概述………………………(74)
一、单位犯罪处罚根据的理论进路……………………(74)
二、单位犯罪处罚根据的特点…………………………(78)
第二节单位犯罪处罚根据的理论模式…………………(80)
一、外国法人犯罪处罚根据的理论模式………………(80)
二、我国单位犯罪处罚根据的理论模式………………(83)
第三节单位犯罪能力的新视点…………………………(87)
一、单位犯罪能力的确立基础…………………………(87)
二、单位犯罪能力的新表述……………………………(95)
第四章单位犯罪的成立条件………………………………(107)
第一节单 位…………………………………………(110)
一、单位概述……………………………………………(110)
二、单位的特征…………………………………………(111)
三、单位成员在单位犯罪主体中的地位………………(124)
四、单位的认定…………………………………………(132)
五、单位实施自然人犯罪的问题………………………(149)
第二节单位罪过…………………………………………(153)
一、单位罪过概述………………………………………(153)
二、单位犯罪故意………………………………………(157)
三、单位犯罪过失………………………………………(159)
第三节单位行为…………………………………………(165)
一、单位行为概述………………………………………(165)
二、单位行为的成立条件………………………………(166)
三、单位行为的构造与形式……………………………(177)
四、单位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183)
第五章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187)
第一节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原则…………………………(187)
一、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整体原则……………………(187)
二、单位犯罪刑事责任原则与个人责任原则的关系 …(190)
第二节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191)
一、单位犯罪处罚原则概述……………………………(191)
二、我国单位犯罪的处罚原则…………………………(193)
第三节单位犯罪的处罚形式……………………………(209)
一、对单位的处罚………………………………………(209)
二、对责任人员的处罚…………………………………(211)
第六章单位犯罪的立法完善………………………………(244)
第一节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立法完善…………………(244)
一、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立法概览……………………(244)
二、单位犯罪成立范围的立法完善途径………………(255)
第二节对犯罪单位处罚方法的完善……………………(259)
一、外国对犯罪法人处罚的刑罚方法…………………(260)
二、对犯罪单位处罚方法的立法完善途径……………(261)
主要参考文献…………………………………………………(266)
后 记………………………………………………………(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