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法学.总第2辑
编号:40280
书名:东南法学.总第2辑
作者:周佑勇主编
出版社:东南大学
出版时间:2009-4-1
入库时间:2009-7-20
定价:24元
[图书内容简介]
人格刑法学的思考(张文)
今天,我很高兴,参观了你们的新校园和法学院后,预感到东南大学法学院的前景一定会前程似锦。我主要就人格刑法学问题讲一些想法,请你们指正。
我思考人格刑法问题始于1999年,在准备犯罪学年会论文的时候,想研究一下到底什么是犯罪人?因为按照现行刑法规定,如果一个人实施了一次盗窃行为,并且数额较大,那么这个人就被戴上了犯罪人的帽子,成了犯罪人,就要对其定罪判刑,有的还要被关进监狱。这种只看行为,不看行为人人格的犯罪人理论,果真是科学的吗?对此,我心存疑问。我在北大法律系做过多年的书记工作,也处理过一些有违纪行为的人,如果按照这种理论,那是不是这些人也得戴上“错误人”的帽子呢?正是因为存在许多不解,所以我就和当时正在北大攻博的刘艳红教授商议,决定写一篇关于犯罪人的文章。经初步商议后,过了不久,她就写出来几万字的文章——《犯罪人理论的反思与重构》,我看后感到很震惊、很欣慰。文章从刑法学到犯罪学、从国内到国外、从理论到实证,对犯罪人理论进行了深入的梳理、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是,只有从行为人的人格上而不是只从法定行为上区分犯罪人,才是更为科学的,因为犯罪人应当是具有犯罪人格的实施了法定犯罪行为的人。这篇文章2000年在《中外法学》发表,并获了奖,直到现在引用率还很高。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关注人格刑法学,后来在申报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的课题时,我同刘艳红教授以及北大心理学系甘怡群教授等一起,申报了人格刑法学课题。获准后,我们课题组先后4次到监狱,对犯人进行人格检测。到2005年该课题结项,出版了《人格刑法导论》一书。要说开创的话,这本书也可以称得上是开创性的,只不过只是初步的研究而已。
[图书目录]
东南法学讲坛
李步云:人权与宪法精神
陈兴良梁根林: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与非
张文:人格刑法学的思考
工程法论坛
叶树理: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与建设工程合同不可抗力之比较分析
杭仁春: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的DAB争端解决机制
张马林:建设工程强制招标制度研究
施建辉黄敏杜康:户外广告设置法律问题研究——对《南京市经营陛户外广告有偿设置管理规定》的评析
各科专论
【日】田中二郎著肖 军译:行政法上的确定力的本质
任丹丽:论行政垄断的法律规制模式——兼论立法防止政府失灵的思路
张媛媛李煜兴:跨区域政府间协作的实践与创新——江阴经济开发区靖江园区行政管理体制的调研与评析
李俊:论未型式化行政行为与行政法治的关系
蔡桂生:我国当代知识分子角色之检讨:刑法学科学主义反思
欧阳本祺:德日刑法学目的犯理论之发展
李川:法律与道德:刑罚报应论的内部分析
刘红:全国人大与其常委会立法权限关系辨析
张洪涛:法律运行过程纵向的动态展开——以道德为例的宏观考察
张雪莲:社会权的可诉性及其程度——基于平等保护的视角
步兵:论股权出资及其限制
戴庆康:论《海牙公约》及我国的信托法律选择规则立法
黄喆:善意取得制度的新构造——《物权法》106条的解释论
王亚明: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纠纷解决机制的变迁
袁文峰:作为聘任制“伴影”的终身教职制度
本书共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