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反垄断法视野下的体育产业/奥运会与国际体育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丛书
编号:39519
书名:反垄断法视野下的体育产业/奥运会与国际体育争端解决机制研究丛书
作者:裴洋著
出版社:武大
出版时间:2009-3-1
入库时间:2009-5-17
定价:36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有以下特色:
第一,选题新颖,视角独到。体育法学范围内的研究论题相当广泛,但目前我国体育法学者的研究热点多集中于体育纠纷的解决方式等少数几个领域,比如体育仲裁制度。体育法的研究广度明显不够。本书作者从反垄断法的视角出发,对体育产业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探讨,可谓独辟蹊径,不仅拓宽了我国体育法学研究的范围,充实了我国体育法学的研究内容,有助于我国体育法学科体系的建构与完善,而且也将反垄断法的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高度。作为我国第一部从反垄断法视角研究体育产业规制问题的学术专著,作者的研究工作显然极具开拓性与创新性,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第二,观点明确,论证有力。本书所引用的法律文件、案例和各国学者观点非常详实,但作者并非一味堆砌材料而让自己的声音湮灭在材料中。作者的基本观点是非常明确的,即体育产业应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但在规制的过程中必须顾及体育的特殊性。体育的特殊性是全书的核心概念,正是因为体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才需要得到法律的特殊调整,这也恰恰是体育法学这一法学学科独立存在的基础。围绕基本观点,本书对反垄断法在职业体育联盟/协会间的竞争、赛事准入、俱乐部迁移、运动员流动、比赛电视转播权转让等体育产业运行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令人信服的。
第三,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反垄断法是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规制体育产业的首要法律手段,有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相当丰富。我国的体育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尚未发挥出来,但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却不少,若要加以妥善解决,则很有必要对国外的这些经验加以借鉴,改变我国体育产业中法律缺位的现状。200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并于2008年8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运用反垄断法规制我国的体育产业已初步具备了可能性。然而,无论是对于各级行政与司法机关或是体育产业中的各个主体来说,如何具体运用反垄断法的原理与规则来对体育产业中涉嫌垄断的行为进行分析、如何协调体育的自治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恐怕还是相当陌生的。为此本书作者特辟一章专门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得出了颇有见地的结论,可以说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图书目录]
导言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体育产业概述
一、职业体育俱乐部和职业体育联盟/协会的建立与发展
二、职业体育俱乐部的经济状况
三、美国体育模式与欧洲的体育模式的各自特点
四、竞争平衡问题
第二节 反垄断法概述
一、美国反垄断法
二、欧盟竞争法
三、反垄断法上的相关市场界定
第三节 反垄断法在体育产业中的适用概述
一、反垄断法在体育产业中的适用领域一览
二、反垄断法在体育产业中适用的基础性问题
三、体育产业中的反垄断法适用除外
第二章 反垄断法在职业体育联盟/协会间竞争中的适用
第一节 职业体育联盟/协会间竞争常用的手段及其反垄断法分析
一、向其他联盟球队所在的城市扩张
二、控制电视网络
三、禁止业主在其他联盟俱乐部中持股
四、禁止俱乐部加入其他联盟
五、阻碍运动员向其他联盟流动
 六、相互竞争的联盟之间的合并
 第二节 反垄断法适用于职业体育联盟/协会间竞争的典型案例:FIA案
 一、案情介绍
  二、欧盟委员会的分析
  三、FIA对其商业开发计划的修改
 四、案件评析
第三章 反垄断法在赛事准入制度中的适用
 第一节 对业主的资格限制
一、禁止和赌博集团有牵连的业主进入联盟一
二、禁止媒体和俱乐部之间的合并
三、禁止公有制主体在俱乐部中持股
四、禁止俱乐部关联所有权
 第二节 对俱乐部的准人限制
一、限制职业体育联盟中的俱乐部数量
二、为俱乐部进入联盟设定经济标准
三、为俱乐部设定治理结构上的标准
四、有瑕疵的俱乐部准入程序
第四章 反垄断法在俱乐部迁移中的适用
 第一节 俱乐部迁移的起源与概况
一、城市的双重角色
二、俱乐部的个体利益取向
三、联盟的整体利益考虑
第二节 反垄断法在俱乐部迁移中适用的实证分析
一、“旧金山海豹队诉NHL案”
二、“洛杉矾纪念体育场委员会诉NFL案”
  三、“NBA诉快船俱乐部案”
四、“圣路易斯代表与访客委员会诉NFL案”
五、“广场案”、“巴特沃斯案”及“塘鹅案”
第三节 对俱乐部迁移的反垄断法理论分析
一、对俱乐部市场迁移的市场界定
 ……
第五章 反垄断法在运动员流动制度中的适用 
第六章 反垄断法在体育比赛电视转播权买卖中的适用 
第七章 体育产业中的其他反垄断法问题
第八章 对反垄断法在体育产业中适用的若干思考与探讨
第九章 运用反垄断法调整中国体育产业的初步构想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共354页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