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分析和政策研究
编号:38567
书名: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分析和政策研究
作者:范金等著
出版社:中国社科
出版时间:2008-12-1
入库时间:2009-3-9
定价:35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建立大型一般均衡分析模型,对中国居民消费行为的地区、收入分组、动态演化、消费潜力,以及经济政策冲击下消费取向进行了情景分析。本书认为:居民消费将迎来变动较大的时期,其主要标志是消费重点差异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消费层次多样化;不同的经济政策对居民消费取向产生不同影响。为此,本书提出:明确扩大消费的战略思想,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创造良好条件,积极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创造良好条件,积极改善消费环境;采取差别化措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求。
[图书目录]
序
序二
第一章 引言
第一节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现状评析
一 尽管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但仍构成居民就业增长贡献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二 消费需求增长但消费率持续走低
三 中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城乡内部在居民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上存在着相当的差异性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消费理论研究回顾
二 中国消费定量分析研究常用工具回顾
三 SAM和CGE模型研究回顾
第三节 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对中国居民消费取向进行研究的理由
一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基于较强的假设条件
二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基于在放松“其他条件不变”的假设条件下求解实现
三 中国统计数据质量现实水平使得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更加合理
第四节 本书结构
第二章 中国城乡差别、收入差距、地区差异、时域变迁与居民消费异同性比较研究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一 AIDS模型在理论和算法上的发展
二 AIDS模型在分析经济现实问题中的应用
三 AIDS模型在中国的应用研究
四 AIDS模型原理和相关弹性的计算
五 数据来源
第三节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异同性的实证分析
一 中国城乡差别与消费变异的实证分析
二 中国收入差距与消费变异的实证分析
三 中国地区差异与消费变异的实证分析
四 中国时域变迁与居民消费变异的实证分析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研究和消费取向的结构性路径分析
第一节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潜力研究
一 引言
二 中国城镇不同收入分组现实消费与消费潜力研究
三 中国农村不同收入分组现实消费与消费潜力研究
四 中国城乡不同收入分组居民现实消费与消费潜力的比较研究
五 小结
第二节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结构性路径分析
一 引言
二 模型和情景设定
三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结构性路径分析
四 中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结构性路径分析
五 小结
第四章 “十一五”期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预测——基准情景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DRC-CGE模型结构及数据来源
一 DRC-CGE模型结构
二 数据来源
第三节 外生变量的测算和预测
一 中国资本存量时间序列的测算和预测
二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与预测
三 中国人口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预测
第四节 技术参数的测算以及模型的标定和检验
一 重要技术参数的测算
二 模型的标定和检验
第五节 “十一五”期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基准情景预测
一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预测
二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演进预测
三 中国不同收入分组城乡居民消费取向预测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储蓄率变动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影响的情景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情景设定
一 情景设定的依据
二 几种设定的情景
第三节 居民储蓄率变动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影响的冲击分析
一 短期冲击分析
二 长期冲击分析
三 小结
第四节 政府储蓄率变动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影响的冲击分析
一 短期冲击分析
二 长期冲击分析
三 小结
第五节 企业储蓄率变动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影响的冲击分析
一 短期冲击分析
二 长期冲击分析
三 小结
第六节 居民、政府和企业储蓄率变动对居民消费取向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第六章 经济政策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政策变量的选择
一 年鉴数据的梳理
二 数据来源和说明
三 小结
第三节 政府收入政策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一 企业所得税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二 工资税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三 土地税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四 各种体制外预算外收费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第四节 政府支出政策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一 政府消费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二 政府转移支付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第五节 外向型经济政策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一 FDI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二 汇率政策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三 国际游资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冲击分析
第六节 几种外生变量变化对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冲击情景的比较
一 方向性比较
二 敏感度比较
第七节 “十一五”期间政策冲击背景下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预测
一 情景设定
二 受外部冲击背景下几种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情景预测
三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对策性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 “十一五”时期将是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较大的时期之一,
其主要标志是消费重点差异化、消费结构高级化、消费层次多样化
二 不同经济政策对“十一五”期间城乡居民消费取向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性
三 居民消费取向因收入水平、城乡、地区和时间长短不同而呈现出较鲜明的特征
四 城乡居民在潜在消费以及对不同消费品传导路径和反馈强度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
五 降低居民储蓄率和政府储蓄率提高企业储蓄率将有助于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
六 降低企业所得税短期内将导致居民消费取向降低,长期影响逐步收敛
七 提高工资税在短期内会导致居民消费取向下降,但影响程度将逐步递减
八 提高土地税总体上将抑制消费,其影响效果长期将呈递增态势
九 预算外、体制外收费极大地抑制了居民消费
十 政府消费对居民消费具有较强的挤出效应,但这种效应长期趋于收敛
十一 政府转移支付有助于提升城镇居民的消费取向,对农村居民的影响较小
十二 FDI大量进入将抑制内需的扩大
十三 人民币升值有助于提升居民消费,尤其是居住消费
十四 国际游资进入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但这种影响的短期效应十分明显,长期逐步弱化
第二节 对策性建议
一 明确扩大消费对当前及今后较长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指导思想
二 扩大居民消费首先需要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特别是要增加农村居民和城镇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 扩大居民消费,要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改善消费环境
四 采取差别化的措施满足不同地区城乡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取向
五 具体措施
附录一 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
附录二 SAM乘数模型
附录三 SAM结构性路径分析模型
附录四A 中国动态递归CGE(DRC-CGE)模型方程
附录四B 中国动态递归CGE(DRC-CGE)模型静态结构图
附录四C 中国动态递归CGE(DRC-CGE)模型动态结构图
附录五 2002年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细化社会核算矩阵平衡表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