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曾杰文集
编号:33705
书名:朱曾杰文集
作者:朱曾杰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08-3-1
入库时间:2008-4-2
定价:40元
[图书内容简介]
自1943年11月进入重庆招商局,我开始了漫长的航运生涯。1949年5月上海解放,我全身心地投入新中国的海运商务管理工作。1973年进入中远,开始从事国际航运管理和法规工作,从翻译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航运委员会国际会议文件,特别是班轮公会行动守则公约文件和集装箱安全公约文件着手,涉猎国际航运政策和海商法律问题。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以花甲之年再一次焕发青春活力,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国内外航运政策和海商法规论坛。1981年就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起草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协调、起草海商法,一面自学法学基础知识,一面参与、出席联合国贸发会议、国际海事组织和亚太经社理事会的航运政策和法规会议,协调各国航运政策,制定国际航运公约。同时在国际航运研讨会上发言、发表论文、讲授国际海商法规特别是货运代理和多式联运法规,在国内组织普及国际海运法规的讲座、培训班、研讨会。对于我们这些近三十年来共同苦战过来的朋友,可以告慰的是,我们亲眼看到一代中国海商法领域的各方人才伴随着《海商法》的制定和国际、国内海商法规的普及、实践、探讨、评议的发展而茁壮成长。
到了晚年,特别是通过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关于修改中国《海商法》的课题评述和多次审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正在制定的统一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公约草案,我深感实践对海事法规的决定作用。就海事法制的改革和完善而言,一点也不能背离海上货运业务实践和海事司法实践,是在我国海事法制建设中融合科学发展观的充分体现。因此,我在2005年世界法律大会上海会议上首次发表关于实践与海事立法关系的演讲,后来又在两岸三地国际海商法律研讨会上提交了该论文,希望能在垂暮之年有所发展与认知。
本文集收选的文章、讲话都是从祖国改革开放或我接近花甲之年开始的,是一些从实践中对海事法规理解的认知,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广州海事法院编辑的《海事审判》杂志上的信箱。信箱内容涉及的都是当年的热门话题。有些文章看起来已经过时,但由于它们记载了我当时的思路和理解,作为思想轨迹也保留下来。
第六部分是用英语写的,有的是在会议上的发言,有的是在国际研讨会上提交的论文,迄今无中文本;以后又在国内发表了中文本的英文稿也未录选。
2006年,中国政法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张丽英教授指派了李茜、章晓卉两位硕士研究生协助我收集、整理近三十年来发表的论文、发言、授课、电视讲话等文稿,刊登在报纸、杂志上的文章、评述,以及“朱曾杰信箱”答疑,编排、校核、打印成电子版,为本文集的出版提供了可能。可以说,没有中国政法大学海商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和李、章两位同学的辛勤劳动,出版这本文集是不可想象的。
还应当归功于三十年来风雨同舟的吴焕宁教授,她对文集的问世关怀备至,亲自为文集的编辑和出版事宜操劳,对此,我不敢言谢,谨志于此。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起草和制定
初论实践与海事立法的关系/003
《海商法》实施十年后的评估/018
回忆人大常委会审议《海商法》的二三事/0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电视讲话/0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特点评述/037
中国远洋运输和多式联运法规授课讲稿/044
关于《海商法》起草情况的讲话/064
第二部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有关章节条款的理解和适用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适用于沿海货物运输的问题/085
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制度/0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十七章的运输合同/102
论海上货物运输的混合责任制度/108
论中国海商法中有关租船合同的规定/118
第三部分关于海商法规的业务司法实践
关于商务部《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修改草案的
评估和建议/127
论无船承运人/132
关于“普罗斯克”轮货损赔偿金额计算办法的法律意见书/136
关于收货人与货物收受人法律含义的区别/139
关于海运承运人交付货物问题的法律意见书/141
关于鞍钢公司与富春航运公司之间争议的法律意见书/143
关于货物预约保险的法律意见书/150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百五十七条规定中的追偿时效
问题法律意见书/154
关于建立海上旅客运输承运人强制保险机制的建议/159
关于《沿海、内河船舶保险条款》第17条规定的法律意见书/162
关于扣押船舶的海事请求权的优先受偿问题的法律意见书/168
关于“洛克”轮的法律意见/171
朱曾杰信箱/175
第四部分 关于国际国内海商法律法规的评述
《汉堡规则》的制定和发展/271
关于《全程或部分海上货物运输国际公约》草案中的若干问题/280
关于国际海运反恐的若干问题/298
21世纪国际海运法规的若干动向/304
论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国际统一/309
令人遗憾的美国航运法案/318
关于对1952年扣船公约的修改问题/323
关于我国国际航运的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329
关于《班轮公会行动守则公约》的第一届审查会议/335
试论国际海事立法的统一活动/339
《海上优先请求权和抵押权的国际公约草案》的形成及其特点/347
关于近年来国际海商法规的若干动向/355
第五部分 其 他
为孟于群《国际海上货物运输法律与实务》所作的序/381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4年海上运输回顾》的启示/383
从打造航运强国所联想起的/395
论国际贸易价格条款策略问题——出口货物FOB/397
第六部分英文本或英译文本
International Uniformity of the Law of the Carriage of Goods
by Sea/407
The Maritime Code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419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Ocean Shipping/440
China's Expanding Foreign Trade and Shipping Requirements/453
编后语/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