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法院实践看国际航空运输责任规则的适用与发展
编号:60204
书名:从美国法院实践看国际航空运输责任规则的适用与发展
作者:(美)汤普金斯著
出版社:法律
出版时间:2014-7-1
入库时间:2014-7-11
定价:78元
[图书内容简介]
中国现已成为并将持续作为调整民用航空运输发展和监管的重要国际私法和国际公法法律文件的发展国。
从1990年至今,中国的商业航空业发展迅猛,在2013年,中国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商用航空市场。与此同时,中国亦正在加快制定和完善新的法律以期与其在商业航空市场的优势地位相协调、适应。
我希望,这本书可以为中国现在和将来越来越多的航空法学者、学生、法官、律师在研究和解决中国所必然面临的航空运输责任问题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
向所有的中国朋友致以亲切的问候,并祝大家好运!
乔治·汤普金斯
George N. Tompkins, JR
[图书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从1929年《华沙公约》到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之路
1.1导论
1.21999年蒙特利尔大会时的华沙责任体系
1.2.1国际私法公约
1.2.2承运人间协议(仅适用于第17条旅客死亡和身体伤害)
1.3小结
第二章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演进
2.1导论
2.2通过《蒙特利尔公约》的契机
2.2.1国际航空法研讨会(1981年)
2.2.2日本责任限额的变化(1981~1982年)
2.2.3美国未批准《蒙特利尔第三号议定书》(MP3)和《蒙特利尔第四号议定书》(MP4)(1983年)
2.2.4阿尔沃公约建议稿(1987年)
2.2.5严格责任的建议(1991年)
2.2.6日本倡议(1992年)
2.2.7美国复活《蒙特利尔第三号议定书》和《蒙特利尔第四号议定书》再次失败(1994年)
2.2.8国际航协关于旅客责任的承运人间协议(IIA)(1995年)
2.2.9关于实施国际航协承运人间旅客责任协议的措施的协议(MIA)(1996年)
2.2.10国际民航组织(ICAO)起草《统一国际航空运输某些规则的公约》(1996~1998年)
第三章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的诞生
3.1导论
3.21999年5月10~28日蒙特利尔大会
3.2.1蒙特利尔大会的目标
3.2.2新公约的奠基石
3.2.3蒙特利尔大会实现的目标
3.3《蒙特利尔公约》的主要特性
3.3.1概览及一般评述
3.3.2旅客死亡和身体伤害的责任
3.3.3运输凭证
3.3.4行李运输责任
3.3.5货物运输责任
3.3.6延误责任
3.3.7损害
3.3.8限额的阶段性复审
3.3.9吸纳先前文件
3.3.10适用
3.4小结
第四章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判例的发展
4.1导论
4.2美国法院判决
4.2.1主旨
4.2.2旅客责任
4.2.3行李责任:第17条
4.2.4货物责任:第18条
4.2.5损害赔偿概述
4.2.6管辖:第33条
4.2.7诉讼时效:第35条
4.2.8承运人的追索权:第37条
4.2.9承运人责任的排除:第20条
4.2.10对承运人代理人的适用:第30条
4.2.11结论
4.3澳大利亚法院判决
4.3.1第17条:旅客责任
4.4意大利法院判决
4.4.1第17条行李责任
4.4.2第17条:事故——旅客因经济舱综合征(DVT)而死亡
4.5西班牙法院判决
4.6英国法院判决
4.6.1第17条:旅客运输责任
4.7小结
第五章公约责任规则的适用
5.1导论
5.2运输合同确定公约的适用
5.3货物运输合同
5.4“国际运输”的含义
5.5“国际运输”的例子
5.6“非国际运输”的例子
5.7公约对国内航段的适用
5.8旅客的意图
5.9多个承运人和多张客票
5.10旅客客票的修改
5.11合同当事人主体身份
5.12包机运输
5.13第三方为旅客购买的运输
5.14公约适用于承运人以外的第三方
5.15小结
第六章公约责任规则在美国的法律地位
6.1导论
6.2公约责任体系在美国法中的法律地位
6.3公约责任体系的优先性和排他性
6.4索赔的公约适用性与公约责任的区别
6.5小结
第七章术语定义
7.1导论
7.2公约定义的术语
7.2.1《蒙特利尔公约》
7.2.2《华沙公约》
7.2.3《海牙议定书》
7.2.4《瓜达拉哈拉公约》
7.2.5《蒙特利尔第四号议定书》
7.3公约术语的司法定义
7.3.1总体评价
7.3.2“承运人”
7.3.3“身体伤害”
7.3.4“事故”
7.3.5“上航空器的操作过程”
7.3.6“下航空器的操作过程”
7.3.7“目的地”
7.3.8机组成员作为旅客
7.3.9有意的不良行为
7.4小结
第八章旅客运输
8.1导论
8.2旅客死亡及身体伤害的责任
8.3客票
8.3.11999年《蒙特利尔公约》
8.3.2《华沙公约》/《海牙议定书》
8.4第17条下旅客死亡及身体伤害责任的基础和要素
8.5第17条责任条款释义
8.5.1法院认定的法律问题
8.5.2“遭受的损失”
8.5.3死亡
8.5.4身体伤害
8.5.5事故
8.5.6“上、下航空器的操作”
8.6公约第17条责任条款的推定和性质
8.6.1推定
8.6.2公约下责任的认定
8.6.3创设的诉由
8.6.4诉由的排他性
8.6.5与本地法的关系
8.6.6举证责任
8.6.7公约第17条之外的索赔
8.7可获赔偿的身体伤害:客观和可辨识属性
8.8可获赔偿的身体伤害:精神伤害
8.9构成公约第17条“事故”事件:法院判决
8.9.1总述
8.9.2与飞机运行相关的“事故”
8.9.3被认定不属于公约第17条“事故”的案例