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规则与实践
编号:34969
书名: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规则与实践
作者:黄风
出版社:北大
出版时间:2008-7-1
入库时间:2008-7-9
定价:35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都全面研究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理论与实务的专著。作者将国际刑事司法合作划分为四个主要的形态,即:引渡、狭义的刑事司法协助、刑事诉讼移管以及相互承认和执行刑事判决;在广泛搜集和深入分析国际法文献和各国相关立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近二十年来对外缔约和国内立法的情况,对上述四种国际合作形态的基本规则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本书作者参加过四十余项中外双边司法协助条约、引渡条约、被判刑人移管条约和多边国际公约的谈判及有关文本的准备工作,并且亲自参与办理了大量重大刑事案件的囡际合作事务。全书的撰写既注重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又注熏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努力集学术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本书第五编汇集了六个典型案例,生动地介绍了我国开展境外追逃、追赃和取证活动以及开展被判刑人移管合作的具体实践。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引渡
第一章 引渡的义务
一、互惠原则与条约前置主义
二、对条约前置主义的放弃和变通
三、双重犯罪原则
四、可引渡犯罪:递进的条件
五、特定性原则
六、或者引渡,或者起诉
七、请求竞合时的选择
第二章 引渡的种类
一、主动引渡和被动引渡
二、提议引渡和应允引渡
三、诉讼引渡和行刑引渡
四、诉讼引渡和行刑引渡新的三分法
五、简易引渡
六、附带引渡
七、部分引渡和附条件引渡
八、补充引渡
九、再引渡
十、重新引渡
十一、暂缓引渡
十二、临时引渡
十三、过境引渡
十四、事实引渡遣返非法移民和驱逐出境
十五、伪装引渡
第三章 拒绝引渡的理由
一、本国国民不引渡
二、政治犯罪例外
三、政治犯罪例外例外中的例外
四、不正当的追诉目的
五、军事犯罪
六、财税犯罪
七、死刑不引渡
八、酷刑
九、正当程序和特别法庭
十、时效与赦免
十一、一事不再理
十二、缺席审判
十三、管辖权欠缺
十四、人道主义考虑
十五、豁免权
第四章 为引渡而羁押
一、一般情况下的引渡羁押
二、紧急情况下的临时羁押
三、引渡监视居住
四、过境引渡中的羁押措施
第五章 引渡请求的审查程序
一、联系途径
二、引渡请求及其所需的文件
三、对证据材料的不同要求
四、对引渡请求的双重审查制
五、司法审查程序
六、行政审查程序
七、上诉和申诉
八、对被请求引渡人的权利保障
第二编 刑事司法协助
第一章 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和特点
一、刑事司法协助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二、刑事司法协助的形式
三、刑事司法协助的新中心
四、服务性和中立性
五、开放性和消极协助
六、司法协助与执法合作
第二章 可能妨碍协助的情形
一、双重犯罪原则
二、政治犯罪和军事犯罪+
三、死刑的适用
四、对本国国民的保护
五、禁止双重危险
六、缺乏直接的关联特定性规则
第三章 刑事司法协助的请求与执行
一、联系方式
二、司法协助中央机关的职能
三、司法协助中央机关的指定
四、请求书的制作
五、司法协助的执行
第四章 文书送达
一、传唤有关人员出庭作证
二、对证人和鉴定人的保护
三、传唤被告人出庭
四、外交和领事官员送达和取证
第五章 调查取证
一、查找或辨认有关人员
二、调取书证材料
三、委托询问证人
四、派员调查取证
五、解送在押人员出庭作证
六、搜查、扣押和冻结
七、远程视频听证
八、联合调查
九、特殊侦查手段
第六章 资产的追缴
一、直接追回的措施
二、简易返还
三、执行外国的罚没裁决
四、通过在财产所在地开展刑事追诉实行没收
五、不经定罪的没收、民事没收制度
六、被没收资产的处置与分享
七、澳大利亚关于犯罪收益追缴的最新立法
第三编 刑事诉讼移管
第一章 刑事诉讼移管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章 刑事诉讼移管的条件
第三章 刑事诉讼移管的程序
第四章 刑事诉讼移管的效力
一、诉讼移管对移出国的约束效力
二、诉讼移管对移入国的约束效力
第四编 相互承认和执行刑事判决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被判刑人移管
一、被判刑人移管的概念和意义
二、被判刑人移管的基本原则
三、被判刑人移管的条件
四、被判刑人移管的程序
五、移管执行中的法律适用问题
第三章 对外国财产刑的执行
第四章 关于资格刑的承认和执行
第五章 关于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建议
一、我国急需关于承认和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立法
二、需要确立的基本原则
三、承认和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主要条件
四、承认和执行外国刑事判决的基本程序
第五编 从案例看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的成功实践
案例之一 张振海引渡案
案例之二 余振东遣返案
案例之三 100亿美元备用信用证诈骗案的国际刑事司法协助
案例之四 邵军贪污受贿案的国外调查取证
案例之五 余振东非法转移到美国的355万美元追回案
案例之六 中国首次向乌克兰移管被判刑人
本书共2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