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图书信息
刑事诉讼法/刑诉法学典存.第二辑
编号:52492
书名:刑事诉讼法/刑诉法学典存.第二辑
作者:朝阳大学编
出版社:政法大学
出版时间:2012-7-1
入库时间:2012-8-20
定价:30元
[图书内容简介]
本书点校所依据的是民国九年朝阳大学校出版、和济印刷局印刷的《刑事诉讼法》。关于朝阳大学的讲义,据史家言,朝阳大学建校初期,本无印制完备之讲义。至民国六年,将铁珍等朝阳同学129人搜集三年来之讲义并整理诸先生的口授笔记,汇编成册,由江庸先生题写“朝阳大学讲义”书名。该书也是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奠基之作,对之后民国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制(乃至新中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书是早期研究现代西方诉讼法的专著之一,颇见理论功底。更可贵的是,作者秉持了一种客观的态度,旁征博引,“小心求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该书无疑是一把打开中国刑事诉讼现代化历程的钥匙。透过该书,我们或许可以弄清楚当今中国刑事诉讼制度“从哪里来”、“身在何处”,甚至可能由此洞见当今中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历史使命。
总之,这是一部很有理论价值的著作,颇值一读。




[图书目录]

绪 论
第一章 刑事诉讼法与刑法之关系………………………2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及刑事诉讼之意义…………………3
第三章 刑事诉讼法之渊源………………………………5
第四章 刑事诉讼法之解释………………………………8
第五章 刑事诉讼法之地位………………………………9
第六章 刑事诉讼法之效力………………………………11
第一节 关于事物之效力………………………………11
第二节 关于土地之效力………………………………12
第三节 关于时之效力…………………………………14
第七章 刑事诉讼之种类…………………………………15
第八章 刑事诉讼之阶级…………………………………16
第九章 刑事诉讼之法律关系……………………………17
第十章 刑事诉讼之条件…………………………………19
第十一章 刑事诉讼之方式………………………………22
第十二章 刑事诉讼之主义………………………………22
第一节 国家诉追主义与私人诉追主义………………22
第二节 实质上之发见真实主义与形式上之
发见真实主义…………………………………24
第三节 口头辩论主义与书面审理主义………………25
第四节 处分主义与职权主义…………………………26
第五节 当事人进行诉讼主义与职权进行
诉讼主义………………………………………27
第六节 两造审理主义与一造审理主义………………27
第七节 直接审理主义与间接审理主义………………28
第八节 励行主义与便宜主义…………………………28
第九节 当事人同等主义与当事人不同等主义………29
第十节 自由心证主义与法定证据主义………………30
第十一节 审判公开主义与审判不公开主义…………31
第十二节 当事人诉讼主义与强制代理主义…………32
第十三节 自由序列主义与法定序列主义……………33

本 论
第一编 诉讼主体…………………………………………36
第一章 总论……………………………………………36
第二章 审判衙门………………………………………37
第一节 审判衙门之审判权…………………………37
第二节 审判衙门之意义……………………………41
第三节 审判衙门之组织……………………………42
第三章 当事人…………………………………………81
第一节 总论…………………………………………81
第二节 原告…………………………………………85
第三节 被告…………………………………………90
第二编 诉讼行为…………………………………………104
前编 总论…………………………………………………104
第一章 诉讼行为之意义及其性质……………………104
第二章 诉讼行为之要件………………………………104
第三章 诉讼行为之形式………………………………107
第四章 诉讼行为之取消………………………………108
第五章 诉讼行为之无效………………………………109
第六章 附条件之诉讼行为……………………………110
第七章 择一之诉讼行为………………………………110
第八章 诉讼行为之时期………………………………111
第九章 诉讼行为之处所………………………………115
第十章 诉讼行为之种类………………………………116
后编 各论…………………………………………………118
第一章 被告人之讯问…………………………………118
第二章 被告人之传唤、勾摄及羁押…………………120
第一节 被告人之传唤………………………………120
第二节 被告人之勾摄………………………………122
第三节 被告人之羁押………………………………125
第三章 保释及责付……………………………………127
第一节 保释…………………………………………127
第二节 责付…………………………………………130
第四章 证据……………………………………………131
第一节 证据之意义…………………………………131
第二节 举证之目的…………………………………132
第三节 举证证明之事项……………………………132
第四节 举证之责任…………………………………133
第五节 证据之种类…………………………………136
第六节 证据之判断…………………………………137
第五章 检证、搜索、扣押及保管……………………138
第一节 检证…………………………………………138
第二节 搜索…………………………………………140
第三节 扣押…………………………………………14l
第四节 保管…………………………………………145
第六章 人证……………………………………………145
第一节 证人之意义…………………………………146
第二节 证人之义务…………………………………147
第三节 传讯证人之程序……………………………151
第四节 证人之费用…………………………………154
第七章 鉴定及通译……………………………………155
第一节 鉴定…………………………………………155
第二节 通译…………………………………………157
第八章 裁判……………………………………………158
第一节 裁判之意义…………………………………158
第二节 裁判之种类…………………………………159
第三节 裁判之成立…………………………………160
第四节 裁判之理由…………………………………161
第五节 裁判之谕知…………………………………162
第六节 裁判之变更…………………………………162
第七节 裁判之确定…………………………………163
第九章 书状及笔录……………………………………164
第十章 送达……………………………………………168
第三编 通常诉讼程序……………………………………169
前编 第一审………………………………………………169
第一章 公诉通论………………………………………169
第一节 公诉及公诉权………………………………169
第二节 公诉之效力…………………………………169
第三节 公诉权之消灭………………………………170
第四节 公诉之准备…………………………………172
第二章 侦查处分………………………………………173
第一节 侦查之意义…………………………………173
第二节 侦查之端绪…………………………………173
第三节 侦查之实行…………………………………178
第四节 侦查之终结…………………………………179
第三章 预审处分………………………………………187
第一节 预审之性质…………………………………187
第二节 预审之案件…………………………………187
第三节 预审之开始…………………………………188
第四节 预审之实行…………………………………189
第五节 预审之范围…………………………………190
第六节 预审之方法…………………………………190
第七节 预审之终结…………………………………191
第八节 预审制度之立法问题………………………192
第四章 急速处分………………………………………193
第一节 设立急速处分之理由………………………193
第二节 受急速处分之被告人………………………194
第三节 实施急速处分之程序………………………195
第五章 提起公诉………………………………………198
第一节 提起公诉之主义……………………………198
第二节 提起公诉之动机……………………………199
第三节 提起公诉之方式……………………………199
第四节 提起公诉之效果……………………………200
第六章 公判……………………………………………202
第一节 公判之性质…………………………………202
第二节 公判之准备…………………………………203
第三节 公判之开始…………………………………204
第四节 公判之形式…………………………………204
第五节 公判之指挥…………………………………207
第六节 公判之范围…………………………………208
第七节 公判之停止…………………………………209
第八节 公判中之次序………………………………210
第九节 公判中之调查证据…………………………2ll
第十节 公判时之判决………………………………215
第十一节 公判之完成………………………………221
后编 上诉…………………………………………………224
第一章 总论……………………………………………224
第一节 上诉之意义…………………………………224
第二节 上诉之权利…………………………………225
第三节 上诉之理由及其范围………………………227
第四节 上诉之声明…………………………………228
第五节 上诉之违法…………………………………229
第六节 上诉之抛弃及其撤回………………………230
第七节 上诉之维持…………………………………23l
第八节 上诉之通知…………………………………232
第二章 控告……………………………………………232
第一节 控告之意义及其制度………………………232
第二节 控告之要件…………………………………233
第三节 控告之声明…………………………………233
第四节 控告之理由…………………………………234
第五节 控告之范围…………………………………234
第六节 附带控告……………………………………236
第七节 控告之审理…………………………………237
第八节 控告之判决…………………………………238
第三章 上告……………………………………………239
第一节 上告之意义…………………………………239
第二节 上告之理由…………………………………241
第三节 上告之声明…………………………………242
第四节 上告之审判…………………………………243
第四章 抗告……………………………………………248
第一节 抗告之意义…………………………………248
第二节 抗告之事由…………………………………248
第三节 抗告之声明…………………………………251
第四节 抗告之审判…………………………………252
第五节 再抗告及类似抗告之程序…………………253
第四编 特别诉讼程序……………………………………255
第一章 再理……………………………………………255
第一节 再诉…………………………………………255
第二节 再审…………………………………………257
第三节 非常上告……………………………………263
第二章 大理院专管案件之诉讼程序…………………265
第一节 大理院专管案件之种类……………………265
第二节 大理院专管案件之侦查预审及起诉………265
第三节 大理院专管案件之决定及公判……………266
第三章 感化教育及监禁处分之程序…………………267








法律图书馆>>网上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